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创建图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图表创建和编辑的方法。
(2)能够利用图表进行数据分析,
找寻事物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实践操作,任务驱
动带领学生学习图表的创建,学会
分析图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汇总数
据的能力。
(2)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能
力。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图表的创建和编辑。
教学难点:1.图表数据区域的正确选取。
2.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
学情分析进入信息时代,人们对信息量的需求急剧增加,需要数据处理的工作越来越多。
如成绩统计、社会调查、
气象分析等。
而本节课根据电子表格创建图表,这些内
容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而图表的制作和
直观的表现,形式有趣,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教法:教师引导,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操作演示法,
任务驱动法。
学法: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协作学习。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子表格的创建及
编辑,通过表中数据的变动来了解事物发展的
趋势。
请同学们看一下这两张图片,仔细观察
哪张图片更有利于我们分析数据信息。
是不是
第二张,这个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图
表。
图表能够清晰直观的反映数据信息。
下面
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根据电子表格来创建图
表和编辑图表。
学习新知
1.确定表格的被选区域
打开“测量固体密度.xsl”,我们要创建的图
表中要显示物质名称和相对应的密度大小,所以
数据区域为B2至B7和G2至G7这两个不相邻的
区域,方法是:先选中B2至B7,然后按住
<ctrl>键,再选择G2至G7。
2.选择图表类型
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图表向导按钮,再出现的
对话框中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本例中我们选中
柱形图,簇状柱形图,单击下一步。
3.确定图表数据源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确定图表数据区域后,
在选择“系列产生”的“行”按钮,单击下一
步。
4.更改图表选项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有多个选项卡,可以对图
表进行说明,这里我们在图表标题下输入“固体
密度”,单击下一步。
5.确定图表位置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确定图表的放置位置,可以
把它作为一个对象插入表中,也可以放在新表
中,这里我们把它作为一个新的工作表插入,单
击完成。
6.移动图表
图表生成后,可以把鼠标放在图表上,当显示
图表区后,单击鼠标左键,可以对图表进行随意
移动,把它放在适当的位置。
图表生成后,是不是觉得有些单调,那接下来我们就学习一下编辑图表吧!
1.修改标题
一般来说,无论文章、表格还是图表,标题
的字体都要比正文大些更醒目。
我们将图表
标题改为18磅,黑体,加粗。
操作方法:
(1)选中图表标题,直接在常用工具栏中,
进行修改。
(2)选中标题,右击鼠标,选择
“图表标题格式”,在弹出的对话框中进行
设置。
2.更改图表类型
将图表改为有立体效果的圆柱图。
选中图表,右击鼠标,选择“图表类型”,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三维柱行圆柱图,单
击确定,即可。
课堂练习与巩固
这节课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需要同学们多加练习,就这个电子表格,同学们可以自己尝试一下图表的创建,并
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图表装饰一番。
小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的就是图表的创建和编辑,注意在选择数据区域时,要包含表头信息,还要考虑根据需要选
取合适的图表类型。
作业布置
练习操作课后习题1.
教学反思对于图表的创建,学生对数据区域的选取掌握的不是很好,对图表的编辑学生不能熟练的运用,需要加强
这方面的指导和操作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