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划1安全周边环境和本身特点分析本工程南侧为高压输电线路,北侧为在建的其他建筑,总体地处德州二环南路北侧。
本工程施工场地非常狭窄,加之工程高度较高,在工程进入主体施工中,正在施工其他建筑、高压线以及现场的钢筋、木工加工区均在工程高处坠落的半径范围以内,这就对现场的高处作业、外电防护以及防止高处坠落的措施提出很高的要求,不能有任何遗漏和差错。
2安全控制目标事故控制目标:轻伤发生频率小于 1.5‰,杜绝重伤、死亡事故;杜绝重大设备事故;杜绝重大火灾、爆炸、环境污染事故。
安全荣誉目标:创德州市安全文明工地;图安全事故处理流程3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按照公司《项目管理手册》对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评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根据评价结果编制危险源清单,制定控制措施,并报公司安全和环境主管部门。
本工程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详见附录五。
危险源与环境因素辨识的范围主要包括从施工准备到交付的整个施工生产过程及其所有相关活动;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办公场所的人员的活动;作业场所、办公场所内的所有设备和设施(内部的和外部提供的);所有的办公区域及与产品生产相关的附属辅助作业场所。
4重大危险源和一般危险源清单依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确定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清单和一般危险源清单,详见附录六。
5危险源的动态控制根据公司《项目管理手册》,施工过程中,应对识别的每一项危险源进行动态的辨识和风险评价,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主要有:存在1级风险的危险源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整改方案,经公司安全主管部门审批后实施。
整改完成并经公司安全主管部门验收合格(风险等级降至4级以下)后方可复工。
存在2级风险的危险源时,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项目安全员旁站监督落实。
存在3级风险的危险源时,应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尽快采取整改措施,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如警示牌、作业文件、会议等)提醒注意,确保健康安全。
当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活动、过程、作业环境等发生较大变化,或相关方抱怨或投诉时,应及时对变化的情况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辨识,更新危险源清单。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对危险源的控制策划原则可分为:消除风险;降低风险;个体防护。
针对本工程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制定如下管理目标和管理方案并予以实施。
6.1重大危害因素控制目标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和重大危害因素辨识清单,确定出本项目重大危害因素控制目标,并对控制目标进行分解,详见下表。
6.2实现重大危害因素控制目标的时间和进度7一般危险源的控制对于一般危险源,根据不同危险源的情况采取适宜的控制措施。
通常情况下可包括: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安全合同或安全目标责任书等方式明确总包和分包的责任,并实行目标管理,定期进行考核。
分项工程施工前由安全员进行安全交底。
交底必须有交底人和接受交底人的签字,并注明交底时间。
对施工过程中所需的安全设施、设备及防护用品进行验证和检查,严禁劣质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
每月对塔吊、施工电梯、井架等起重设备和一般施工机械进行保养、维修,保持机械完好,防止带病作业。
设备管理按《项目管理手册》执行。
现场临时用电执行JGJ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做好检查、验收。
脚手架的搭设和拆除,必须按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和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进行,并有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
脚手架专项施工组织设计,必须经上一级审核批准。
开始搭设时,技术负责人要到现场进行指导;搭设中,安全员随时监督检查;每次搭设完毕后应随即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验收合格的脚手架应悬挂经验收人签字的合格牌。
搭设或拆除安全防护设施、脚手架、起重机械或其它设备时,当天未完成的,应做好公司部收尾,并设置临时安全防护措施。
施工过程中的洞口、临边、高处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底层的通道口要合理布置,其它地方必须封闭;工程超过30米高度时设双层防护棚,且间隔600mm。
现场动用明火应有审批手续,足额配置有效的消防器材,设专人负责管理。
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基坑边沿、爆破物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8安全教育施工现场必须定期组织开展健康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未经过安全生产教育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开展健康安全教育和培训,其内容包括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政策法规、标准规范、操作规程和企业体系文件、规章制度等;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可采取会议、培训班、案例分析、宣传画、黑板报等一种或多种,以增强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健康知识,提高操作者遵章守纪、自我保护和防范事故事件的能力。
节假日前后,季节变化时,上岗前,事故后,工人转岗时,应进行针对性的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和培训按等级、层次和工作性质不同分别进行,对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按规定进行资格考核和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上述教育和培训按政府主管部门规定的格式做好记录。
教育形式主要采取聘请老师讲课和放教育片等。
9安全技术措施9.1专项施工方案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项目经理部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各专项方案名称及编制时间,编制人详见本施工组织设计第十七章施工方案编制计划。
所有方案报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落实。
9.2安全技术交底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包括主体施工、安装、装修等安全技术交底,由项目总工、各专业施工人员共同完成。
工种安全技术交底:木工、瓦工、钢筋工、电工、电气焊工、塔吊操作工、信号工等,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安全员完成。
专业工程安全技术交底:根据工程进度安排编制,包括:降水工程、脚手架、模板、临时用电、门窗、管道安装、设备安装、抹灰、砌筑、幕墙、刮腻子等,由项目总工、各专业施工员共同完成。
单项作业安全技术交底:对危险性较大作业编制单项安全交底,由项目总工、各专业施工员、安全员共同完成。
9.3过程控制9.3.1验收模板、脚手架工程每阶段搭设完毕后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员、施工员进行验收;临时用电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员、电气施工员进行验收;塔吊安装、施工电梯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安全员、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会同监理、建设单位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报德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所检验;施工机具进场安装前进行验收,安装后进行一次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料具进场必须经过验收,包括钢管、扣件等,验收人员包括有材料员、安全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临时设施验收包括围挡、板房、防护棚、通道等。
9.3.2安全检查日常检查由安全员每日进行专项巡检,项目部其他管理人员负责分管项目的检查。
每天对现场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存在严重隐患的必须立即整改,并按照要求下达整改通知单。
项目部每周对现场安全管理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参加人员包括: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施工队负责人、兼职安全员、工长、班组长,并形成检查记录,将检查出的隐患开具隐患整改通知单。
项目认为有必要时随时不定期进行全面检查或专项检查。
在特殊情况下进行检查,如恶劣天气、自然灾害、紧急情况发生后等。
9.4对重大伤亡事故的控制措施9.4.1物体打击进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通过门卫、现场管理人员限制不正确配戴安全帽者进入高空物体坠落区,并在大门口及工地明显部位设置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的警示标志。
对违反者按照《安全文明施工奖罚制度》进行处罚。
工地各场所均在高空坠物打击范围内。
因此,各固定场所顶部均搭设防护棚,顶部铺设双层木板,间隔600mm。
固定场所包括:办公室、厕所、宿舍区、钢筋加工场、木工房、其它固定加工区域等。
临边、洞口防护方式见“高处坠落”。
为防止坠物临边、垂直洞口设18厘米高挡脚板,水平洞口采用木胶板封严。
主体施工阶段,外架必须封闭严密,架体底部使用木胶板封严、设挡脚板,每道挑架不少于2道,作业层用竹芭片封闭;其余部分每隔3层用平网封闭。
清理脚手架不得翻动脚手板,并设专人监管,严防落物。
安全网必须持续高于施工面1.5米以上,作业层必须设挡脚板;脚手架上严禁放置任何可能坠落的物体。
9.4.2机械伤害所有机械设备操作手必须固定,并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持特种作业上岗证,非特种作业持德州市发的培训上岗证〕。
机械传动部位加防护罩,最好使用钢板罩,使用网罩孔眼不得大于20mm。
加工件运动范围内闲人不得入内,部分加工件运动范围必须封闭,如;钢筋拉直作业。
设备维修必须由机修工完成、调试。
木工机床不得使用多功能机床,防护设施必须齐全。
9.4.3起重伤害塔吊电梯司机、塔吊指挥、司索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上岗证上岗。
塔吊运输不宜绑扎的物料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吊运容器,为此必须用钢板制作一个专用吊运容器,适用于体积不大的所有散料的垂直运输。
塔吊、电梯的安、拆、升、降必须编制安全技术交底,由物资设备有限公司负责实施。
塔吊电梯维修过程中必须在物体坠落面划定警戒线,防止坠物伤人。
9.4.4触电施工现场、生活区严格按照“TN---S”系统配电,保护零系统完整;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标准配置电器设备。
所有电箱、电缆均使用德州市备案产品。
漏电保护器每周测试一次,每天由电工试验一次,保持灵敏可靠。
电工每日巡检发现闸具损坏、电缆破损、配电系统遭到破坏立即修复。
非电工人员严禁安装、拆除、维修电器设备。
宿舍内不得私拉乱接电线,需要接线、安装插座等必须经项目安全领导小组同意后,由电工统一安装。
电工必须持有效的电工证上岗。
9.4.5火灾现场动火必须经过项目消防领导小组审批,办理动火证;不得在易燃易爆品堆放点10米以内动火。
作业点配备灭火器。
施工现场内、宿舍内严禁吸烟,现场设吸烟室。
各区域保持足够的消防器材,现场设2个集中消防点,主体施工时沿楼层设消防水管。
高处电气焊作业必须使用接火盘。
重点防火点每周进行一次消防检查,如;仓库、易燃易爆品堆放点、木工房、食堂等。
建立消防责任制,成立义务消防队,加强预防和应急管理。
消防器材建立台帐,每周检查消防器材的配置和状态。
9.4.6高处坠落高处作业必须佩带安全带。
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身体健康。
脚手架封闭严密、洞口、临边及时加防护设施。
9.4.7坍塌基坑阶段做好坑壁位移观测。
模板、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搭设完毕经技术负责人、施工员、安全员验收后才能使用。
9.4.8食物中毒各个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许可证,炊事人员持健康证,按照标准化规范要求建立内部设施。
尽量不食用青芸豆等易引起中毒的食品。
夏天食堂不得出售凉拌菜。
加强各类灭害药品的管理,防止混入食品。
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食堂。
建立卫生责任制,加强食堂卫生管理。
9.4.9传染病现场常见传染病有流行感冒、肝炎、肺炎、红眼病等,工地一旦发现发烧和相关病症表现必须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