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问题概论 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

社会问题概论 自考复习资料 自考

社会问题概论 00275一、单项选择题1.杜尔凯姆认为,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是【 C 】A.期望过高B.价值观紊乱C.个人主义D.团体的压力2.一般而言,社会问题对广大社会成员来说是【 B 】A.积极的B.消极的C.落后的D.敏感的3.通过对病人的指导、保证、劝解、疏导、培养兴趣、调整环境等方法以恢复病人对环境的适应平衡属于【 A 】A.支持疗法B.行为疗法C.精神分析法D.催眠法4.社会问题具有【 C】A.不可改变性B.恒定性C.可改变性 D.非恒定性5.第一次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的社会学家是【C 】A.奥杜姆B.墨顿C.杜尔凯姆D.兰迪士6.以弗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心理分析技术为治疗方法的心理治疗是【C 】A.支持疗法B.行为疗法C.精神分析法D.生物反馈疗法7.富勒和麦尔兹在《社会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所有社会问题都经过三个阶段,即警觉、政策决定和【 C 】A.解决B.消失C.改革D.变异8.决定着青少年犯罪预防系统的质量和运转的青少年犯罪预防的指挥系统是【 C 】A.家庭预防 B.学校预防 C.政府预防D.社区预防9.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因是受男权文化和夫权文化思想的影响、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偏低以及 A.社会宽容的助长B.男女生理体力上的差异C.男女感情不和谐D.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10.1969年召开的第24届联合国大会上,首次提出了“老年人”问题的代表来自【 A】 A.马耳他B.马尔代夫C.印度D.法国11.当代婚姻脆弱的主要原因来自【 C 】 A.观念的转变B.人性的变化C.社会变迁D.经济的发展12.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指【 D】A.人口年龄变化过程B.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C.人口年龄的增龄过程D.人口年龄结构的增龄过程13.社会问题是引起社会大众普遍关注的【 B 】A.社会退步现象B.社会失调现象C.社会焦点现象D.社会机能退化现象14.按照一定标准把研究对象总体的各单位排列编码,然后随机确定一个起点后按固定的顺序间隔抽取样本的方法,称为【 B 】 A.单纯随机抽样B.等距抽样C.分类抽样D.个别抽样15.提出隐功能概念的社会学家是【 D 】 A.米尔斯B.马克思C.沃斯D.墨顿16.在研究分析社会问题时,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的方法和观点,称之为【C 】A.客观性观点B.透视性观点C.整体性观点D.群体性观点17.社会学经典著作《街角社会》使用的主要经验研究方法是【 C 】A.重点调查B.非参与观察C.参与观察法D.社区考察18.社会问题预警的三个因素指标包含有警源、警兆和【 C 】A.警级B.警度C.警情D.警报19.解释性研究的功能是回答【 B 】A.社会问题是怎样的B.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C.社会问题应该怎样D.社会问题将会怎样20.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的特点主要有交错性、复杂性和【 A 】A.伴生性B.群体性C.绝对性D.综合性21.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和获得合法权益的最大障碍是【 D 】A.多数残疾人难以接受普通教育B.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C.残疾人不能顺利地组织家庭D.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22.观察法包括参与观察和【 B 】A.现场观察B.非参与观察C.追踪观察D.实地观察23.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首要功能是【 B 】A.监测功能B.预见功能C.警示功能 D.预防功能24.预测性研究的功能是回答【D 】A.社会问题是怎样的 B.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C.社会问题应该怎样D.社会问题将会怎样25.目前,我国的吸毒活动的倾向是【 C 】A.集团化B.分散化C.小群体化D.扩散化26.我国吸毒问题总体上是【 C 】A.农村严重于城市B.城乡吸毒者比例大致相同C.城市严重于农村D.城市农村差异性不明显27.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就在于家庭教育的偏差、社区交友的偏差和【 C 】A.学校教育偏差B.社会交流偏差C.社会学习偏差D.社会实践偏差28.不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中,第五阶段是【 A】A.犯罪团伙B.越轨群体C.犯罪集团 D.劣迹群体29.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网络中,属于宏观预防的是【 A 】A.政府预防B.社区预防C.学校预防 D.家庭预防30.吸毒的主要原因是【 D 】A.贫困B.心理压力C.暴利D.好奇与被诱惑31.每年6月26日是【 B 】A.世界环境日B.世界禁毒日C.世界地球日D.世界无烟日32.解决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 B 】A.控制人口增长B.降低劳动参与率C.建立健全劳动力市场D.经济增长33.社会问题研究模式中的第二个阶段是【 A 】A.实施阶段B.调研阶段C.准备阶段D.分析阶段34.衔接整个青少年预防犯罪系统的结合部是【 C】A.政府的立法B.学校的教育C.社区的教育管理D.家庭的教育35.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这说明了社会问题具有A.时代性B.文化差异性C.群差性 D.绝对性36.在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杀的主要类型属于【A 】A.利己型自杀B.利他型自杀C.失范型自杀D.服毒性自杀37.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形式是【 B 】A.智能化犯罪B.团伙犯罪C.暴力犯罪D.突发性犯罪38.当代婚姻脆弱的主要原因来自【C 】A.观念的转变B.人性的变化C.社会变迁D.经济的发展39.人口老龄化实际上是指【D 】A.人口年龄变化过程B.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C.人口年龄的增龄过程D.人口年龄结构的增龄过程40. 第一次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的社会学家是【C 】A.奥杜姆B.墨顿C.杜尔凯姆D.兰迪士41.家庭暴力的基本原因是男权文化和夫权文化思想的影响、社会整体文化素质的偏低及【B 】A.男女生理体力上的差异B.社会宽容的助长C.男女感情不和谐D.男女经济地位不平等42.社会问题预警系统的首要功能是【 B 】A.监测功能B.预见功能C.警示功能D.预防功能43.在研究分析社会问题时,把社会问题放在社会整体中去看,将影响社会问题的各种因素联系起来分析的方法和观点,称之为【 C 】A.客观性观点B.透视性观点C.整体性观点D.群体性观点44.科学的预测的基本原则,有连贯原则和【A 】A.类推原则B.客观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45.中国高自杀死亡率的重点群体是农村人口、女性和【A 】A.20—24岁的青年B.老年C.中年D.残疾人46.社会工作要面对三大“社会病人”,一是异常群体,二是越轨群体,三是【 C 】A.残疾人群体B.老年人群体C.弱势群体 D.青年人整体47.访谈根据调查对象的多少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个别访谈,另一种是【 A 】A.座谈会B.集体访谈C.深度访谈D.当面访谈48.中国第一家预防自杀的专业性的危机干预中心与1991年7月1 日建立于【 B】A.北京B.南京 C.上海D.广州49.目前,我国吸毒活动具有的倾向是【 C 】A.集团化B.分散化C.小群体化D.扩散化50.目前国际上较为流行的矫治吸毒的预防模式是【 B 】A.政府监控B.社区监控C.家庭监控D.公众监控52.不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中,第五阶段是【A 】A.犯罪群体B.越轨群体C.问题青少年D.劣迹群体53.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和获得合法权益的最大障碍是【 D】A.多数残疾人难以接受普通教育B.残疾人的康复需求远远得不到满足C.残疾人不能顺利地组织家庭D.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54.老年人问题的时代背景有人口老龄化和【 A 】A.社会政策环境B.生育观念的变化C.家庭结构的变迁D.人口流动性的增强55.《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第三次修订的时间是【 B 】A.2000年B.20XX年C.20XX年D.20XX 年56.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将社会问题定义为【 B 】A.个人麻烦B.公共麻烦C.个人困扰 D.公共情况57.文化背景不同,产生的社会问题和关注的社会问题不同,这说明了社会问题具有 A.时代性B.文化差异性C.群体性D.绝对性58中国的人口老化的三个突出特点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老年人口数量大及A.人口老化速度快 B.老年人口所占比例高C.老年人口年龄趋高D.老年人经济上有困难59.在研究社会问题时,要透过表面的、虚假的、复杂的现象,掌握社会问题深层的、真实的、本质的现象,最终获得社会问题的产生、发展、消亡的规律性。

这种观点和方法,称之为【B 】A.整体性观点B.透视性观点 C.群体性观点D.客观性观点60.科学预测的基本原则包括连贯原则和【 A 】A.类推原则B.客观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 D.主观性原则61.规范研究的两个阶段为价值定向和【 A 】A.政策设计B.实施阶段C.准备阶段D.方案设计62.转型时期社会问题的特点是【B 】A.交错性B.伴生性C.复杂性D.综合性63.社会问题研究模式中的第二个阶段是【 AA.实施阶段B.调研阶段C.准备阶段 D.分析阶段64.当前卖yin嫖娼活动的人员结构日益【 C 】A.分层化B.集中化C.职业化和多元化D.趋同化65.社会解组的三种形式包括崩溃、无规范和【C】A.社会病态B.弱社会控制C.文化冲突 D.阶级矛盾66.第一次将自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的社会学家是【C 】A.奥杜姆B.墨顿C.杜尔凯姆D.兰迪士67.由于个人缺乏社会约束的调节而导致的自杀称为【C 】A.利己型自杀B.利他型自杀C.失范型自杀D.服毒性自杀68.以弗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心理分析技术为治疗方法的心理治疗是A.支持疗法B.行为疗法C.精神分析疗法D.生物反馈疗法69.卖yin嫖娼活动开始在中国内地死灰复燃是在【 C 】A.20世纪80年代末B.20世纪90年代初C.20世纪80年代初D.20世纪80年代中期70.当代婚姻脆弱的主要原因来自【 C 】A.观念的转变B.人性的变化C.社会变迁D.经济的发展71.社会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遏制社会问题的发展,第二阶段是【 B】A.治标阶段B.治理社会问题C.阻止社会问题产生D.预防社会问题的产生72.研究社会问题的主要是【A 】A.社会学者B.新闻工作者C.政府官员D.社会大众73.看待社会问题时,将其视为群体的问题属于【D】A.客观性观点B.透视性观点C.整体性观点D.群体性观点75.描述性研究的功能是回答【A 】A.社会问题是怎样的B.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C.社会问题应该怎样D.社会问题将会怎样76.规范性研究的功能是回答【C】A.社会问题是怎样的B.社会问题为什么会这样C.社会问题应该怎样D.社会问题将会怎样77.科学预测的基本原则,有连贯原则和【 A 】A.类推原则B.客观性原则C.科学性原则D.主观性原则78.比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A 】A.范型比较B.横向比较C.纵向比较 D.综合比较79.杜尔凯姆认为,利己型自杀的主要原因是【B 】A.团体的压力B.个人主义C.价值观紊乱D.期望过高80.富勒和麦尔兹在《社会问题的发展》一文中指出,所有社会问题都经过三个阶段,即警觉、政策决定和【 C 】A.解决B.消失 C.改革D.变异81.青少年犯罪最基本的社会原因是【D 】A.学校教育政策与方法的不足B.社会部门的松懈与忽视C.社会学校家庭在教育结构上的脱节D.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82.不良青少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中,第五阶段是【 A 】A.犯罪群体B.越轨群体C.问题青少年D.劣迹群体83.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网络中,属于中观预防的是【B】A.政府预防B.社区预防C.学校预防 D.家庭预防85.老年人问题的时代背景有人口老龄化和【 A 】A.社会政策环境 B.生育观念的变化 C.家庭结构的变迁 D.人口流动性的增强86.比较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同类比较,另一种是【 A】A.范型比较B.横向比较C.纵向比较D.综合比较87.支持疗法的方式灵活多样,常用的有两种,一是个体心理治疗,一是【 A 】A.集体心理治疗 B.催眠疗法C.生物反馈治疗D.行为疗法88.以弗洛伊德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心理分析技术为治疗方法的心理治疗是【 CA.支持疗法B.行为疗法C.精神分析疗法D.生物反馈疗法89.认为卖yin是为了赚钱而进行的较为随便的性行为的社会学者是【A 】A.罗伯逊B.道格拉斯C.贝克D.迈尔斯90.不良青少年走向犯罪的一般轨迹中,越轨群体是【C】A.第二阶段B.第三阶段C.第四阶段D.第五阶段二、多选题1.对社会问题的界定,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