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填空(20×1ˊ=20ˊ)
1、搅拌釜式反应器主要由壳体 、 、 、换热装置四大部分组成。
2、化学动力学方程一般用表达式),(T c f r i =±表示,说明影响反应速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
3、填料塔中的填料性能优劣衡量三要素:效率、 及 。
填料综合性能评价最好的是 。
4、催化剂必须具备 、 、长寿命这三个条件。
5、气固催化反应过程化学吸附速率方程式: 、若固体吸附剂仅吸附组分A ,朗缪尔吸附等温方程: 。
6、搅拌器按 、 来进行选型。
气液相分散过程选用 ,低黏度均相液体混合选用 。
7、在系统中进行一连串反应 ,组分 A 的生成速率方程
式: 、组分B 的生成速率方程式: 。
8、搅拌釜式反应器的换热装置有 、蛇管、 、列管、回流冷凝式。
9、催化剂非球形颗粒面积相当直径计算公式a d = 。
10、催化剂失活是由玷污、烧结、 、中毒等原因造成的。
二、问答题(5×5ˊ=25ˊ)
1、 均相反应器有哪些?如何选择均相反应器?
2、怎样理解“反应级数表明浓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活化能表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敏感程度?
12k k A B C −−→−−→
3、气固相催化反应过程分为几个步骤并简述?
4、理想流动模型分为哪两种类型,并简述这两种类型的各自特征?
5、固定床催化反应器的床层空隙率ε的概念?影响因素是什么?为什么空隙率ε是固定床反应器的重要参数?
三、计算题(10ˊ+15ˊ+15ˊ+15ˊ=55ˊ)
【3-1】 等温下在间歇反应器中进行一级不可逆液相反应A B + C ,在5min 内有40%的A 分解,在达到分解率为80%,(1)问需要多少时间?(2)若反应为二级反应,则需要多少时间?
【3-2】在总长为4m 的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气体以8 kg/(m 2.s)的质量流速通过床层,流体的黏度 ,流体的密度 。
如果床层中催化剂颗粒的直径为2.5mm ,床层的堆积密度为754kg/m 3,催化剂的表观密度为1300kg/m 3,求:(1)催化剂床层的空隙率ε ?(2)流体流动的修正雷诺数eM R ?(3)床层的压力降p ∆ ?
【3-3】在体积312.0m V R =的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中进行反
应 ,式中min /731∙=kmol m k 、min /332
∙=kmol m k ,A 、B 两种物料以等体积加入反应器中,其中A 摩尔浓度为3/8.2m kmol ,B 摩尔浓度为3/6.1m kmol 。
设反应前后系统密度不变,当B 的转化率为75%时,(1)推导出该反应原料A 的反应速率A r 表达式?(2)求物料中A 、B 物料的流量?
【3-4】 在搅拌良好的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中,用乙酸和丁醇生产乙酸丁酯,其反应式为: CH 3COOH + C 4H 9OH CH 3COOC 4H 9 + H 2O
反应在恒温条件下进行,温度为373K ,进料比为乙酸∶丁醇 = 1∶6(mol ),以少量H 2SO 4为催化剂。
当使用过量丁醇时,该反应以乙酸(下标以A 计)表
示的动力学方程式为2)(A A kc r =-。
在上述条件下,反应速率常数30.015/(min)k m Kmol =∙,反应物密度3/750m kg =ρ(假设反应前后不变)。
32.46/f kg m ρ= 1
2k k A B R S −−→++←−−51.810f Pa s μ-=⨯
若每天生产2400kg乙酸丁酯(不考虑分离等过程损失),(1)计算要求乙酸转化率
x达到55%时,所需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和反应器体积(取每批辅助时
Af
间为30min,取反应釜只数为1,装料系数 为0.7,乙酸分子量:60,丁醇分子量:74,乙酸丁酯分子量:116)?(2)若改用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生产乙酸乙酯,乙酸转化率不变,求反应器有效体积和物料平均停留时间?(3)比较间歇操作釜式反应器和连续操作釜式反应器的有效体积、反应时间变化并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