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材料分析题
材料二:
在教育事业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上学难、上学贵问题。尽快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 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 新形势下推进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材料三:
如果要问现在大家意见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其中一个可能是房价太 高。虽然20多年来,城镇居民的住房条件总体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 近几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普遍超出了工薪阶层的承受 能力。稳定房价,解决买房难、买房贵的问题,是广大群众的强烈呼 声,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和谐的迫切需要。
(2)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 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 和思想保证。
材料一 :
2006年3月31日,人民网举行了“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 病贵”网上座谈会。有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与网民共同探讨了看病 难、看病贵这一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座谈会期间,强国论坛在线 人数最高时近12万人,2万多人在线收看视频报道,直播和论坛的页 面浏览量达3500万次。人民网、新华网、央视国际网等网站的网民 留言和跟帖提问达2800多条,内容涉及医疗卫生工作的方方面面。
编)》
-摘
材料2:
截止到2002年6月底,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总数近7000家,中方 协议投资额89亿美元左右,分布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涉及贸 易、资源开发、生产加工、交通运输、工程承包、医疗卫生、旅游餐饮
及咨询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境外投资加工装配企业382家,年带动出 口约20亿美元。油气和紧缺矿产等境外资源开发合作开始取得成效,带 资承包有新的进展。与此同时,对外承包工程累计完成营业额752亿美 元,对外劳务合作累计完成营业额220亿美元。
材料二:
江泽民在十六大的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 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 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 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反映出的问题是否说明目前我国社会还 不和谐?不然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说,当前我国社会从总体上讲是和谐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我 国社会现在没有矛盾和问题。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与 稳定的因素还不同程度地存在。比如,上学难、上学贵,看病难、看病 贵和买房难、买房贵等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不同地区、行业和人群之 间收入差距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等等。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材料二 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意味着未来 15年,我们必须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和可持续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年 增长率要超过7%。实现这一目标靠什么?归根到底还是靠科技进步和创 新的有力支持。据测算,如果我们继续保持40%的投资率,要如期实现 翻两番的目标,那么科技进步贡献率必须由当前的39%提高到60%,不断 向创新型国家行列迈进。
材料分析题
下面是关于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材料:
材料1:
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竞争,
充分利用好国外和国内两资源、两个市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策,通过积极引进国外的资金和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来发展壮大自
己,这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一条成功经验,必须长期
材料三:
据有关材料。美国目前已经控制了世界75%的电视节目和60%以上 的广播节目的生产和制作。许多国家的电视节目中,美国节目占到6070,有的占到80%以上。事实上,文化实力的大小,反映着物质实力的 大小,从而也反映着综合国力的强弱。
根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的认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从国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 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
从国际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 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从我们党肩 负的使命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 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
材料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突飞猛进,一跃而成为世 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总体上依赖资金高投入、资源高消耗的状况没有根 本改变。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创造1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的能源 消耗量是它们的4—10倍,33种主要产品的单位资源消耗量比国际平均 水平高出46%。牺牲子孙后代的利益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 难以为继;牺牲稀缺而宝贵的资源环境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这样的代 价过于高昂。
材料二:温家宝总理在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腐败现 象在一些地方、部门和领域比较严重。”,“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依法惩 处腐败分子。”
材料三: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 中国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 经济刺激计划,用于拉动内需,为国内市场注入强劲动力。为确保资金 合理有效使用,“雪中送炭”而不“锦上添花”,中国成立24个检查组严格 监管“4万亿”不出现权力腐败。
坚持。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 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现去”的战 略。这同西部大开发一样,也是关系我国经济和整个现代化建设发展全
局的大战略。“走出去”和“引进来”,是对外开放政策相辅相成的两个方 面,二者缺一不可。这二十年来,我们是以“引进来”为主,这是完全必 要的。不选“引进来”,我们的产品、技术、管理水平就难以提高,你 想“走出去”也出不去。现在情况与二十多年前不同了,实施“走出去”战 略的条件更具备了,要求也更迫切了。
(4)请你为反腐倡廉工作设计4则警示语。
如:“勤政廉政,上下一心;同心同德,百姓顺心”。“不忘公仆形 象,常思百姓冷暖”。“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大节小节守廉为 节”。“一身正气严格执法,两袖清风勤政为民”、“诚实做事,廉洁做 人”。
材料一:
邓小平指出:“不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到 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过去 我们党无论怎样弱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一直有强大的战斗力,因为 我们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有了共同的理想,也就有了铁的 纪律。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都是我们的真正优势。
3.结合材料五说明如何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一,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加大对
自主创新投入,着力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技术。 第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
化。
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 础。
材料一:2009年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 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代表中央纪律检查 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第三次全体会议作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完 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 报告。
材料四 8亿件衬衫才抵一架波音飞机”已经成为中国制造业深深 的痛。有人对汽车合资业作了这样的概括:外方用30 %的资本,拥有 50%的股份,拿走了70%的利润。正如业内人士所说:“一流企业卖标 准,二流企业卖品牌,三流企业卖产品,四流企业卖苦力。”而大量依 靠““卖产品”或者“卖苦力”生存的企业还导致了以下恶果:高能 耗、高污染、低技术导致国内外能源、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国内企业 价格上的无序竞争面临国外反倾销、反补贴、“绿色壁垒”等限制。
材料一
20年前,邓小平向撒切尔夫人解释“一国两制”的构想时,用了 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即香港回归祖国后,“马照跑、舞照跳、股照 炒”。弹指一挥间,回归10年的香港,“马照跑、跑得更欢;股照炒、 炒得更大”。
材料二
“目前,香港经济处于20年来最好的时期”。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 长官曾荫权说。2006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增长6.8%,最新失业率为 4.3%,是近9年来的新低。2006年底,恒生指数首次冲破两万点,创历 史新高。香港仍是全球第十一大贸易经济体系、第六大外汇市场及第十 五大银行中心。 2007年,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经济自由度报告,香港 连续1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
(1)结合材料,请你谈谈反腐倡廉工作的积极意义? 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 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巩固了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保持了共产党员 的先进性等。
(2)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什么治国方略?这一方略有何重要意义?
只看到存在的问题,而不承认我们的社会是一个总体和谐的社会, 就会一叶障目,让我们对未来失去信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失 去了基础;看不到存在的问题,不积极地加以解决,社会矛盾就会加 剧,社会和谐的水平就不能进一步提高。
(2)上述材料中反映出的问题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什么样 的启示?
题中材料1、材料2和材料3反映出的问题给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启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
而这还只是经国家批准或备案在册的,而由于审批及其他方面原 因,实际企业及投资数额还远不止于此。
-----摘自《开放扩大:竞争谋长远》
根据材料,请回答:
(1)如何正确认识对外开放中“走出去”战略?
“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到境外投 资,鼓励境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扩大互利合作和共同开发。
1.什么是创新型国家? 创新型国家,一般来说,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 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形成强大的国家竞争优势 2.结合材料二、三、四说明为什么要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