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方法论
申意义,都能正确且清楚地界定。论证应该以避免不一致与模糊的方 式来建构。政治学也要求研究者去评估支持某一命题的证据是否充分。
第三,政治是“日常生活的政治”,是人类集体的实践活动。政治是
一种涉及范围广泛的活动,它发生在与人类生活有关生产与生产活动 的所有领域中:它涉及到冲突与合作,而透过集体决策找出议题是所 在及其解决方案。政治学的特征就是在于其研究途径的多样性,我们 在这里提供了几种主要的研究途径。规范理论在政治研究中源远流长。 政治制度研究途径在政治学发展成为一项自主研究领域,并将成为政 治学研究的核心。
归纳是从观察开始到推论的,而演绎是从推论到观察。这
就是两者的区别。
三、假设和假定
假设(Assumption),(尚未证实的命题)是一种置于
可检验的形式,以及预测变量之间关系上的命题。 Webster 将其定义为,为了描述与预测经验结果而做的 暂时性假定。其含义是目前应可
达到而未达到的不充分的状况。假设的检验是用归纳法
3.好的理论界定清晰。
4.好的理论原则上可证伪。 5.好的理论解释重要的现象,它能够产生出有用的政
策建议。
二、如何检验理论
基本的方法:实验法和观察法。观察法检验又分为两种:统计方
法和案例研究。因此,总共有三种基本的检验方法:实验法、使 用大样本分析的观察法和使用案例分析的观察法。 1.实验法。研究者从某种理论中推论出预言,然后只对两个相同 小组中的一组给予刺激,看看实验结果与预言是一致还是不一致。 结果与预言相一致就确证了理论,不一致则削弱了理论。 2.观察法。研究者从某种理论中推论出预言,在不施加任何外部 刺激的情况下对资料进行客观观察,并回答观察结果与预言是否 一致。
第一讲 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及定义
1.理论 理论是对同一类现象发生的原因或导致的结果进行描述和解释的一般
性陈述,它由因果规律或假设、解释以及前提条件几部分组成。解释 本身也包括由自变量和因变量组成的因果规律或假设。简单地说,理 论是一种因果规律(我已确定A 导致B)或因果假设(我猜测A 导致了 B),以及对这种因果规律或假设的解释,从而说明A 是如何导致B。 2.规律
主要参考书目 1.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4 年。 2.袁方主编:《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年。
3.尼尔•J•斯梅尔塞:《社会科学的比较方法》,王宏周、张平平译,
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 4.方雷:《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5.罗杰•皮尔斯:《政治学研究方法:实践指南》,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年。 6.斯蒂芬•笵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7.W•夏夫利:《政治科学研究方法》,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年。 8.吴量福:《政治学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年。 9.阎学通:《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6 年。 10.高英琦:《比较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年。 11.格迪斯:《范式与沙堡:比较政治学中的理论建构与研究设计》, 重庆大学出版社2012年。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打靶的例子。关系:信度是效度的
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有效的测验必须是可信 的测验,但可信的测验未必是有效的。
第二讲
理论检验
一、什么是好的理论
好的理论有五个主要特征:
1.好的理论解释力强。
解释力取决于三个方面:重要性,解释范围,适用性。 2.好的理论通过简化方式来阐明问题。
假设中的原因的现象。因变量是因果理论或假设中作为结果的现 象。中间变量是因果理论解释中作为中间现象的变量。中间变量 由自变量引起,并引发因变量。条件变量是构成前提条件的变量。 它的值制约着自变量或中间变量对因变量和其他中间变量的影响 程度。在研究中作为原因或结果而被探究的变量就是研究变量。 在一个课题中,研究变量可以是自变量、因变量、中间变量,也 可以是条件变量。
应当做的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者主观的意义和建构。 认为企图分析并解释因果关系是自然科学的事情,因为 人的行为并不那么容易解释和预测。
三、质化研究的模型
1.质化研究源于人文科学的思想。质化分析侧重
特定脉络下其分析客体的“单一发生”,而不侧重 不同脉络下相似形式元素的“循环出现”。 2.质化研究从内在取向,进行对文化的了解,甚 至诠释或设身处地投入具体的文化表达方法。 3.质化研究检视意义的生产过程。
我们可以进行两种类型的观察分析:大样本;案例研究分析。研
究者详细探究少量案例(可以少至一个),以观察事件是否以预 言的方式发展,并且(如果研究主体涉及人类行为时)观察行为 者的言论验理论的方法提示
理论检验应遵循以下指导: 1.尽可能对理论的多个假设进行测试。 2.尽可能多地推论出每个假设的预言,并对它们进行测试。 3.对由理论所推断的预言进行解释和辩护。 4.数据的选择要尽量精确地反映测试域。 5.根考虑和评估一下,观察到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由第三 个变量所引起的可能性。 6.在诠释结果时,要根据其本身的价值来评价理论。 7.通过提出新的中间因果过程的解释性假设来取代不成立的假设,或缩小该理论 所宣称的解释范围,理论或许可以得到修补。 8.进行零假设测试(零假设提出的问题是“该理论有解释力吗”)或替代性测试 (替代性假设提出的问题是:“该理论跟与之竞争性理论相比,其解释力是更强还 是更弱?”)。 9.进行理论检验,需要回答的问题是该理论所做的预言是否为经验证据所确认, 而不是回答理论能解释多少案例。 10.不能通过评价理论假定的有效性(控制变量的假定值)来检验理论。
1.深度访谈;
2.参与观察法
第四讲
度量与调查
度量。度量是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需要运用社会
科学概念来定义分析单位,然后进行定性或定量的 方法。度量是决定各个分析单位特定属性的数值或 层次的过程。度量分为名义度量、级序度量、间隔 度量和比例度量四个层次。
一、调查方法 调查研究是本着客观的态度,应用科学的方法与步骤,对某种社
二、质化研究的主张:以理解代替解释
1.以实证主义为主流的量化研究,并没有能够真正建
立以自然科学为典范的实证社会科学。 2.受自然科学观察自然事物影响的看法,是将社会人 文现象实物化(objectivation)。 3.重视社会生活中语言及沟通的主导性地位。
质化研究强调“社会真实”完全是主观的,所以研究者
会情况或个人问题,在确定的范围内,作实地考察,并收集大量 资料,给予统计分析,以明了及改进有关问题为目的。
调查分为:全体调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三种。调查的方法主
要有:表格与问卷法、访问法。 抽样调查的优点:1.节省人力物力;2.缩短调查和资料分析时 间;3.可对样本做深入分析;4.避免损坏研究的个体。 抽样的注意事项:1.选择适当的抽样方法;2.决定适当的样本 数目。
四、质化研究的特性
1.透过被研究者的眼睛看世界;
2.描述为主;
3.整体主义的方法。倾向于将事件放在其发生场景中
去看,而且企图对事件的始末做整体的了解。质化研究 者相信,资料只有坐落在其社会及历史脉络中才有意义, 也才能被了解。 4.社会过程; 5.弹性的研究方法:开放式而非结构式的研究方法; 6.理论与概念的形成:归纳。通常不预设理论假设, 研究发现均来自田野工作的经验及资料。
政治学方法论
概论
政治科学方法论旨在审视政治学领域的范围、内容和方法,并简要介
绍政治学理论研究的基本途径。
我们坚持政治学的科学诉求。原因主要有:第一,政治科学的基本知
识主张,所有知识都是公开的,且必须接受挑战的。政治学要求研究 者提出充分的和令人信服的论证与论据。
第二,政治科学要求逻辑的一致性,也要求关键概念与反复验证的引
第三讲
质化研究
一、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比较
体现为以下四种分析层次: 1.客体分析:即厘清研究脉络和目的,进而寻找分析客体,并赋予特征。质化偏 重意义世界,量化偏重客观事实; 2.步骤分析:指具体操作研究步骤,包括资料的收集、验证和归类。质化重视记 录,量化重视通则; 3.方法学:指研究过程的整体设计,即在所使用的理论参考架构下,设计资料收 集和分析方法,证明资料选择的正确性,并进行资料的诠释。质化重视批判与解构, 量化重视解释和预测; 4.理论架构:指理论概念的组成,点出其他层次的知识论成分,赋予方法学在分 析客体层面的解释力。 在分析层次上,量化分析的中介体是数字、以及数字之间的相对关系;而质化分析 的中介体则是以人类语言表达出每日经验的概念,将人们带到一个更细致的脉络中。 所以,在本质上,任何分析客体都无法被划分、归类为“质化”或“量化”的分析 客体,而这种划分主要是由研究者使用的分析工具决定的。在理论架构的层次方面, 量化与质化的分野并不是很重要。
随机抽样、乱数法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分段抽样、非随
机抽样。
二、问卷研究方法 分为:邮寄问卷、当面分发问卷和电话访问问卷三种。 实施步骤:1.决定寻找何种资料;2.决定使用问卷的形式;3.问卷的
草拟;4.作最后的整理并检查每个要素:内容、形式、问题顺序、空间 安排、详细说明等。
4.解释 解释是把原因与因它而发生的现象相联系的因果规律或假设,它
表明因果关系是如何产生的。(A 导致B,是因为A 导致q,q 导致r, 而r 又导致B。) 5.前提条件 前提条件是能激发或扩大因果规律或假设的作用的现象。 6.变量
变量就是可以有不同取值的某个概念。自变量是作为因果理论或
二、社会科学通则形成的基本方法:归纳和演绎
归纳(induction)是指从个别到一般,即从同质的个例中,
将其具有的同类现象概括为此类事物具有的共同的规则。 费尔巴哈认为,归纳法是实现预测未来目标的最佳方法。 演绎(deduction)是指从一般到个别,正好与归纳是相反 的,即将已有的规则应用于个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