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土资源数据整理入库方案设计

国土资源数据整理入库方案设计

国土资源数据整理入库方案设计
摘要:提出一种基于国土资源数据入库的方式,包括它的设计技术路线,整理方式以及涉及到的格式的转换,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国土资源数据整理入库的设计思想。

期望能够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得到更进一步快速有效的管理。

关键词:国土资源;数据整理;入库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7-0208-02
0 引言
国土资源数据是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的基础。

为进行快速、有效的管理,根据内容的差别,分别建立各专题内容的数据库,如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农用地等级数据库等。

数据整理入库是建立一个高效实用的gis信息系统的关键一环。

没有高质量的数据源,没有对数据进行合理的组织与管理,就不可能建立起一个运行良好、稳定可靠的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国土资源数据采集整理入库的方案设计,我们结合以往在数据整理、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建库以及数据库标准研究方面的经验,不单单从纯粹的数据处理角度,而是从数据建库应用的角度来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

1 技术路线
国土资源数据一般涉及多种格式,同时图形要素拓扑关系较差、图幅之间未接边等,因此我们将采用gis技术、空间数据库技术等
对现有数据进行转换、按标准进行分层、属性赋值、建立拓扑、接边处理。

国土资源数据的整理工作主要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金土工程
试行标准,对数据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数据按标准进行归类,同时要将数据按特征类型(点、线、面、注记)的不同进行严格区分,每层只能有点、线、面一种要素存储。

另外为同时满足制图和gis 对数据检索分析的需要,数据需添加各类要素的编码属性信息以及检索查询的索引信息。

在整个数据整理、转换、入库的过程中进行严格的把关,保证数据的空间信息、属性、几何信息的无损入库。

2 整理方式
国土资源数据的整理目前主要还是由人工完成,将原始数据整理成为符合数据标准的数据,这个过程可以有两种解决的思路:
将数据整理为符合中间格式标准的数据,通过转换程序、数据监理程序、入库程序等直接完成入库工作。

将数据直接通过人工整理成符合数据库规范的数据,通过监理程序,来完成入库工作。

3 整理流程
国土资源数据入库是一项复杂的工作,跨越多种数据平台采集方式、数据全过程数据转换、数据整理、监理质检、建库等环节,为了充分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机连接,我们根据多年的国土数据整理建库的经验,提出了一体化数据建库流程的技术路线,整个流程覆盖从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监理到数据建库整个数据生产入库过
程,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3.1 格式转换数据转换程序是通过对应数据规范标准来实现无丢失的分层归类和成图方式的转换,达到对数据无损转换的目的,并在转换的过程中完成相应的建立数据的拓扑关系的工作。

这种转换实现的不是单纯的图形的转换而是对实体拓扑(特别的面类实体的转换),相关符号对应关系的转换以及对属性数据(编码、名称信息,例如:道路的名称等)的提取。

数据转换程序可完成的以下的操作:
①使数据标准化。

数据转换是连接前期整理数据和符合标准的数据的枢纽,转换接口可以保证转换后生成的shape数据在内容上不少于转换前的数据,即无损转换。

②保证数据精度。

原有的autocad平台与通用的gis平台数据结构上存在差异,通常的gis数据平台都存在容量的限制,通过转换程序就可以直接根据标准的要求,平衡数据整理要求和图误差精度。

例如:dwg格式数据存在各类圆弧线,而且shape格式数据是没有圆弧线的类型,所以通过转换程序就可以将各类圆弧化的线经过算法精确加密使之折线化,加密后得到一条精度高的数据线。

③分层精细化。

转换程序不仅将在cad中分层归类的数据直接对应划归入不同的图层,而且还要将可以通过原数据相同类型的地物其内部的不同特性进行更精细的划分,如将cad中道路设施细分为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城市主干道、城市次干道等,并定义各类地物按电子地图标准所制定的各类属性表数据结构,使数据的转换
更灵活,快捷。

④对数据进行初步的检查。

由于在前期的数据整理是以人工判读的方式处理,在制作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存在错误,转换程序可以对前期的数据整理中存在的错误,及时发现并且给出提示,从数据的前期制作进行质量把关。

3.2 数据整理针对现有数据情况,对于不同数据,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
①mapgis、dwg等格式的数据进行简单整理后,对其进行格式转换为shp格式,然后进行后续整理。

②shp格式的数据,直接进行后续整理。

数据后续整理过程中,主要分以下几个整理环节:数据分层整理、建立拓扑关系、符号化、属性数据录入、图幅接边处理。

3.3 技术细则数据的处理必须严格按照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金土工程试行标准和数据整理方案进行数据分层、分类、代码设置、属性添加工作,在整理时有些技术的细则需要注意。

国土资源部颁发的金土工程试行标准和数据整理方案,同时结合系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实体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对数据的类型进行细分,主要的类别大体划分如表1。

对数据按数据分类的处理要点如下:
简单点:实体处理时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以插入符号的形式采集。

如:飞机场、停车场等数据。

简单无向线:简单线需要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简单有向线:需要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a、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应靠得太近,最小距离0.2毫米。

b、简单有向线符号采集的时候有方向限制,符号化的方向是按照相应的技术标准要求进行采集。

c、采集的时候要按照国标的要求,需要断开的地方全部断开,完全保证图面的效果。

如:防洪堤坝
面实体:
a、根据数据库设计方案所要求构面的图层进行构面。

b、面状要素构面,只采集一次边线,保证构面的边线完全闭合。

c、构成面的边线必须保证其连通性,如果和其他地物有共边的情况,共边的部分必须采用捕捉功能采集从而保证共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如果和其他地物相交则不产生交点。

如图2。

注记:注记采用点的形式管理。

a、注记的插入点为统一方向的插入点。

b、横排注记可以是字符串,竖排注记必须采用单个字符。

4 结束语
本文本着根据国土资源数据内容的差别,分别建立各专题内容的数据库的设计思想,分析和归纳总结了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库数据的
整理方式、整理流程以及针对现有数据情况,对于不同数据,采取不同的整理方法等等,该设计方法克服了纯粹的数据处理,而是从数据建库应用的角度来对数据进行采集、整理、加工。

从而真正实现国土资源数据“合理、准确、科学化、规范化”的特点,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国土资源数据,为地理信息的综合应用提供基础和支持。

参考文献:
[1]汪志强.关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分类的思考[j].国土资源信息化,2005(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数据库标准.
[3]庞俊.清远市国土资源土地登记数据整理入库[j].城市建设,2011(7).
[4]胡建忠,穆闽,张天海.地形数据入库检查[c].江苏省测绘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