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品味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都要求准确无误。

考点多体现在一些修饰、限制语上,词性上常是副词,如:①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 ②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③表时间:当时、迄今为止、目前为止、
一、品味准确性或能否去掉(删去)
基本格式:①解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字义或作用),②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句义或作用),③去掉后句义或作用,不符合实际(原意)或太绝对(肯定)了。

所以不能去掉。

④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注意:品味准确性用①+②+④。

能否去掉(删去)先作出判断,再用①+②+③+④
1、好像(似乎):表示猜测,并非肯定。

……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不符合实际(原意)或太绝对(肯定)了。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2、可能(大概、也许):表估计(揣测),说明……是不确定的。

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太肯定了,不符合原意。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3 、大多(大部分):表示大部分是这样,但也不排除……的情况。

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太绝对了,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4、至少:它起到限制作用,强调了……,如果去掉这个词,意思变成“……刚好是……”,太绝对了,表达就不准确,不严密了。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5、迄今为止(目前为止、现在为止):准确地表达是目前(现在为止,不排除今后还有……的可能性。

如果去掉,就与原意不符。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6 、“据说”:表揣测,没有经过科学考证,是一种不太肯定的说法,说明……有可能有……,当然也可能没有。

删去后,就变成一定……,这样说就太绝对了。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7、分外:是“非常、很”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

说明……。

如果去掉,强调程度就削弱了,不符合原意。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8 、尤其:是特别、更进一步的意思,在此起强调的作用,表示……。

如果去掉,强调程度就削弱了,不符合原意。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9 、一切(所有的):是“所有(全部)”的意思,表示没有例外。

表明…….去掉了,就不能表达这样的意思.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0、一般(通常)强调通常情况下,不排除特殊情况。

如果去掉这个词,太绝对了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的特点。

11 、几乎(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

12、大约(约):表明只是估算,还不到……。

去掉以后就一定是……了,太肯定了。

13、左右(上下):表明或多于或少于……。

去掉以后就一定是……了,太肯定了。

14、最(完全、十分、非常、高度):针对“……”作程度限制。

15、据推算:表明估计,不确定。

16、据考证(从大量的考古资料来看):表明有科学考证,有科学根据。

17、在当时:在时间上进行了限定,只说明……在当时是……,但现在不是。

18 、主要:因为“主要”是关系最大,起决定作用的意思,它表明除了……,
还有其它方面的……。

若删去,就变成了……唯一的……,不符合实际。

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特点。

19、往往:因为“往往”是大多数的意思,说明……大多……,但也不排除特殊情况……。

20、之一:是说明……其中的一个,还有其它……。

去掉以后就变成了……是……,与实际不符。


补充介绍限制性词语
①表限定时间: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等。

②表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

③表限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

④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⑤表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总共、少数等。

⑥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

⑦表质地的词语:软、硬等。

二、两词可否互换,并说明理由。

基本格式:①先作出判断②字义或作用③句义或作用④改成后句义或作用,与原意(事实)不符,所以不能替(互)换。

⑤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词语顺序能否调换
因为……是先……,再……,这样符合人们认识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或构成递进关系)。

所以不能调换,从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