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成人高考试题(语文)

最新成人高考试题(语文)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网络综合- 成人高考(成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文章。

“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的是( )A。

《寡人之于国也》B。

《秋水》C。

《五代史伶官传序》D。

《谏逐客书》2. “呕出一颗心来。

——在我的心里”此诗句出自( )A。

《炉中煤》;B。

《再别康桥》;C。

《发现》;D。

《我爱这土地》3.《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表现方法是( )A。

对比B。

类比C。

象征D。

烘托4.《答司马谏议书》中。

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诬蔑新法种种谬论的驳论着眼点是( )A。

驳斥论点B。

驳斥论据C。

驳斥论证D。

驳斥态度5.《灯下漫笔》中。

鲁迅认为中国历史上的“中兴时代”是( )A。

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B。

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C。

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D。

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6.《我爱这土地。

的着力刻划的象征形象是( )A。

土地;B。

暴风雨;C。

鸟;D。

温柔的黎明;7.下列话。

是《断魂枪》中孙老者说的( )A。

“下来玩玩。

大叔!”B。

“功夫早搁下了。

已经放了肉!”C。

“姓孙的一个老头儿。

门外等着老师呢。

把我的枪。

枪。

打掉了两次!”D。

“我不逛。

也用不着钱。

我来学艺!”8.《故都的秋》的中心旨意是( )A。

记述游览北京的经过B。

描写北京秋天“色彩浓”C。

议论北京秋天“回味永”D。

赞美北京秋天“色彩浓、回味永”9.《香市》中写“革命”后香市的败落:社庙的左屋被“公安分局”借去做了衙门。

左偏殿上又有“蚕种改良所”的招牌。

这种表现方法是( )A。

对比反衬B。

侧面烘托C。

类比生发D。

象征暗示10.《往事》中描绘大海的风姿。

采用的主要修辞手法是( )A。

比喻B。

比拟C。

借代D。

层递11.曹操诗歌的风格特点是( )A。

豪放飘逸B。

通俗易懂C。

苍凉悲壮D。

清新淡雅12.作品有“诗史”称誉的盛唐诗人是( )A。

孟浩然B。

李白C。

高适D。

杜甫13.下列诗歌作品中。

属于新乐府的是( )A。

陆游《关山月》B。

白居易《杜陵叟》C。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D。

李白《行路难》14.柳永《八声甘州》抒写的主要情感内容是( )A。

仕途失意B。

国破家亡之恨C。

吊古伤今D。

羁旅行役之苦15.辛弃疾《水龙吟》“遥岑远目。

献愁供恨。

玉簪螺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排比;B。

比喻,拟人;C。

比喻,夸张;D。

比喻,用典;16.《前赤壁赋》中。

作者借以抒情说理的主要景物是( )A。

江水、明月、扁舟B。

江水、明月、清风C。

明月、清风、洞箫D。

江水、清风、白露17.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通过大量唱词正面塑造的人物形象是( )A。

崔莺莺B。

张生C。

红娘D。

老夫人18.《箱子岩》中所描写的跛脚什长是一个( )A。

平民;B。

兵痞;C。

打鱼人;D。

浆手;19.“狡兔三窟”这一成语出自( )A。

《秋水》;B。

《冯谖客孟尝君》;C。

《季氏将伐颛臾》;D。

《寡人之于国也》20.《宝玉挨打》中。

薛宝钗的基本性格特征是( )A。

封建礼教的卫道士B。

封建礼教的叛逆者C。

深受封建礼教熏陶的人D。

被封建礼教摧残的人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1.吾归破贼。

必灭贺兰。

此矢所以志也。

志:27.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英雄泪。

倩:2.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3.迨半奏。

引商刻羽。

抗坠疾徐。

并称善也。

迨:4.爱其母。

施及庄公。

施:5.我们是以心为形役呢。

还是立德立功立言以求不朽呢。

还是参究生死直超三界呢?心为形役:6.门衰祚薄。

晚有儿息。

祚薄:7.凌余阵兮躐余行。

左骖殪兮右刃伤。

凌:8.故吾不害其长而已。

非有能硕茂之也。

硕茂之:9.怕茶房不妥贴。

颇踌躇了一会。

踌躇:三、文言文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臣闻地广者粟多。

国大者人众。

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

民无异国。

四时充美。

鬼神降福。

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

却宾客以业诸候。

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

裹足不入秦。

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请回答:A。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B。

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C。

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二)阅读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己忘言。

请回答:A。

“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B。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有的版本为“望”。

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C。

“此中有真意”的“此”指什么?(三)阅读《前赤壁赋》一段话。

回答问题。

况吾与子。

渔樵于江渚之上。

侣鱼虾而友糜鹿。

驾一叶之扁舟。

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

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

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

托遗响于悲风。

1.文中的“吾”“子”各代表谁?2.这段话的中心意思是什么?3.这段话描写了哪些景物?四、现代文阅读分析(共20分)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一篇文章的主旨应有这种气象。

众星也要分大小远近。

主旨是着重点。

有如照像投影的焦点。

其余所有意思都附在周围。

渐远渐淡。

请回答:A。

“北辰”、“焦点”、“众星”的喻意是什么?B。

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

C。

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第一段。

然后回答小题。

暮色晦暗。

大片的湿雪绕着刚点亮的街灯懒洋洋地飘飞。

落在房顶、马背、肩膀、帽子上。

积成又软又薄的一层。

车夫姚纳·波达波夫周身白色。

像个幽灵。

他坐在车座上一动也不动。

身子向前伛着。

伛到了活人的身体所能伛到的最大限度。

哪怕有一大堆雪落在他身上。

仿佛他也会觉得用不着抖掉似的……他的小母马也是一身白。

也一动不动。

它那呆呆不动的姿势。

它那瘦骨棱棱的身架。

它那棍子一样笔直的四条腿。

使得它活像拿一个小钱就可以买到的马形蜜糖饼。

请回答:A。

这里采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B。

这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C。

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阅读散文诗《脚印》:每个人。

都是作家。

身后都留有一部著作。

有的著作。

是用笔写成的;有的著作。

是用脚印写成的。

人生旅途上。

烙下一个个脚印。

一个脚印是一个字;几个脚印是一个词;一串脚印。

是一个句子;一路脚印。

是一部著作。

暮年回首走过的路。

一部巨著。

闪闪亮亮。

展现在眼前。

笔写的著作。

可以修改;脚写的著作。

无法修改。

可见。

从儿时起的每一迈步。

多么重要!请回答:A。

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B。

从整体上看。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C。

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五、作文(30分)请以《付出与收获》为题。

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除不得写成诗歌外。

其他文体不限。

模拟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20分)1.B;2.C;3.A;4.A;5.B;6.C;7.D;8.D;9.D;10.B;11.C;12.D;13.B;14.D;15.B;16.B;17.A;18.B;19.B;20.C;二、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1分。

共10分)1.志:标记;2.倩:请;3.固:本来;4.迨:等到;5.施:延续;6.心为形役:思想被身体所奴役;7.祚薄:福分浅薄;8.凌:侵犯。

9.硕茂之:长得高大繁茂;<BR>10.踌躇:犹豫;三、文言文简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6分。

共30分)(一)阅读《谏逐客书》中的一段文字:请回答:A。

概括这段话的大意。

论述了逐客之害。

B。

这里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第一层:类比法;第一层与第二层之间:对比法C。

这里采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排比:“地广者粟多。

国大者人众。

兵强则士勇。

”“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比喻:“是以太山不让土壤。

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

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

故能明其德。

”(二)阅读陶渊明《饮酒》:请回答:A。

“心远地自偏”的含意是什么?归隐重在心志。

不在行迹。

表现了作者不慕世俗。

超然于世。

高洁自守的情操。

B。

“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

有的版本为“望”。

苏轼认为“见”字比“望”字好。

你认为这是为什么?“见”为无意之见。

境与意会融为一体。

传神地表达了作者悠然自得的神情;如改为“望”。

则为有意之望。

破坏了整首诗悠然的情趣。

C。

“此中有真意”中的“此”字的含义。

“此”表示归隐生活使得诗人真正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达到了大彻大悟的境界。

(三)阅读《前赤壁赋》。

1.“吾”“子”各代表:子代表作者乐观旷达的胸怀;吾代表作者政治失意的苦闷;2.这段话的意思;人生短暂。

生命无常的消极人生态度。

为后文倡导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设置靶标。

3.描写的景物有;江水,清风,明月四、现代文阅读分析(共20分)(一)阅读《选择与安排》中的一段文字:请回答:A。

“北辰”、“焦点”、“众星”的喻意是什么?“北辰”喻意:文章的主旨;“焦点”喻意:文章的中心点:“众星”喻意: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

B。

概括这段文字的旨意。

写作时材料的安排要分轻重。

C。

这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主要采用类比论证法。

(二)阅读契诃夫《苦恼》中的第一段。

然后回答小题。

请回答:A。

这里采用的是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和人物心理。

肖像描写方法B。

这里马的形象与人物形象是什么关系?小母马与姚纳形成类比关系。

C。

这里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手法?主要有比喻。

拟人。

排比修辞手法。

(三)阅读散文诗《脚印》:请回答:A。

概括这首散文诗的思想内涵。

每个人都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B。

从整体上看。

这里运用了什么表现方法?比喻。

类比表现手法。

C。

这里采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比喻。

拟人。

排比修辞手法。

五、作文(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所表述的思想情怀是() A.山河破碎,有家难归B.时光易逝,年华虚度 C.不谋私利,国事为重D.知音难觅,孤独寂寞 2.《谏逐客书》中,李斯用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都出产于别的诸侯国,来证明驱逐客卿是错误的,这种论证方法是() A.演绎法B.例证法 C.类比法D.对比法 3.《谈时间》一文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A.演绎论证;B.比较论证;C.归纳论证;D.类比,对比,归纳论证 4.《论毅力》中,梁启超引用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这里所包含的一个成语是() A.半途而废 B.功亏一篑 C.事倍功半D.劳而无功 5.《选择与安排》中,作者在论证一件艺术品必须是一个有机整体时,所用的比喻是() A.擒贼先擒王 B.浮雕突出于石面 C.常山蛇阵 D.自己打自己耳光 6.《张中丞传后叙》中,写南霁云抽刀断指时,“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对刻画南霁云形象来说,这种表现手法是() A.类比显现B.对比反衬 C.象征暗示D.侧面烘托7.李密的《陈情表》一文属于() A.书信;B.小说;C.辞赋;D.奏疏;8.《爱尔克的灯光》中,象征着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的是()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昏暗灯光 B.哈里希岛上的爱尔克的灯光 C.“我常常看见的”“我的心灵的灯” D.“傍晚,逐渐黯淡的最后的阳光”9.《往事》中说,“海是神秘而有容”,这里的“有容”的寓意是() A.容貌美丽 B.胸怀宽广 C.从容自得 D.充实丰富10.《背影》中,叙写父亲买桔子之前,先描述他是个胖子,穿铁路、爬月台困难,这种表现手法是() A.铺垫B.侧写 C.对比 D.象征11.杜甫诗歌的风格是() A.沉郁顿挫 B.飘逸奔放 C.清新淡雅D.通俗易懂12.孔子认为“大同”与“小康”之间最根本的区别是() A.人事制度;B.物质文明;C.所有制形式;D.精神文明建设13.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中,与王维齐名并称的著名诗人是() A.王昌龄 B.岑参 C.孟浩然 D.高适14.李煜《虞美人》中,“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情感内涵是() A.赞春花秋月之美好 B.叹良辰美景之易逝 C.盼良辰美景之再来 D.发物是人非之伤痛15.《陌上桑》同“脱帽著帩头”相同表现手法的是() A.采桑城南隅;B.缃綺为下裙;C.冉冉府中趋;D.但坐观罗敷16.《前赤壁赋》中,苏轼用来解脱精神苦闷的哲理是() A.“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B.“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C.“变”与“不变”是相对的 D.“登仙”、“长终”是不可能的17.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的修辞手法是() A.流水对B.鼎足对 C.反复D.顶针18.下列作品,通过副标题点明主题思想的是() A.郭沫若的《炉中煤》 B.高尔基的的《鹰之歌》 C.屠格涅夫的《门槛》D.契诃夫的《苦恼》19.《断魂枪》描写的时代背景() A.戊戌变法;B.近代中国(辛亥革命前后);C.清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20.下列句子,翻译错误的一句是() A.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对月起舞,清影随人,仿佛乘云御风,置身天上,还是留在人间! B.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想起美女,正在华丽的楼上抬头凝望,多少次错把远处驶来的船当作心上人回家的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