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A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A

第一章练习题答案解析1.[答案]A[解析]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依法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的客体包括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标记、商誉。

2.[答案]ABCD[解析]广义的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及其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

植物新品种权属于我国知识产权的范畴,但动物新品种权不属于。

3.[答案]B[解析]工业产权主要是专利权和商标权。

某教材的版式设计、录音录像制品和广播电视节目信号是邻接权的保护对象,属于文学产权的范畴。

手机的外观设计是发明创造的一种,属于专利权的保护对象。

4.[答案] ACDE[解析]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邻接权、商标权、商号权、商业秘密权、地理标志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权利。

动物品种既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专利法》)保护,也不受其他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

剧本、动植物的生产方法、商标和地理标志分别受到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和地理标志权(也可能是作为商标保护)的保护。

5.[答案]ABCD[解析]知识产权是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是一种法定权利,其类型、内容均由法律设定,不能通过合同约定,是一种有别于财产所有权的无形财产权。

现代各国并不讳言知识产权的民事权利或私人财产权利的基本属性。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在其序言中强调有效保护知识产权的必要性时,要求各缔约方确认知识产权是一项“私权”。

6.[答案] ABCD[解析]知识产权虽具有非物质性特征,但它总要通过一定的客观形式表现出来,作为其表现形式的物化载体所对应的是物权而不是知识产权。

7.[答案]ABD[解析]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

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是知识产权区别于民法物权的本质特性。

8.[答案] BCD[解析]知识产权的排他性主要表现为专有权人排斥非专有权人对知识产品进行不法仿制、假冒或剽窃。

9.[答案] ABCD[解析]按照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能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

除国家之间签有国际公约或双边互惠协定的以外,知识产权没有域外效力,其他国家对这种权利没有保护的义务。

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民待遇原则的规定是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特点的重要补充。

国民待遇原则使得一国承认或授予的知识产权,根据国际公约在缔约国发生域外效力成为可能。

但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并没有动摇,是否授予权利、如何保护权利,仍须由各缔约国按照其国内法来决定。

早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雏形时期,地域性的特点就同知识产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10.[答案] CE[解析]时间性是知识产权的基本特征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各类知识产权都有保护期限的限制。

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商业秘密权,商号权,地理标志权都不受保护时间的限制。

11.[答案]B[解析]对一个国家来说,以什么样的标准和水平保护知识产权,是根据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并且考虑未来的社会发展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制度安排和政策选择。

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产权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政策工具。

从制度意义的角度看,知识产权法是调整因知识产品而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知识产权在促进创新、推进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并不是由法律孤立来发挥的,而是需要配合其他的公共政策联动才能实现国家经济与社会进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将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之一专门规定,开启了知识产权民事立法的本土实践之路。

12.[答案] A[解析]2008年6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

这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正式启动实施。

13.[答案]B[解析]知识产品的生产、开发活动中,创作行为或发明创造行为在本质上属于事实行为。

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如专利、商标,不是所有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都需要经过国家机关的授权,如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

授权行为从性质上而言是一项行政法律行为。

知识产权继受取得的方式主要包括合同转让和继承。

14.[答案] C[解析]知识产品创造者的身份一般属于从事创造性智力劳动的自然人,但在有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主持创造活动并体现其意志或承担相应责任的法人或其他组织。

15.[答案] ACE[解析]在某些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中,如专利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国家机关的授权行为是权利主体资格最终得以确认的必经程序。

著作权和商业秘密权的取得无须国家机关的授权。

16.[答案]BDE[解析]知识产权的民事救济措施主要有请求停止侵害和请求赔偿损失。

由于权利客体的非物质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侵权之诉中,知识产权主体并不能援用请求恢复原状、返还原物的传统民事救济方法。

没收违法所得属于行政救济措施。

17.[答案]D[解析]知识产权的非物质性使得知识产品的使用不会像有形物那样发生损耗,如果无权使用人擅自利用了他人的知识产品,亦无法适用恢复原状的民事责任形式。

18.[答案] D[解析]我国知识产权立法对知识产权保护采取了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的双轨制。

19.[答案] ABCD[解析]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原则、法定许可使用原则,专利法中的专利权用尽原则、临时过境使用原则、先用权人使用原则等,都是在知识产品的使用中对专有权利行使的限制,即是法律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例外规定。

20.[答案] ABDE[解析]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计算方法有两种:一是按权利人在被侵权期间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计算;二是按侵权人在侵权期间因侵权行为所得的利益计算。

同时,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而支付的合理开支也可包含在内。

如果权利人的实际损失和侵权人的侵权获利不能确定,则可以适用法定赔偿的有关规定。

21.[答案] A[解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规定了海关中止放行制度:当受害人发现有侵权复制品经由海关进口或出口,则可向有关行政或司法机关提供书面申请和担保,由海关扣押侵权复制品,中止该类商品的放行。

22.[答案] AC[解析]《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对各缔约方作了最低要求的规定,即至少应制裁假冒商标或剽窃版权作品的犯罪,但其适用条件有两个:一是侵权使用达到一定的商业规模;二是非法使用人主观上出于故意。

23.[答案] ABCD[解析]侵犯知识产权的行政救济措施,是指由行政机关对侵权行为作出的训诫(警告)、责令停止制作和发行侵权复制品、没收非法所得、没收侵权复制品和侵权设备以及罚款等强制性措施。

罚金属于刑事救济措施。

24.[答案]ABCD[解析]根据管理客体的不同,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专利管理、商标管理、版权管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管理、地理标志管理、植物新品种管理、商业秘密管理等。

25.[答案] ABCD[解析]根据管理主体的不同,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行业知识产权管理、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事业单位知识产权管理等。

26.[答案] ABCD[解析]根据管理内容的不同,知识产权管理可以分为知识产权创造管理、知识产权运用管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知识产权服务管理、知识产权文化管理等。

27.[答案]D[解析]我国颁布实施的知识产权管理国家标准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

28.[答案] A[解析]我国于2014年12月成立了全国知识管理标准技术委员会(SAC/TC 554),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归口管理,负责制修订知识产权、传统知识、组织知识等领域的国家标准,以及负责国际知识管理标准化对口工作。

29.[答案] B[解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这是一种基于过程方法的管理模型。

30.[答案]ABCE[解析]《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规定了企业策划、实施、检查、改进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要求。

31.[答案] BCDE《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规定了知识产权生命周期过程的管理要求,包括获取、[解析]维护、运用和保护的知识产权管理流程,以及合同和保密管理环节的知识产权要求。

32.[答案]ABCE[解析]《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规定了科研组织在知识产权运用环节的管理要求,包括评估与分级管理、实施和运用、许可和转让、作价投资等方面的内容。

33.[答案] ACDE[解析]《科研组织知识产权规范》规定了科研组织针对科研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要求,包括科研项目在分类、立项、执行、结题验收等阶段知识产权管理的基本要求。

34.[答案]D[解析]《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规定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基础管理的内容,包括人力资源、财务资源、资源保障、基础设施、信息资源等方面的管理要求。

35.[答案]ABCD[解析]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构建总体上可分为贯标筹备、调查诊断、框架构建、文件编写、教育培训、实施运行、评价改进等七个步骤。

36.[答案]B[解析]知识产权排他许可是指通过签订知识产权排他许可合同的方式,许可人许可被许可人在一定条件下,并且在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地域范围内,排他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

许可人不得将其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再授予被许可人之外的第三人,但是许可人本人可以自行使用或实施其知识产权。

37.[答案]C[解析]目前,国内提供知识产权公共服务的主体既有政府部门(包括但不限于负责专利、商标事务的国家知识产权局、各地方知识产权局等),也有以政府部门为依托的事业单位(如专利检索咨询中心、专利信息中心等),还有一些行业协会,甚至是部分私营企业。

38.[答案] D[解析]狭义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供给、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营造等内容。

广义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还包括知识产权审查注册、构建知识产权文化生态、知识产权人才培育等内容。

39.[答案] ABCD[解析]狭义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包括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建设、知识产权基础信息供给、知识产权信息传播利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营造等内容。

40.[答案] ABCD[解析]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有效地服务于市场和社会需求。

这种职能发挥表现在配置公共资源、提供公共产品、营造政策环境、实施有效监管四个方面。

41.[答案]B[解析]国民待遇原则并不意味着只能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等同于”本国国民的待遇。

缔约国可以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给予其他缔约国国民高于本国国民的待遇。

国民待遇原则既不要求各国法律的一致性,也不要求适用外国法的规定,只是要求每个国家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独立适用本国法律,不分外国人还是本国人而给予平等保护。

《巴黎公约》第2条、第3条和《伯尔尼公约》第5条对国民待遇原则做了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