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父母沟通的艺术
一、导入新课
尊敬的各位家长,欢迎走进《牵手两代》亲子课堂。
今天我们一起讨论的话题是关于关于亲子间有效沟通的问题——有话好好说。
孩子一天天长大,很多家长却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尴尬: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通情理,不知好歹,有事也不愿和父母交流,搞得家长和孩子心里都异常郁闷。
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呢?
下面,我们先一起来体验一个小游戏——两人一组,每组分发一张卡片,分别用以下三种方式对卡片上的内容进行讨论交流:
1.两人面对面坐着,不能说话,只能借助于手势或者表情。
2.小组内两人背对背而坐,可以自由说话。
3.小组内两人面对面而坐,可以自由说话,也可以打手势或用表情来进行沟通。
提问:(1)哪位愿意说一下自己的感受?(三个环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一种?哪种你觉得有难度?为什么?你觉得哪种沟通方式比较好?为什么?)
家长谈感受
教师总结:其实,大家能感觉到不同的沟通方式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亲子间由于太过熟悉的原因,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传达的信息就更加丰富而意味深远,可惜我们很多父母却并没有意识到,以自己对孩子的爱为借口,行为简直可以说是肆无忌惮。
(会让家长感觉很不舒服,换个方式方法说,让家长比较能够接受一些)下面的情景剧是我们在和孩子沟通时经常出现的一些画面——
二、情景剧表演
看完情景剧后,老师统计:以上几种情形在我们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请家长举手示意我一下。
(稍作分析。
指出其普遍性和严重性。
)
组织家长讨论下列问题:
第1、剧中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方面有哪些不同?
(第一个剧中的家长是一味的指责、抱怨;第2个情景剧中的家长对孩子则是无原则的满足;第3个情景剧中的家长是全权代理,全面包办;第4个情景剧中的家长则完全不尊重孩子,大搞一言堂,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
第2、剧中亲子间的交流方式您赞同吗?为什么?
(不赞同。
因为第1个情景剧中的家长跟孩子的沟通方式是一味的指责、抱怨,不仅起不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反而会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孩子不仅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还可能养成凡事推卸责任的坏习惯。
第2个情景剧中的家长对孩子则是无原则的满足,这样也可能
使孩子养成任性、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品质。
第3个情景剧中的家长是全权代理,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使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心得不到培养和提高。
第4个情景剧中的家长则完全不尊重孩子,大搞一言堂,把自己放在了孩子的对立面上,使亲子之间充满火药味,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
第三、剧中的家长爱孩子吗?孩子们能不能感受到这份爱?
第四、如果您是剧中的孩子,您可能会产生怎样的想法?(第一种:可能会感觉很麻木,反正我在他们眼里什么都不是。
我这样的“废物”还不是他们制造出来的。
第二种:我是家里的小皇帝,无论我有什么想法,爸妈都能满足我,学习不好他们也不舍得惩罚我的。
第三种:我就像一只被养在笼子里的小鸟一样,不用担心风雨,也不用担心吃喝。
日子过得蛮舒服。
第四种:在这个家里,我只是父母发号施令的对象,像个木偶一样。
真是不可理喻。
总有一天,我要冲出去。
)
家长爱孩子,不仅关心他们的生活,还关注他们的学习和思想,而孩子却感觉不到,甚至是不领情,这让我们家长感到十分委屈,身心疲惫。
原因何在?
三、组织讨论:亲子之间不能有效沟通的原因分析亲子间不能沟通的原因。
前后四人为一小组,读完后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教师提升:孩子和家长无法沟通的原因
主观原因:
1.沟通技巧不足——说话多,倾听少。
不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而是毫无目的的发泄。
导致孩子寻求帮助时,常常是自讨没趣自取其辱。
2.家长意见不统一——孩子无所适从,或者钻空子。
3.对孩子了解不够——或期望值过高,或过度照顾,使孩子产生压力或者失去责任心。
4.不信任孩子——过于专制,一味堵塞,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权力,使孩子产生抗拒抵触心理。
客观原因:
1.孩子在少年期正处于第二次反抗,第二次以自我为中心的的时期。
不愿处处听从父母的指示,比较相信自己推论出来的东西,比较执拗。
2.时代变迁带来了两代人的差距——孩子感兴趣的人或事,以及未来想从事的职业,都是父母所不熟悉的,父母的“权威性”大大下降,孩子无法认同。
四、组织讨论: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面对这些问题,家长该怎么做呢?在苦闷中继续彷徨吗?当然不行。
(此处插入一个假设:当您心里烦闷,找人诉说的时候,假设参考雪梅的课件)今天我们走进亲子课堂,目的就是相互学习,一起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请大家打开课本第
37页,阅读“亲子间如何做到有效沟通”一节,并结合刚才读过的第38页的“经验共享”,探讨一下有效沟通的一些基本原则。
家长阅读交流。
教师提升:有效沟通的基本原则
1.多听少说,倾听为主;理解支持,回应感受。
2.就事论事,不贴标签;多方鼓励,少加苛责。
3.多一些平等与尊重,少一些指责与呵斥。
4.多一些支持和引导,少一些堵塞和训导。
5.多一些关注和热情,少一些放任和冷漠。
五、能力提升:B剧现场创作与表演
安排家长根据本课学习内容(课本p45—p48),设计、编排B剧,并表演。
提问:
第一、您觉得剧中的A家长爱孩子吗?孩子能不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第二、同样的情形,您觉得B家长与A家长的沟通方法,哪种效果更好?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第三、从A与B两位家长的对比,您得到了怎样的启发?
教师总结提升:
与孩子沟通是一门学问。
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这两句话可以展开来说,首先是关注孩子的感受)这个问题无法回避,而解决问题的关键就在父母身上。
通过刚才的情景剧表演,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些启示呢?
1.关心的话语:简练说。
2.知心的话语:含情说。
3.开心的话语:带理说。
4.忧心的话语:变通说。
我们做父母的如果能做到这些,和孩子间的关系还至于那么剑拨弩张吗?(措辞平和,尽量不那么尖锐)
六、教师总结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确实是一门学问,教育的契机渗透在每一个生活细节中,就看我们能不能有效的抓住。
这节课我们探讨了“亲子间如何有效沟通”的问题,这只是亲子间若干问题中的一个,但愿大家能有所收获,同时也希望,我们这节课能够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大家从此更加重视家长课程的学习。
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如果仅凭自己的感觉在黑暗中摸索,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只要我们所有的家长能联起手来,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经验共享,再加上专家的引领,相信我们一定能更有效地实现亲子间的共同成长,建立和谐的亲子
关系。
这节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