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

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

染色体组概念教学策略
生物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在学习科学的过程中或在科学研究中,模型和模型的方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染色体组”是“染色体变异”一节中的核心概念,既是重点、难点,又关系到“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等概念的理解。

本文尝试利用模型方法教学策略来突破,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初步感知染色体组概念
[策略]利用自制果蝇染色体物理模型分析。

[教学过程]
教师在黑板上摆出雄性果蝇体细胞染色体模型,然后让一个学生上台摆出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

教师:在精子中有几条染色体?
学生:4条。

教师:这4条染色体的形态大小怎么样?
学生:不一样。

教师:据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4条染色体的功能是否相同?
学生:不同。

教师:这样的一组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学生:非同源染色体。

教师:精子中的一条染色体与外面相对应的一条染色体是什么关系?
学生:同源染色体。

教师:对,那精子中的一组染色体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否完整呢?
学生:是。

教师小结:虽然精子中只有4条染色体,但这4条染色体已经包含了果蝇在生长发育中所需要的全部遗传信息。

那么,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就叫作一个染色体组。

教师:看到同学摆好精子中的染色体都是红色,那我将其中一条换为大小相同的黄色行不行呢?为什么?(颜色不同表示来源不同的两条同源染色体)
学生:可以。

原因是非同源染色体可以自由组合。

教师:这个过程发生在什么时候?
学生:减数分裂。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物理模型直观教学法。

物理模型具有鲜明性、生动性和真实性,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中要以亲身实践或以具体事物现象的逼真描绘来激起学生的感性认识,获得生动表象,从而促进学生对知识有比较全面的理解。

根据前面的
引导,学生容易理解雌雄果蝇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但对“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理解还不深刻。

二深化对染色体组概念的理解
[策略]学生分组活动,构建模型类比分析。

[教学过程]
学生分组活动,让学生按照花色对一副去掉大小王的扑克牌进行分组(一副扑克牌可以分为四组:红桃、黑桃、方块、梅花,每组13张)。

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分组后的四组扑克牌的特点。

教师:每组的13张牌的数字有什么特点?
学生:从小到大不重复。

教师:对,每组牌中的13张都是各不相同的,从1~13,没有重复的数字出现。

其次,每组牌中有1~3种数字,而每副牌中共有13种数字,一组牌包含了这副牌中全部的数字种类。

教师:如果我们把每张牌看作细胞中的一条染色体,这个细胞中有多少条染色体?
学生:52条。

教师:如果这样,那一组中的13张牌应代表什么呢?
学生:13条染色体。

一组形态大小都不同的非同源染色体即一个染色体组。

教师:对。

如果让梅花5和方块5互换一组,新组成的13张牌是否还是一个染色体组?
学生:是。

因为梅花5和方块5是同源染色体,染色体的种类没有少。

教师:很好,13条不同染色体包含了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种类,携带着这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根据教师的引导分析,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一个染色体组的概念并交流。

教师点拨:染色体组是指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他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模型类比的方法。

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扑克牌,创设情境,解释染色体组。

通过动手实践和积极的思维体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活动中充分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提倡的“主动参与的原则”。

教学中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后面根据基因型判断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

三进一步内化染色体组的特点
[策略]利用模型变化,进一步引导分析归纳染色体组的特点。

[教学过程]
变化1,教师从一个同学的一组13张牌中抽走一张。

教师:这样还是不是一个染色体组?
学生:不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缺失了染色体。

教师:对,缺失染色体等于缺失了什么?
学生:遗传信息。

教师:对,缺失了一条染色体,遗传信息就不完整,就不是一染色体组。

变化2,教师在一个同学的一组13张牌中增加一张。

教师:这样还是一个染色体组吗?
学生:不是。

教师:为什么?
学生:多了染色体。

教师:对,出现了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说明遗传信息重复了。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的分析,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哪些条件?
师生总结:要构成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以下条件:(1)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2)一个染色体组中所含的染色体形态、大小和功能各不相同;(3)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的一整套基因,但不能重复。

[教学反思]本环节运用了模拟实验的方法。

利用模型的变化,以及教师层层追问,从多个角度对染色体组进行分析,学生很快归纳出染色组的三个特点,为后面判断染色体组数打下很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范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