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世界文化史 笔记

世界文化史 笔记

一古希腊史学产生的原因1东方文化的影响 a 希腊海外殖民第的建立b 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2 希腊哲学的影响自然哲学智者运动3 神话和史诗神话世界观,神人同形同性,自然力和社会活动的人格化。

荷马史诗提高了人的地位。

4 爱奥尼亚纪事家的影响卡德姆斯狄奥尼修斯赫卡奥特斯二希罗多德 bc485-bc4251《历史》的特点 a内容丰富 b编纂体例历史叙述体以某一历史事件为中心,纪事连贯,叙事生动具有较大的连贯性。

C史料上,充分利用各种史料,亲身采访和实地调差获得第一手资料。

在史料的考证问题上,开门见山,直抒己见,存疑,在史料的选取上,持有一种“客观主义”的态度。

2 史学思想:a 人本思想,体现在对波西战争双方性胜败原因的分析上(人的欲望,人的本性)b神妒观,命定论。

C历史学是保存功业和记载的原因,对历史学性质的分析。

D视野开阔 e比较公正的对待东西方各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3 史学评价:a是西方史学的奠基者,开辟了西方史学的新时代 b首创历史记叙体,这种体裁经修昔底德的完善和发展,这近仍被西方史学界封为正宗,成为编纂历史的通用体例。

C在史料问题上,希罗多德重视对史料的考证和批判,为西方历史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局面。

D把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4 与司马迁的比较A西方史学之父中国史学之父 b学识渊博,阅历丰富,行迹极广。

C都开拓了新的史书编纂体例,历史叙述体和纪传体。

D目光远大,胸襟开阔 e富有历史的批判精神 f将历史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g对历史学性质的认识。

三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96古代希腊杰出的历史学家1 内容集中在书中只叙述了伯战争的经过以及与其有关的人和事,基本没有涉及战争以外的事情,对雅典的文化发展状况也只字未提。

史料过于狭隘。

2 史料批判原则 a反对有言必录 b 尽可能的使用第一手的材料 c重视对史料的辨析和考证,d排除神话和无稽之谈的传说,为求真实客观的描写历史。

3 编纂和写作上,a结构严谨,联系紧密 b文笔洗练,联系紧密 c夹叙夹议d代撰演说词,与叙述浑然一体。

4 朴素唯物主义的历史观 a努力把人类历史从神人合一的状态中分离出来,体现了其彻底的人本史观。

修昔底德试图站在世俗的立场上,以人事活动的角度总结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原因及教训,用以重训后世。

B 致力于历史事件因果关系的探讨 c试图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成因。

四《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比较不同 a 前者追求广博,寻找人类的共同特征。

后者注重当时的具体时间,研究和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和后果。

B希罗多德所使用的“历史”一词,其原生意是探究,而修昔底德则将自己的历史写作归为“记叙”c希罗多德的风格是荷马式,而修的风格是论辩式d 希罗多德谦虚且很不明确的提出他的任务只是“讲述听到的事情”转速流行的古寺和传说,修这庄严宣布,他的著作不是为了参赛获奖和取悦观众,却是为了垂诸永远的目标。

一罗马史学产生的原因A布匿战争的重要性 b征服战争大大的开拓了罗马人的视野,由城邦发展为帝国。

一方面使罗马人有条件接触到不同地区民族的历史文化同时激发他们的历史意识。

C 罗娜入侵希腊后,受到希腊文化的影响。

二李维公元前59~公元17《罗马自建城以来的历史》史学思想及贡献A创立了西方史学中的通史体例,从而奠定了他在西方史学上不了动摇的地位。

在著作的体例结构安排上,略古详今。

B撰史目的宣扬爱国主义,进行道德垂训,振奋民族精神。

C拥护共和,反对帝制。

D追求表达效果的艺术性不足:a明显的民族沙文主义倾向b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精神c 擅长叙事,不擅长议论d 李维在解释历史的方面也是一个神定论者。

三塔西佗约A.D.55~120年)是古代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继承并发展了李维的史学传统和成就.《演说家对话录》.《日耳曼尼亚志》.《历史》.《编年史》1 客观主义治史原则(史学成就的最高表现,也标志这西方史学在对历史本体的认识上大大了一个新的高度)2 塔西佗十分重视历史的教育垂训功能,但没有强调历史研究直接服务于现在是政治的功用,即为国家方略提供借鉴。

3 塔西佗的著作写作技巧高超,文字风格独特。

4缺陷 a眼光狭窄 b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有失客观公正。

5与修昔底德比较 a都具有敏锐的观察力b 都用一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写历史c 文风相似,演说辞 d政治史范畴 e 求真方面,修昔底德要强于塔西佗。

四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1人文主义的观念,关注的是实实在在的现时生活,是个人、城邦乃至整个世界的现实事务。

力图从人类生活的本身去寻求社会变化和个人遭遇的原因。

2 注重历史的垂训作用千人的成功和失败可以直接为后人的活动提供经验教训。

在史学家们看来,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治乱兴衰都是跟人们的道德水准密切相关的,所以历史垂训就是对道德的评价。

3 认真探索的求真精神 a不偏不倚,公正不阿,对是非善恶如是记载,秉笔直书,既不应轻信传说,更不应党同伐异。

B把存在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和隐藏在历史表象之后的深刻含义揭露出来。

4 宽宏的历史眼光。

5 注重历史著作的文采。

一圣奥古斯丁(354-430)1代表作:《忏悔录》《上帝之城》《独语录》《驳学园派》《论自由意志》《论真宗教》《论三位一体》2神学思想:a 三位一体处于一体的三位具有绝对的同一性,他试图无矛盾的肯定神的唯一性和多样性,及对奥利斯的观点。

B 神证论:面临着恶的存在而现实出上帝的正义。

恶的存在证明了不会有以为全知,全善全能的神存在。

奥古斯丁从意志自由出发解释了世界上存在的恶,并由此提出了著名的“原罪说”“先定说”3 神学史观 1上帝的意旨显示在世界的万事万物中。

2一部人类的历史就是在上帝的支配下,上帝之城和地上之城的斗争的历史。

3圣史和俗史的二元对立,圣史是《圣经》所记载的上帝启示人的事件,俗史即是史学家记载的事件。

只有圣史才与人的救赎有关。

4世俗之国和上帝之国,他认为上帝之国必胜,世俗之国必败。

5历史分期婴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时期二中世纪史学《法兰克人史》,在他担任主教时完成,也是其最杰出的作品。

被称为“中世纪最出色的史籍”,继承了奥古斯汀善恶二元斗争论,作品共十卷。

第一卷:全部是关于上帝传说与基督教传播发展史。

第二卷:全面叙述法兰克征服高卢地区的经过。

第三卷:详细记载法兰克国家政治、经济、宗教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法兰克人史》“善举”和善行的判别标准是基督教的精神,时间从创世纪到591年,是一部历史通史,写作的目的是为了证明上帝对人类历史安排的合理性及目的性,以及确定法兰克在整个历史中的地位。

内容丰富,史料价值高。

评价在写人物传记过程只能够忽视时代背景的缺陷,除了记叙查理曼的成绩之外,对法兰克王国的内外情况几乎只字未提,舍去论文许多他所熟悉的珍贵史料。

2 英国史学比德(673-735)是英格兰“七国时代”诺森布里亚王国耶罗地区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有“英格兰史学之父”之称。

著作《英吉利教会史》a 大量运用圣经预言和典故,目的是劝人向善 b该书大体分为两部分,一从bc55到597年爱古斯丁把基督教传至英国,二从597年到731年根据档案文献材料及目击者的目录来亲自访问,调查而写,是中世纪少有的态度严肃的历史学家。

C发展了新的基督纪年法,一耶稣诞生为界,生前为公元前,生后为公元。

三拜占庭史学的特点1由于拜占庭没有被蛮族入侵过,所以保存了大量的东方和罗马帝国的史学传统,特别是罗马的。

2从历史地理上看,拜占庭史学的中心地区是希腊文化的发祥地,故此继承了希腊文化的传统。

3拜占庭史学有很大的世俗性,史家也多为世俗人。

4 拜占庭史学因为集中了古典文化的传统,史家也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化功底,因此和西欧史学相比,拜占庭史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

5 缺乏开创性,对后世史学的影响不如西欧史学的影响大。

四中世纪史学的贡献、 1 不断前进的一线史观 2世界史观与世界史体系 3用划时代的实践划分历史时期的分期思想。

4统一历史纪年5神性乐观主义 6保存了历史记载。

7 开创了新的历史撰述类型。

一人文主义史学的一般特征1 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束缚,抱起了基督教史学的神学史观。

2强调了历史研究也现实政治相结合 3随着考古学的兴起出现了真正的古代史研究院。

4 疑古精神的发展与文献校勘学的兴起 5 历史传记体空前盛行。

2 人文主义的史学学派A修辞学派人文主义最早的史学学派,著作用优美的拉丁文写成,重视形式,忽视内容。

代表人物列奥纳多布鲁尼(1369-1444)著有佛罗伦萨史B 考据学派强调和重视对历史资料的研究考证代表人物比昂多(1932-1463)C 政治学派是16世纪初,意大利社会环境的产物用方言了写作。

代表马基雅维利。

二马基雅维利1469-1529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著有《君主论》《佛罗伦萨史》政治思想及史学思想1 政治思想 a性恶论他从经验论的观点出发,认为人性虽然有善良的一面,但又有恶的一面,本质是恶的。

B政治权力论法律,军队是君主政权上网基础c 权术论郡主要不惜任何方法达到权利的统治。

2 史学思想 a 人本史观 b历史哲学的思想在近代史学领域,最早用人的活动来阐释历史的发展规律。

C历史循环化历史不是无限的空洞的重复的,想万花筒一样,几个有限的方式组成新的形式 d 历史服务于政治历史学家的使命之一,是为政治家提供政治实例。

三理性主义的史学特点1 把理性作为解释历史的出发点。

理性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前进的根本动力。

2 摒弃虚妄的神学史观,批判斥责封建君主,教会,圣经。

3 重视哲学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寻求事件的因果关系,揭示历史的规律。

4 历史进步的思想5 开阔了历史研究的领域。

1、伏尔泰1694.11.21-1778.05.30伏尔泰被誉为“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代表作:《路易十四时代》《查理十二世》《论各民族的风俗和精神》。

史学思想:①伏尔泰开创了理性主义史学②批判基督教神学史观,使史学变成新兴资产阶级手中有力的思想武器③伏尔泰开文化史之先河,提出了以理性主义为核心的文化史观,从而把人类精神的进步放在了应有的位置④否定传统的世界史体系,开始把人类历史当作一个整体进行综合的和比较的研究⑤首次提出“历史哲学”这一概念局限:①不彻底的世界主义②夸大历史偶然性③过度贬斥中世纪史学④把理性神圣化2、吉本吉本(1737-1794),18世纪英国最杰出的启蒙史学家。

代表作《罗马帝国衰亡史》。

批判精神,史学思想:①吉本从大量历史事实出发,对基督教的教义、教规以及教会等进行批判,将衰亡与基督教的社会影响相联系②批判君主专制政体和专制君主,企图从中找出罗马帝国的衰亡与帝国制度本身之间的关系3、历史哲学含义:是研究历史过程的一般规律、历史的方法和进程、揭示历史认识方法的一门学科。

是指对历史的反思,是赋予历史一般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