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妙用
英语教材中课文的插图,图片精美,细致传神,对学生非常有吸引力。
插图就像是英语教学中的调味剂,如果教师善于运用这把金钥匙,就会使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使枯燥的语言知识学习变得有趣,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插图,作为一种直观的视觉信息和教学媒体,是教材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
它传递着与教材内容相关的丰富信息,并提供了相关的背景。
利用好插图辅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会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如借助插图,导入故事教学; 预测语篇内容,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辅助学生复述等,从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用插图,导入故事教学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如能紧扣故事教学目标,自然、新颖、富有趣味的导入话题,将为整个故事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故事教学导入这一环节,精心设计和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从而有效地导入新课。
目前,除了采用谈话、唱歌、TPR 活动、猜谜语、做游戏等导入方式外,我们觉得借助插图,精心设计导入,同样也能高效地导入故事话题,让课堂教学跨出成功的第一步。
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英语三下Unit 10 Mocky's store 第一课时故事教学时,第一幅插图,画面呈现许多物品,Mocky 正在一块木板上写着字,字还未写完,于是,我让学生猜一猜,他写的是什么?由于之前学生认识了各种商店,如:bookstore, shoe store, flower store, toy store 等,学生多数都猜到是Mocky's store 。
我又顺势用英文问学生,这真的是Mocky 的商店吗?语调带着怀疑。
引起学生疑惑。
“那,我们一起到故事里去看看吧。
”我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入故事中,顺利地导入了故事教学。
二、巧用插图,预测语篇内容
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通常采用视听动画、阅读文本等方式直截了当地感知、理解和体验故事。
其实,在故事学习时,教师不妨适时地指导学生观察插图,利用插图提供的直观线索,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故事内容进行大胆地推测或预测,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想像力。
例如,在教学Unit 10 Mocky's store 时,Lulu 来到Mocky's store 买东西,我引导学生看图,Lulu 想买什么东西呢?让学生预测Lulu 与Mocky 对话的内容。
学生借助已有的购物生活经验,猜测Lulu 在询问要买的的东西,或问价钱等,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对话的动画来解疑、释疑。
由于学生急切想知道他们的预测正确与否,所以在之后的视听对话、理解文本和获取文本信息的过程中他们异常地专注认真,整篇故事的学习就在验证预测结果的过程中轻松顺利地完成。
由此可见,借用插图让学生预测教学内容,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推断和探究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借助插图,训练表达能力
教材是学生练习说话的一块沃土。
小学英语课本,一幅幅精美的插图往往使人浮想联翩,激情飞扬。
你看那贴近孩子生活的场景图、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美丽的景色……学生更是喜闻乐见。
插图一般都能反映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堂上,我们教师要有意识地运用课文插图,诱导学生的无意识活动,当学生入情入境,情绪处于高潮时,再有机的进行教学,训练其口头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Unit 8 ,第22 页,课后练习Read and check 中有五幅关于动物的简笔画,生动形象。
在完成读一读选一选的练习后,我感到这五幅图作用没有完全发挥。
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运用形容词长短、大小、胖瘦、老幼、高矮等形容人或物。
于是我结合本单元训练重点让学生围绕图片内容进行说话练习。
如:图2 ,我引导学生,“What animal is it? ”学生回答:“It's a snake. ”“It's a long snake. ”我又引导学生,“Is it a short snake? ”学生回答:“No, it isn't a short snake. ”让学生用不同句式描述图片。
在学生思路打开后,我让学生来提问题,学生回答。
然后进行Pair work ,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最后布置小练笔,写五句完整的话,每句话描述一幅图。
下一节课再展示作业,进行交流。
这样,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都得到提高。
四、借助插图,拓展创新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的源泉。
爱想象是小学生的特点,精美的插图能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浮想联翩。
教师在指导学生观察图画的同时,应要求学生透过图画内容想象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使画面中的人物、事物鲜活丰满起来。
当学生熟练掌握课文后,教师应让学生再一次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联系生活实际,对插图内容进行拓展创造,或创编故事,或续编故事,或新编故事,从而进一步练习把语言说得更熟练、具体、生动、形象。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Unit 5 《Our school 》时,教师可以利用插图,让学生熟练运用课文中的句子表演对话后,结合自己学校的现状,改编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老师。
这下教室里沸腾起来了,大家跃跃欲试,抢着运用课文中的原句子介绍自己的老师,脸上充满了自豪和快乐。
一些学生在描述中这样说到:“This is our math teacher, Miss Zhang. This is our music teacher , Miss Yuan. ”孩子们劲头十足,兴趣盎然。
虽然学生只能说几句话,但他们能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地参与创编课文活动。
学生通过看图联系生活实际的运用,既巩固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又拓展了课文,培养了学生的创新、交际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五、运用插图,辅助语篇复述
复述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必要环节之一。
它是指学生在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把文本内容加以整理,用自己的话,有重点、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对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有独特的作用。
由于复述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背诵,而是经过自己大脑言语中枢的加工,创造性地再现已知语言材料的内容。
对于缺乏一定语言知识的小学生来说,教师在让学生复述前,一定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息提示。
例如,在教学Unit 10 Mocky's store 时,学完故事后,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观看插图,帮助学生分析和概括对话内容,鼓励他们在插图的提示下,边看边描述,将对话的主要内容以叙述的方式呈现出来。
其中,一位学生看着课文的插图发言如下:“This is Mocky's store. Lulu wants a camera and a hat . Danny wants a clock. Lulu wants a magazine. Whose things are they? They are Uncle Booky's. ”这样通过多次复述,大部分学生已经将插图印入脑海中,然后不需要看插图就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对话内容。
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虽然对学生的记忆力要求不高,但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对于这方面能力不够强的学生,教师最好要在插图的提示下,同时提供一定的关键词句作语言支撑,以免挫伤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六、利用教材插图,创编英语阅读材料。
中低年级书中的阅读材料较少,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低年级,阅读材料较少。
如何发挥现成的教学资源的最大优势呢?我认为可以利用插图创编阅读材料,这样更适合单词量较少的低年级学生。
1 .利用插图创编谜语,加深对英语词义的理解。
猜谜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活动,而学生创编谜语的欲望及创作思维也是非常活跃,出乎教师想
象的。
在词汇教学中,可利用单词卡组织教学,也可以用教材中的插图来教单词,句型及布置课外书面作业:教师要求学生自选其中最感兴趣的几张插图,编写几个英语小谜语。
优点:创编谜语既可替换机械性的抄写作业,又可加深对英语语义的理解,使学习更显成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收集整理创编的比较好的,内容比较丰富的谜语,打印成文稿供全体学生课外阅读,以增加学生的吸收英语信息量的机会
2 .利用插图,创编阅读材料,图文配对。
从书中选出若干图片,给每幅图配上几句话,让学生读一读句子,然后挑选出符合句子内容的图片,搭配起来。
总之,插图在小学英语语篇教学中的作用还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学设计,就一定能把插图的功用发挥到极致,最终提高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有效性。
世界著名作家C.E 埃克斯曾说,凡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则是最好的方法。
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插图,有效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使插图成为阅读课文的引子,理解课文的道具,分析课文的线索,学懂课文的凭借。
让课文插图走进教师、走进学生、走进课堂,让课堂教学因插图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