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许地山的悲剧情怀

浅谈许地山的悲剧情怀


$ 或者让他们顽强地活着 !" 留着这条命往前瞧
瞧我地命运到底是怎样的 %!’#(%’)# 生命既然没有意 义 !那么生和死之间就没有什么分明 ! 生是一种生 命形态 ! 死也是一种生命形态 ! 虽然形态不同 ! 但 作为一种客观的存在又是同一的 ! 其间并没有质 的区别 #)命命鸟*中的敏明’加陵无须死而死!尚洁’ 惜官不能生而生!他们并非厌世或畏死!只是本着自 己的意愿按照自然的法则行事! 这比较完整清楚的 表达了许地山看似迷离玄妙却有着深刻人生体验的 人生观 ("人间的一切事情本来没有什么苦乐的分 别# 你做作时是苦!希望时是乐!临事时是苦!回想时 是乐# 我换一句话说(眼前所遇到的都是困苦!过去 未来的回想和希望都是快乐 %
$%"& !"#
着信念 # 许地山并不盲目相信哪一种宗教 !但是佛 教的执着与坚毅给了他一种顽强的精神力量 !给他 指引了一条通往内心平静而又积极入世之路 !启迪 他形成即使在困顿中也决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散记 ) 海 * 及 ) 缀网劳蛛 * 等小说作品所表达的 " 补网哲 学%形象地表达了这一点 # 许地山从自然界蜘蛛结网的现象里强烈感受 到其中所蕴涵的生命哲理 (" 我象蜘蛛 !.命运就是 我的网 # . 我把网结好 !.还住在中央 # . 呀 ! 我的网 甚时节受了损伤 . .这一坏 ! 叫我怎地生长 & . 生的 巨灵说 (+ 补缀补缀吧 ! 世间没有一个不破的网 ,%! " 他不晓得那网什么时候会破 ! 和怎样破法 # 一旦 破了 !他还暂时安安然然地藏起来 !等有机会就结 一个好的 # %" 人和他的命运 ! 又何尝不是这样 & 所 有的网都是自己组织得来 !或完或缺 ! 只能听其自 然罢了 %!)#(%% 这里许地山借助蜘蛛的 " 吐丝 ! 织网 ! 网破 ! 补缀 % 隐含着对人的命运的深刻启示 ! 也是 他对生命的体验和理解 ( 命运的破损是必然的 ! 但 人们必须不断去 " 组织 % 和 " 补缀 % 它 ! 这是人无法 逃避的命运 # 人的生存是不完美的 !生命本身就是 有残缺的美 ! 人生就如同那绕圈爬行的小虫 ! 勤勤 恳恳编织着生命的网 ! 而 " 世间没有一个不破的 网 %! 网破了 ! 并不因此失去信心 !等有机会再织一 个 ! 尚洁连遭厄运却依然心平气和地活着 ! 她就像 那被撕破了一大部分网的蜘蛛 !"悄悄地从叶底出 来 ! 向着网底破裂处 ! 一步一步 ! 慢慢补缀 %$ 惜官 历尽坎坷却 " 不但不愿死 !而且要留着这条命往前 瞧瞧我的命运到底是怎样的 %$ 还有那个补破衣的 老妇人 !" 没有理会有丝在她头面 ’ 身上之乱扑 ! 东 搜西罗 ! 来补补破衲衣 %! 她们都不知道也不管将 来的命运如何 ! 只是顽强地活着 !这种坚强的生之 欲求 !借助锲而不舍的补缀生活之网而表现出来 ! 可见许地山虽然怀疑生命的终极意义 ! 却并不否 认生命本身 ! 相反却对现实生命非常执着非常认 真 (" 人哪 ! 你在当生 ’ 来生的时候 ! 有泪就得尽量 流 ! 有声就得尽量唱 ! 有哭就得尽量尝 ! 有情就得 尽量施 !有欲就得尽量取 !有事就得尽量做 # 等到 你疲劳 ’等到你歇息的时候 ! 你就有福了 . %!/#(*0# 怀 疑 ’ 彷徨 ’ 苦闷是 "五四 %落潮以后知识分子的普遍 现象 !" 因为生活与思想矛盾 ! 因而不能在许多思 想里挑定了一样 ! 因而感到疲倦 ! 不再找了 ! 且来 一 个+修 正 ,的 +做 一 日 和 尚 撞 一 日 钟 ,的 人 生 哲 学 !-- 是 + 五四 , 落潮期一班青年苦苦地寻求人 !! "!
浅谈许地山的悲剧情怀
张 斌
!烟台教育学院 "山东 烟台 264003#
摘 要 ! 与宗教的不解之缘致使许地山对 ! 人生 " 命题的研究始终未能走出宗教的迷津 # 对 生命终极意义的怀疑导致否定人生与执着人生 $顽强挣扎与乐天安命 $ 献身立命与无力济世的 矛盾纠缠 # 构成他的悲剧意识与悲剧命运 % 关键词 !许地山 &悲剧 中图分类号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立命与无力济世的矛盾纠缠 " 构成他的悲剧意识 和悲剧命运 % 一 $% 生本不乐 & 的悲叹 建立在主观唯心主义基础之上的宗教哲学的 精神基础 " 是对现实世界极为彻底的怀疑与否定 " 从这一精神出发看到的几乎全是人世的缺陷和人 生的不完满 " 并由此对极乐世界或天国等彼岸世 界进行虚幻的构想 " 以引领世人对现实世界的超 脱和对彼岸的向往 % 这在许地山的心中激起深深 的共鸣 "& 自入世以来 " 屡遭变难 " 四方流离 " 未尝 宽怀就枕 ’"& 有生以来几经淹溺在变乱底渊海中 " 悲哀的胸襟怀着无尽情与无尽意 ’"这种漂泊无定 的生活一方面加深了他 & 一切皆苦 ’的超阶级多苦 观的宗教思想 " 另一方面也使他从小接触社会底 层 "萌发了他悲悯博爱的人道主义思想 " 这些构成 了他哲学思想体系的基础 " 是他一生思想发展的 基本出发点 % 在散文集 (空山灵雨 ) 的弁言中 " 他发出感慨 * & 生本不乐 " 能够使人觉得稍微安适的 " 只有躺在 床上那几个小时 " 但要在那短促的时间中希冀极 乐 "也是不可能的事 % ’具有 &各种精神感觉 ’ 的人 更是在劫难逃 " 一种苦海无边的哀叹在他的作品 中反复吟咏着 % 人生是苦难的 "而被几千年封建宗 法专制制度和封建礼教压在社会底层的妇女更是 苦难的化身 " 作家以她们为观照对象 " 在小说 ( 缀 网劳蛛 )$( 商人妇 ) 等作品中用饱含血泪的笔触刻 画了尚洁和惜官等不幸的妇女形象 % 惜官是一个
潍坊学院学报
!""# 年 $ 月
生意义寻到疲倦时 ! 于是从易卜生主义的 " 不全则 宁无 #回到折中主义的思想的反映 $ 落花生的作品 正代表了 " 五四 % 时期这一面的现象 $ &
!"#$%&%
不但能使人病 ! 且能使人放弃他的性命 $// 理想 和毒花一样 ! 眼看是美 !却拿不得 $%可是他的作品 中的人物多半抱住了他们各人的 . 理想 %$ &!%,#(+&+ ’ 愿 ( 中妻子对丈夫说 *+ 我愿你作无边宝华盖 ! 能 普荫一切世间诸有情 ! 愿你为如意净明珠 ! 能普照 一切世间诸有情 !愿你为降魔金刚杵 ! 能破坏一切 世间诸障石 $& 夫答 *+极善 !极妙 - 但我愿做调味的 精盐 ! 渗入等等食品中 ! 把自己形骸融散 ! 且回复 当时在海里底面目 !使一切有情得尝咸味 ! 而不见 盐体 $& 这种牺牲自我造福众生的思想正是许地山 人生追求的真实写照 $ 同样散文 ’ 债 ( 写了一位为 + 欠债 & 所苦恼的知识分子 !+ 我所欠的债是一切的 债 ! 我看见许多贫乏人 ) 愁苦人 ! 就如该了他们无 数量的债一般 $ 我有好的衣食 !总想先偿还他们 $ 世间若有一个人吃不饱足 ! 穿不暖和 ! 住不舒服 ! 我也不敢公然独享这具足的生活 $ & 这里所谓的 + 债 & 实际上是在社会变革动荡之际 ! 知识分子的 历史责任感使命感 ! 那种 + 欠债感 & 那种思想上的 苦闷与焦虑正是进步的知识者在黑暗中寻找出路 的忧患意识的深切反映 $ 对宗教哲学的研究既成 就了他赋予他顽强的精神力量 ! 又束缚了他阻碍 着他 ! 使他最终带着诸多困惑 ) 痛苦 ) 遗憾离开他 深深留恋而又希望解脱的人世 $ + 达则兼治天下 ! 穷则独善其身 & 真切地反映 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人生态度 $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 的浸润 ! 他们人人想以天下为己任 + 致君尧舜上 ! 再使风俗纯 &!但一旦建功立业的理想破灭 ! 则 + 小 舟从此逝 ! 江海寄余生 &! 寄情大自然追求超凡脱 俗的精神境界 ! 其中不乏道家佛家思想的痕迹 $ 许 地山由于自身的经历和宗教结下不解之缘 ! 使他 从宗教的角度来探讨人生问题 ! 并试图在作品中 给出他所认为的 +合理的人生观 &$ 在 ’ 宗教的生长 与灭亡 ()’ 我们要什么样的宗教 0 (等文章中许地 山从人生态度和精神生活上确立了宗教的意义 ! 他还进一步探讨了宗教所能给予中国社会的精神 资源 ! 认为宗教提供了 +人间生活所必要有的理 想 &!+解决了 .人生目的 % 的问题 &$ 茅盾评价说他 的 人 生 观 是 二 重 的 *+ 一 方 面 是 积 极 的 昂 扬 的 表 征 ! 另一方面却又是消极的退的意识 $ &+ 五四 & 运 动退潮以后 ! 曾经呐喊过也彷徨过的知识分子大 多都回复到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心理结构上 去 ! 意识到意志与能力 )愿望与现实之间的深刻矛 盾 ! 出世不甘心入世又自感乏力 !只好重演千年旧
第 ! 卷第 ! 期
潍坊学院学报 "##! 年 $ 月 %&’(!)))*&(!))))))))))))))))))))))))))))))))))))))))))))))))))))))+&,-./’)&0))1230/.4)5.362-7389))))))))))))))))))))))))))))))))))))))))))))))))))))))):2;("##!
许地山是二十世纪中国现代文坛上最具特性 并争议较多的一位作家 " 有着一般人所难以企及 和理解的精神世界 " 人生的际遇以及对生命终极 意义的怀疑 "使他终生陷入孤独 $痛苦和两难的境 地 % 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 " 他所关注的是 中国的社会与人生问题 " 而对各种宗教的研究为 他提供了一种对现实审视与反思的价值体系 % 由 于他始终坚守着社会的人文价值 " 因而他的理想 和价值标向是非宗教的 % 但由于终生与宗教结下 的不解之缘 " 又使他的情感体验思维行为方式乃 至文学创作都深深的打上了宗教的烙印 % 与文学研究会 & 为人生 ’ 的宗旨是一致的 " 许 地山所关注和思考的焦点从始至终没有偏离 & 为 人生 ’的主题 % 作为 & 五四 ’ 狂飙突进时代的积极参 与者 "许地山和其他先驱者一样 "为了民族的生存 与发展不懈地寻求思想武器探索人生真理 " 致力 于建设一个独立民主科学的 &人 ’的社会 % 许地山 集教徒 $ 作家 $ 学者于一身 "既创作小说和散文 " 又 研究宗教和文学 "主张 &宗教的沟通 ’% 他的文学创 作似乎就是诸教沟通的尝试 "儒 $佛 $道 $ 基督诸教 共存一体呈非对立性结合 " 因而虽然他终生没有 脱离教会 " 却很难判断他宗教信仰的唯一 % 长期从 事宗教史宗教哲学研究尤其是对佛教的精研 " 使 许地山深受宗教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 "致使对 & 人 生 ’命题的探索也始终走不出宗教的迷津 " 终生陷 入难以调和的矛盾痛苦之中 " 由 & 人生不乐 ’ 导致 否定人生与执着人生 $ 顽强挣扎与乐天安命 $ 献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