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望文生义成语

易望文生义成语

易望文生义成语1. 空谷足音: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脚步声。

比喻极难得到音信、言论或来访。

例:傍晚的大山中空无一人,非常寂静,他感到恐慌,空谷足音格外地响,更增添了几分恐怖。

2. 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遵循和仿效的做法。

训,准则。

例:事故的隐患越来越明显,厂领导还是认为不足为训,以致酿成了“8.19”大火。

3. 不刊之论:形容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

刊,削除,修改。

例:我们这个社会要大力弘扬一种健康、积极的道德风气,对公然挑战基本道德准则的不刊之论要进行旗帜鲜明的批判。

4. 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

瘟,戏曲沉闷乏味;火,比喻紧急、急促。

常被误解为商品销售不够火爆,或作品一般化,没有特色。

例:我校这次喜庆“十六大”晚会的小品除《要钱》外,其他的都不瘟不火,很难令观众满意。

5.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

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例:这篇文章内容粗俗,只有华丽的辞藻,竟然在报刊上发表,简直是不刊之论。

6. 惨淡经营:惨淡,费尽心思;经营,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

形容费尽心思于谋划和从事某项事情。

常常被错误地理解为经营状况不好。

例:虽然这公司在亚洲地区的肯德基连锁店一直业绩不错,并呈上升趋势。

而它在欧美却一直是惨淡经营。

两个月亏损3亿英镑。

(应该为“走下坡路”)7. 差强人意:表示大体上能够使人满意。

例:最近,那位足球明星在球场上情绪低落,心不在焉,传球和防守都差强人意,真是令人失望。

8. 目无全牛: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例: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错误的。

9. 曾几何时:时间没有过去多久。

常误用为“曾经”“不知何时”。

例:母亲是个多么善良、贤淑的女人啊。

曾几何时,她是我作为女人的第一楷模10.侧目而视:不满而又惧怕地看着。

例: 小吕得了冠军,就对同伴侧目而视,颇有老子天下第一的尽头11.城下之盟:敌军到了城下,抵抗不了,跟敌人鼎的盟约,反之被迫签订的条约。

多误解为签订下合同。

例:两个贪婪的家伙以为法院没有掌握他们鲸吞公款的罪行,利用机会订立城下之盟。

12. 大快人心: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例:我的好朋友考上大学,这真是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

13.大方之家:大方,大道理,引申为见识广博。

指学识渊博或专精于某种技艺的人。

例:在我告别时,他这个服装个体户非要送几件高档衣服不可,真是大方之家。

14.当仁不让:遇到应该做的事就要勇于承担,不谦让,不推托。

仁,正义,正义的事,引申为应该做的事。

例:尽管我与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不认识,但他们在电话中一听我的来意,几乎都是一口答应接受采访,其当仁不让之情溢于言表。

15.下里巴人:比喻通俗的文学艺术例:有些人瞧不起民间剪纸,认为这只是下里巴人创造的玩意儿,没有艺术价值,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17.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

往往误解为“年龄正是好时候”。

例:这位老人唯一的儿子正值豆蔻年华,却因盗窃和打架斗殴而被判刑4年。

18.鼎力相助:只用于对方或他人,不可用于自己,否则太不谦虚。

例:你有什么困难尽管说出来,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19.对簿公堂:在公堂上受审问。

对簿:受审问。

大多误解为在公堂上对质,按法律程序解决问题。

例:不法书商假出版社之名疯狂盗版,主编决定向法院起诉,与不法书商对簿公堂。

20.耳提面命: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耳朵叮嘱。

形容恳切教导。

例:小时候,父亲对我们兄弟三人从没有过好脸色,有时耳提面命,甚至棍棒相加。

21.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

现也指一言不发。

不能理解为“不说一句赞成的话”例:我对任何邪教组织的言论不赞一词22.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

像细线一样连着,差点儿就要断了。

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

不能误认为“连续不断”。

例:大街上,商场里,到处是游玩购物的人,熙熙攘攘,不绝如缕。

23.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

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

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24.高山流水:比喻知音或乐曲高妙。

例:雨过天晴,我们站在山崖边欣赏着高山流水,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愉快。

25.改头换面:只改形式,不换内容,贬义。

例:由于家乡父老的艰苦努力,只不过几年,我的家乡就改头换面,山青水绿,牛肥粮多了。

26.火中取栗:比喻冒险为别人出力而不知上当。

例:今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燃起竞相降价的烽火,销售价格甚至低于成本,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倒正好可以火中取栗。

27. 见异思迁: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也指不安心工作,见到别的工作就想改行。

不表示选择时犹豫不定。

例: 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北京大学,又想报南京理工学院,真是见异思迁。

28.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

往往误解为“寒冷”,或“十分寂静”。

例:秋雨湿透了衣衫,画出了他消瘦凸起的肩胛骨;他的双手交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

29.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

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

往往错用为拒绝别人的要求。

例:本书可能不无作者一些间接乃至来自历史沧桑的若干体验,读者果能有所得,我等未瞎说一气就心安了,至于方家不吝赐教,更是我等敬谢不敏....的。

(这里应为“求之不得”,在这里用“敬谢不敏”意思说反了,等于是拒绝别人赐教。

)30. 久假不归:假,借用;归,归还。

长期的借用不归还。

例:开学已经四天了,他仍然久假不归,家里一定是出了什么事。

31.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而形状或规模较小。

往往误解为“具体而细小”。

例: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急于事功。

而应该具体而微、踏踏实实地从小事做起。

32.石破天惊: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不能用于“惊人的消息或变化”。

例: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令人瞩目,许多来中国的人都有感于二十几年来中国发生的石破天惊的变化33. 侃侃而谈:“侃侃”本为刚直之意。

谈得理直气壮才叫侃侃而谈。

例:小张平素爱出风头,干起活吊儿郎当,老是在车间里侃侃而谈,大家都很讨厌他。

34.七月流火:不是形容天气炎热,恰恰相反,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

“火”在这里指火星,而不指大火。

35.十室九空:因灾荒、战乱或暴政使人民破产、流亡。

◎为了观看灯火晚会,人们纷纷走出家门,家属院已是十室九空。

36. 屡试不爽: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

爽,差错。

往往误解为“没有成功”。

例:在最近十多年里,各种语文教学方法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有的却屡试不爽,效果不尽如人意。

37. 洛阳纸贵:比喻著作广泛流传,风行一时。

往往误解为“报纸杂志涨价”。

例:近年来,由于纸价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38. 满城风雨:比喻消息一经传出,就到处轰动起来,议论纷纷。

贬义。

常被用作褒义或误解为“局势混乱”。

例:小王被评为市优秀十佳青年,同事们来庆贺,街坊邻居来讨喜糖,亲戚朋友来闹酒,真是满城风雨。

39. 美轮美奂:只能形容房屋高大美丽。

常被错误地形容美好事物。

例: 博物馆里保存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石刻作品,上面的各种花鸟虫兽、人物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40. 面目全非: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往往误解为“变化很大”。

例:我离别家乡足有20年了,这次回去看到村里的柏油路笔直,二三层小楼鳞次栉比,与过去比已经面目全非了。

41. 明日黄花:过时的新闻报道或事物。

例:李大伯拍着孩子们的肩头,语重心长地说:“你们是明日黄花,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一定要珍惜时间,努力读书啊。

”42. 目无全牛:技艺十分纯熟。

例:为了应付高考,教师越教越细,其结果是肢解了课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43.目光如炬:眼睛像火炬那样亮,形容见识远大。

往往误解为“怒目而视”。

例:李敏一番话让王强大动肝火,王强目光如炬,直逼李敏,让李敏为之胆寒。

44.气冲斗牛:形容精神旺盛,意气高昂,或非常生气,愤慨之极。

往往误解为“引以为豪”。

例:西湖胜景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气冲斗牛的,是白堤和苏堤。

45.人浮于事:工作人员的数目超过工作的需要;事少人多。

例:这次上交的调查报告多数泛泛而谈,缺乏对生活的深入调查与细致分析,给人一种人浮于事的感觉。

46.如履薄冰:强调主观心态之谨慎小心,常常错用为形容客观情况之危急。

例:他以为这样便万无一失了,其实是如履薄冰,稍有闪失就可能前功尽弃。

47.如坐春风:如同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比喻受到教育和感化。

例:①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在操场上,真是如坐春风。

②不论什么时候,她总是亲切随意,如坐春风,自如自在地发表她的观点。

48. 师心自用:形容固执已见,自以为是。

例:中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师心自用,能突破某种思维定势,克服“高原现象”,从而登上创造的新台阶。

49. 三缄其口:形容说话过分谨慎,不敢或不肯开口。

缄,闭。

往往误解为“不愿说话”。

例:在某种条件下,“好好先生”确实能得到一些好处,在某些喜欢三缄其口的人看来,他们也许还算是“好人”。

50. 三人成虎: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反复,就有使人信以为真的可能。

多误解为团结合作力量大。

例: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51.涉笔成趣:形容拿笔一挥就可以创作出很有意味很有深度的作品。

往往误解为“写文章用笔生动有趣”。

例:徐帆同学的散文线索清晰,涉笔成趣,形象生动。

52. 始作俑者: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

常常误解为“第一个做某件事的人”。

例:谭嗣同愿作为变法牺牲的始作俑者,相比之下,康有为梁启超二人确乎少些刚烈。

53. 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一般作谓语。

冲,要冲。

常被人误用为定语,代替“首先”,或者误解为“最为重要的或第一位的”。

例: 据专家测算,在首都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45%。

54.首鼠两端:形容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首鼠:犹豫,进退两难。

例:在建立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上,美德两国首鼠两端,但美国总统布什说:“我们可以在意见不合的情况下仍然保持朋友关系。

”55. 弹冠相庆:指一人当了官或升官,他的同伙也互相庆贺将有官可做。

例:得知本班获得学校春季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的消息,同学们高兴得一个个弹冠相庆。

56. 万人空巷:家家户户的人都从巷子里出来了,多用来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意思常常用反。

例: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57.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

只用否定形式。

例:成都五牛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他甲B球队望其项背。

58. 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褒义。

例: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59. 无所不为:什么坏事都干。

例: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