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久学 ZHANG Jiuxue∷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美国萨凡娜艺术与设计学院Abstract Expressionist’s Unconscious,Instinctive and Spontaneous Painting抽象表现主义是20世纪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活动,也是20世纪最有意义,最富影响力的艺术形式。
以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和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三人为代表的抽象表现主义者通过各自创新的绘画技巧和绘画材质,着重探索人类内心情感对于宇宙真理的表达和人类情感体验的描绘。
他们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分别体现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的绘画特点。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者 宇宙真理 人性 情感 绘画技巧 杰克逊·波洛克 无意识性 马克·罗思科 本能性 巴尼特·纽曼 自发性/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m is the first American Art Movement happened in 20th Century,and also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influential art forms in the last century.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 and Barnett Newman ar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t this time.They all created new methods and mate-rials of painting,discovered the universal truths from the inner,personal emotions and described the expression of humanity,immediacy and directness.The Abstract Expressionist artworks of Jackson Pollock,Mark Rothko and Barnett Newman emphasize unconscious,instinctive and spontaneous creation thereby contributing heavily to the first American art movement with worldwide influence.abstract expressionism, abstract expressionist, universal truth, humanity, emotion, painting technique, Jack-son Pollock, unconscious, Mark Rothko, instinctive, Barnett Newman, spontaneous/一、抽象表现主义的简介抽象表现主义,是第一个由美国兴起的艺术活动,这个20世纪最瞩目的绘画流派和艺术活动,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使得世界艺术中心从欧洲转向了纽约。
[1]最初,艺术评论家罗伯特·寇特兹(Robert Coates)在1919年《Der Sturm》杂志上第一次使用“抽象表现主义”来指一群德国表现主义者,他们是一群具备艺术情感强度和强烈的反具象化美学,与包豪斯,未来主义,和立体主义相呼应的艺术家。
在1940年代初期,当二战的硝烟弥漫全世界之时,留给了人们无数关于人性方面的思考。
在纽约,一小群背景和艺术形式迥异的艺术家们发起了一个趋于抽象艺术的风潮,他们的艺术作品一方面聚焦于来自探求人类内心的,个人情感的对于宇宙真理的表达;另一方面也是这些艺术家们对他们身处的那个黑暗时代的内心的,情感上的种种经历和体验的信仰描述。
这些艺术家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者,他们在1940年代追求的创作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表现主义者的艺术作品创造了新的绘画方法和绘画材质,产生了许多极富创造力的作品和艺术诠释。
因此,在艺术史上形成了强大的影响力。
总体而言,抽象表现主义者用宇宙观去创造艺术,比如他们有对人性,即时性和直接性表达的强烈渴望。
尤其是,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和巴尼特·纽曼(Barnett Newman)的艺术作品各自所强调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的创作,通过他们的贡献而使得这个第一次的美国艺术活动蜚声国际,使得这个20世界最有意义,最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产生了无与伦比的影响力。
二、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无意识性的艺术创作无意识性创作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个重要特点,这在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作品中最为明显。
波洛克是最负盛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不仅因为他的作品的不可预测性和他的观点表达,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独特的绘画技法。
他独创了一种把颜料滴溅,泼洒在画布上的绘画技巧,即“滴画法”,因此产生出看起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线条和形象。
他的艺术作品赋予了绘画全新的定义。
[2]曾有两位卓越的绘画家影响过波洛克的画法,一位是波洛克的老师托马斯·哈特本通(Thomas Hart Benton),从他那里波洛克学习了古典大师们的传统画法。
[3]另一位纽约的墨西哥壁画家大卫·艾法罗斯奎罗(David Alfaro Siqueiros)曾经指导过波洛克。
因此,这两位老师为波洛克的艺术作品增添了新意。
另外,那些来自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所带来的思想,也深刻地影响了波洛克,“给我印象最深的,”波洛克曾经回忆说,“是他们关于艺术源自无意识的观念。
这种观念对我得影响胜过这些特殊画家的创作。
[4]在1940年代,通过多年的探索实践,波洛克用滴溅、泼洒的绘画方法创作了大量作品,例如《男人与摘要:关键词:检索:Abstract:Keywords:Internet:抽象表现主义者的无意识性,本能性和自发性绘画267女人》(Male and Female)和《结构第一号》(Composition with Pouring I)。
此后,他成功地发展了这种“滴画法”,被1956年的《时代周刊》赞誉为“杰克滴画者”。
在波洛克的作画过程中,他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中使用的画架和画笔,大胆突破传统画法所使用的颜料,例如他创新使用“彩瓷漆”,金属漆等作为颜料,以及各种材质的纸张画布和多样的工具。
为了得到颜料滴溅、泼洒而成的线条,波洛克经常在一个铁皮罐的底部钻个洞来漏下颜料。
[5]他完全摆脱了受制于手腕,肘和肩的传统作画模式,对于作品完成后的样子事先并不知晓,而是通过让整个的身体无意识性、即兴、随意的自由运动,同时将颜料用“滴画法”应用于画布和画纸上,这种无意识性,即兴绘画方法就是著名的“行动绘画”。
波洛克用“滴画法”在画布上创作的第一幅作品是在1946年。
他的作品《无题,1950年》(图1),在画布上使用了大量的看起来活跃跳动的点、滴,无意识地完成了一组流动的开放的构图。
虽然画面看上去是无意识性的,不定形的,但波洛克用他自己的肢体动作完美地控制住每一个细节。
[6]波洛克的无意识性和其独特的绘画技巧展现了意想不到的、独特的内容和形式。
在他著名的作品《战争》(War),也被称为《1947》中(图2),他使用了一个用线条勾勒出来的从高处下落的裸露的人体和居于画面中间偏上的一头公牛。
作品《战争》用强烈的平面形象和一个有象征意义的火堆图形传达了一个具有破坏性的恐惧。
画面中深色和粗重线条的交错表达出惊人的压迫力,并且层叠覆盖着红色和黄色的铅笔痕迹,为观众展示出一个虚幻不真实的形象。
战争的黑暗面在这幅作品中被充分地表达出来;这体现了波洛克的强烈的深刻的情感使命。
[7]1947年,波洛克曾提到“无意识性是现代艺术一个非常重要的层面,我认为无意识驱动力的确在绘画的欣赏层面有丰富的内涵。
我的观点是新的需求需要新的技巧……看起来,现代绘画者不能用旧有的文艺复兴形式或过去的任何一种文化形式来表达这个时代,飞机,原子弹和无线电。
每个时代都应找到属于它自己的技巧”。
[8]从1947年至1950年,波洛克创造了140幅壁画大小的作品。
他最大的成就是那些运用“滴画法”,用无意识的绘画方式创作而成的作品。
正如波洛克自己反复强调的那样“当你用无意识工作时,那些形象也就应运而生了。
我们都受了弗洛伊德的影响。
”[9]波洛克的这段陈述揭示了他的具有代表性的无意识性的绘画本质。
在他生命的最后五年,波洛克曾经提到“绘画是一个状态,绘画是自我发现,每一个优秀的艺术家描绘的是他自己。
”[10]看起来,这是他对于自己艺术创作的完美概括,这也为后来者们留下了一个波洛克所创造的绘画境界。
三、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的本能性的艺术创作马克·罗思科(Mark Rothko)是另一位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者。
在他的作品中体现了抽象表达主义的本能性的创作特征。
在罗思科的整个艺术生涯中,他经历了两个主要创作阶段:一个是他在画纸上的水彩画创作阶段,另一个是随后他在画布上的油彩画创作阶段。
罗思科最具代表性的是他创造出的一系列复杂的绘画技巧,比如,在纸上用刀刃,软鬃刷,或木刷柄等工具反复涂刮颜料,从而创造出染色的画纸;通过刮掉画纸的最上面一层显示出纸张的纹理,来配合表达创作的内容;为了在上色的区域与白色画纸之间营造出亮度的对比,他把墨水与液状颜料稀释;他在画纸上滴溅,泼涂棕色的颜料借以达到光影斑驳的效果。
通过这些绘画技巧来表现他的一种追求自然效果的创作特点,而这种特点又是由他内心深处的一种人类的本能性的情感所激发的。
两位欧洲现代主义者琼·米洛(J o a n M i r o),保罗·克利(Paul Klee)的作品曾深刻影响过罗思科。
[11]他的作品也曾得益于那些同时期的超现实主义者的作品,比如玛塔(M a t t a),马克斯·阿斯特(M ax E r ns t)和安德鲁·梅森(Andre Masson)。
[12]1945年他在文章中写道,“我既喜欢现实也喜欢梦境,我喜欢将他们与虚幻的记忆和幻觉融合”。
[13]他坚持“思想产生的世界和上帝创造的世界之间的平衡”。
[14]这显示了他与19世纪美国风景绘画的泛神论观点的渊源,也展示了存在于亚瑟·德弗(Arthur Dove)和密尔顿·阿韦瑞(Milton Avery)的作品中那些源于自然而启发的抽象意识对罗思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