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历史教师的板书技能与设计讲解
历史教师的板书技能与设计讲解
4、胜利—英美和约的签订 (1783、)
1781年约克镇英军投降
三、独立战争的性质和 意义
性质:以民族解放战争形式 进行的资产阶级革命
意义:1)、 2)、
四、美国联邦政府的成立 (1789、)
1787年宪法 首任总统华盛顿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要点
一、独立战争起因
1、殖民地的移民 2、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 族的形成 3、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 压制 4、波士顿倾茶事件
1860年《北京条约》
第六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一、春秋五霸
(三)诸侯争霸的实质和作用
(前770-前476年)
二、战国七雄
(一)平王东迁,王室衰微(背景) ( 前475-前221年)
(二)五霸继出、争夺中原
1、齐桓公首霸 (开端)
管仲改革——基础
尊王攘夷——手段
葵丘会盟——顶峰
2、晋楚角逐
(继续)
齐、楚、燕、韩、赵、魏、秦 桂陵之战—齐围魏救赵
2、英国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加深 (限制工商业、禁止西迁、 苛捐杂税)
二、独立战争的经过:
1、起点—莱克星顿的枪声 (1775、4、19、)
2、大陆会议的召开(费城) 大陆军的组成(华盛顿) 《独立宣言》的发表(杰佛逊) ——美利坚合众国成立 (1776、7、4、)
3、转折—萨拉托加大捷 (1777、10、)
二、独立战争的开始
1、第一届大陆会议 2、莱克星顿的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 3、华盛顿
三、《独立宣言》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艰苦的战争 2、萨拉托加大捷 3、约克郡英军投降
五、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 3、联邦政府的成立
第四章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起因:
1、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利 坚民族的形成
第三步,精益求精,润色提高,
反复修改,突破创新
练一练
第14课 三国鼎立
一、曹操统一北方 1、东汉末年局势和曹操势力的壮大 2、官渡之战(200年) 二、赤壁之战(208年) 1、赤壁之战(曹操——孙刘联军) 2、三国鼎立 三诸葛亮治蜀
初学者常犯的问题
以教学要点代替板书设计 板书展示方式不对 (教师的板书过程也是学生积极思维的过
形象直观,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 概括性和指导性强。便于学生记忆。 缺点:概括性太强。
板书设计的理论要求
目的性与针对性 创新性与启发性 计划性与生成性(给学生留出板书的空间) 直观性与艺术性
如何设计板书
第一步,研读课标与教材,把握教学结构 框架
第二步,提取骨架,谋篇布局
4条海船
百家争鸣
代表人物 学派
主张
著作
墨子(翟) 墨家 兼爱、非攻、尚贤、节葬 《墨子》 孟子(轲) 儒家 民为贵、君为轻、仁政 《孟子》
荀子(况) 儒家 人定胜天
《荀子》
庄子(周) 道家 无为而治、鄙视富贵利禄 《庄子》
韩非子 法家 中央集权、法治
《韩非子》
必修二 ·农耕时代的商业
一、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
重现古代商业发展的概貌·政策
政体 国家元首 元首权力 国家权力核心 政府首脑 政府对谁负责 政府官员
执政党
美国 民主共和制
民选总统
最高行政权 总统 总统 选民
总统任命议员不兼任
赢得总统大选
英国 君主立宪制 世袭英王
统而不治 议会 首相 议会
议会产生 赢得下院选举
表格式板书
当一节课的内容头绪太多,并且相互没有 明显关联时,为了体现他们的整体性,便 于学生记忆和掌握,就可以选择采用表格 式板书。
缺点:会增加历史知识的要素,从而扩充教学内 容。由于注重历史知识的整体性与连贯性,会妨 碍其运用非重点教学内容的教授过程,从而限制 它的适用范围。
郑和下西洋与达·迦马航行对比表
航海家
时间
船队人数
船只数目
郑 和 1405-1433 第一次2.7万多人 62艘大海船
达·迦马 1497-1498
160人
直观生动,巧妙构思,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美观大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板书的分类
纲要式(提纲式与结构式) 结构式 线索式 表格式
《美国独立战争》教材要点
一、独立战争起因
1、殖民地的移民 2、经济的发展,美利坚民 族的形成 3、英对殖民地经济发展的 压制 4、波士顿倾茶事件
《近代先进的中国人是如何进行探索》
抵抗派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
技术
洋务派 (师夷长技以自强)
探 索
维新派 (君主立宪)
制度
资产阶级
革命派 (民主共和)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民主与科学)
思想
结构性板书
主要优点: 有利于理清历史,简化知识。有助于学生记忆和
巩固知识。 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历史的能力 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程) 忽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主导型、学生统一北方)
魏
赤壁之战
蜀
(208年)
孙权
联合抗曹 吴
刘备
第14课 三国鼎立
2 1
副 一、曹操统一北方
板 书
1、东汉末年局势和曹操势力的壮 大
曹丕
: 2、官渡之战(200年)
魏
内 容 强 调
二、赤壁之战(208年) 1、赤壁之战(曹操——孙刘联军) 2、三国鼎立
回纥
土蕃
南诏
秦朝官制
皇帝
中
央
太尉 丞相 御史
政 制
郡
郡尉 郡守 监御史
县
地 方
政
制
县尉 县令或县长
乡
战国七雄
燕
赵
秦
魏
齐
韩
楚
线索式板书
根据教学内容的纵向过程进行设计,显示内容, 层层向前推进,具有逻辑程序和循序渐进的教学 思路。适合于历史过程复杂,头绪繁多的历史事 件的教学。
优点:直观性、逻辑性强。方便体现历史知识之 间的因果,递进,变化,顺序等关系。
上用文字、图形、线条、符号等要素再现 和突出教学主要内容的活动。
内容:课题名称、授课提纲、教学要点和 重点、补充材料等
板书的功能
强化(醒目)
1
使知识系统化、纲要化
2
3 交流的工具与渠道
4
自我书法及设计的展 现
板书的作用
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与浓缩,能反映出教学的重 点
启发思维,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俄
1916 1917 1918.11.
凡尔登、索姆河 美国参战 德投降
俄国革命 1917 奥瓦解 1918
南线
巴尔干
奥匈 俄塞
西晋与东晋
鲜卑、匈奴、羯、氐、羌
魏 蜀
被魏灭
西晋
265建
280统一
316
骄奢淫逸 西晋亡 八王之乱 匈奴灭晋
十六国
前秦
祖
淝
狄
水 383
北
之
伐
战
吴
被西晋灭
东晋
唐的民族关系
西突厥
优点:条理清楚,知识要点集中,便于异同 的比较,有利于历史概念的形成
缺点:内容太过细致,耗时大,虽照顾了重 难点,但难以兼顾一般性历史知识
人类的诞生
进入冰河时期
其它的猿到南方去 人类转移到地面上 到地面上来…… (一定要与强大动 物做斗争)
树上的生活
吃果实、新芽、虫子等 与猛兽搏斗,保护自身
人类的诞生
发展阶段
商人
城市
商路
原始社会末期,物物交换,原始商业产生。
兴 夏商周 产生 起 春秋战国 大商
发 秦汉 展 魏晋南北朝
都市逐渐繁 国内商路 荣,但经济 职能不强。 丝绸之路
繁 隋唐
荣
宋元
都市繁华 全面繁华 海路为主
鼎 明清 商帮 工商业市镇 盛
政策:从重农抑商到闭关锁国
政策
重视鼓励 重农抑商
唐中期后 有所松动 抑商锁国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意
(突尼斯问题)
法
1882
1882
1904
(世界市场殖民地问题)
德
英
1892
1879
奥
(巴尔干问题)
1907
俄
两大军事集团的组成
保 同盟国 土 德奥意
争霸权 非正义
协约国 日 英法俄 中
美
第一次世界大战三条战线
西线
英 法
德
1914 马恩河
萨拉热窝
1914、7、28、
东线
德 奥
二、独立战争的开始
1、第一届大陆会议 2、莱克星顿的枪声
第二届大陆会议 3、华盛顿
三、《独立宣言》 四、独立战争的胜利
1、艰苦的战争 2、萨拉托加大捷 3、约克郡英军投降
五、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1、制宪会议 2、1787年宪法 3、联邦政府的成立
第四章 美国独立战争
一、独立战争的起因:
1、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美利 坚民族的形成
马陵之战—齐再败魏 长平之战—秦大败赵,奠
定秦统一基础
晋文公城濮成霸业
楚庄王败晋霸中原
3、吴越争霸
(尾声)
纲要式板书(提纲式和结构式)
提纲式(最传统) 主要依据教材内容进行编排,将教材要点
浓缩成提纲,采用小标题形式,按顺序分 层次排列。 优点: 紧扣教材,便于学生宏观把握历史知识 内容具体明确,有利于学生掌握教材重点 层次分明。
2、英国殖民压迫和剥削的加深 (限制工商业、禁止西迁、 苛捐杂税)
二、独立战争的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