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草间弥生绘画作品元素的表现性分析

草间弥生绘画作品元素的表现性分析

2.草间弥生作品中的波点元素 草间弥生作品中最重要的元素就是波点,波点元素是她封 闭式结构的发展。从空间结构上看,波点是密闭的,再也填不进 去任何东西。同时,波点是抽象的,不具有差异性,圆点总是相 似的。草间弥生画作中圆点创作的灵感受到她病症的启发,原 来还留有一定的空间,到波点这一层次就完全没有空间存在。 从绘画作品中的封闭性到完整的圆点,这是一种发展,表现了草 间弥生性格中的“退行性”。也就是说,草间弥生在遇到生活中 的刺激时,心理就会以一种原始的本性应付,呈现出“反成熟”的 倒退。草间弥生将波点作为自己的艺术标志,和她的人生经历 相符合。波点的全封闭代表了草间弥生性格上的孤立,这和她 幼年受到的强迫和摧残息息相关。因此,波点是封闭的极限,代 表了草间弥生心里受到的极度压缩,没有其他的空间。封闭能 让草间弥生感到安全。从某种程度上说,波点代表了草间弥生 本人的经历。波点的连贯代表着草间弥生对童年爱的呼唤和回 忆,通过点和点的连接勾起其对曾经的回忆。草间弥生把自己 的绘画作品命名为《我的永恒灵魂》,通过作品表达自己的情感, 将自己的想法和理想寄托在画中。 波点元素代表着一种张力,点只有内在的张力,而不存在方 向。草间弥生对波点不同位置的应用表现出她内心不同的声 音。通过对波点的不断重复、循环排列,草间弥生将它们进行叠 加,给作品带来了视觉上的迷幻,突显了作品的特色。草间弥生 在绘画作品《无限镜室——永恒的爱》中,探索了空间的无限性, 镜面折射下波点的颜色和空间不能分出主次,营造出一种迷幻 和复杂的感觉。 3.草间弥生作品中的触手元素 草间弥生在其作品中使用触手元素是为了克服她在幼年时
27
期对于性的畏惧,她通过对触手重复式地排列减小她心中的畏 惧。触手代表草间弥生和外界的接触是小心翼翼的,带有一定 的退缩性。触手象征着草间弥生的内心世界,这和她本人的恋 爱经历有关。草间弥生的作品《重复的视觉,菲勒斯船》是触手 元素表现的代表作。展厅中有一艘船是由生殖器组成的,像是 许多红细胞在人体的血液里前行。这幅画是草间弥生内心世界 和外界的连通,用来消除她对外在世界的恐惧。船上布满了触 手,处在一种漂泊的状态,像是草间弥生徘徊在现实和理想之 间,有一种迷茫的感觉。作品中的触手在常人看来比较露骨,草 间弥生正是通过复制这种让人害怕的东西,填平心中的恐惧。
二、草相同颜色和大小的点均 匀地排列。波点元素可以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根据大 小,波点包括大、中、小波点;根据颜色,波点分为灰白系、彩色 系、黑白系等;根据疏密程度,波点分成疏波点、密波点;根据颜 色和明暗程度,波点可分成高、低反差波点;根据形状的不同,波 点能分成星形、方形、树叶形等。波尔卡圆点源于波尔卡音乐, 波尔卡音乐曾经用圆点图案装饰唱片封套。草间弥生善于运用 圆点,对波尔卡圆点非常喜欢。草间弥生对波点的创作源于她 14岁时,因为患病的缘故,草间弥生的视网膜上有一层网,结构 类似于连接的细胞。这些能够看到的网给了草间弥生创作的灵 感,她改变了这些点的形状,使这些点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具 有动态感的空间。草间弥生把创作的波点图案运用到了各个领 域,她将波点注册为商标,或者应用在雕塑上,等等,形成了独特 的风格。草间弥生因为疾病带来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她 对波点的灵感,她通过对艺术的想象将波点绘成图案,具有很强 的震撼性。
草间弥生作品中的触手元素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和轻轻地 触碰。草间弥生内心渴望走向外在的世界,超越现实的存在。 她的作品反映了她在现实中的处境。草间弥生是一位精神病 人,生活中饱受病痛的折磨,正常的人无法体会到她的感受。她 通 过 作 品 追 问 生 命 的 本 质 和 去 向 。 草 间 弥 生 的 作 品《无 限 境 室——灵魂波光》中将无数的点连接在一起,虽然每个点都是封 闭状态,但许多的点构成了新的整体,呈现出卓越的姿态。草间 弥生的画作《天堂之梯》表现了她对世界的探索,可以看做是触 手元素的演变,画作中的触手挺拔、执着,表达了草间弥生触碰 未知世界的意愿,这幅作品揭示了触手元素的内涵。
美术时空
ARTEDUCATIONRESEARCH
草间弥生绘画作品元素的表现性分析
□刘 雨
摘 要:草间弥生是日本知名的艺术家,善于使用波点元素,利用波点和无限的网的延伸,交织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艺术。该文介 绍草间弥生的生平,分析她绘画作品中的元素,解读其作品的个性和魅力。
关键词:草间弥生 波点 艺术
绘画是画家个性的表露。草间弥生将波普艺术发扬光大, 创作出了许多有影响力的作品。她的作品中有着许多个性鲜明 的元素,如波点、眼睛和触手等。通过对草间弥生绘画作品中元 素的解读,能深刻体会到其作品的魅力。
一、草间弥生简介
草间弥生 1929年出生于日本松本市长野县,如今已 80多 岁。草间弥生有着“波点女王”的称号,她的一生经历丰富,同时 还是精神病患者和话题女王。草间弥生家境富有,但父亲和母 亲的感情却不好。她 10岁左右时患上了视听失调,经常会出现 幻听和幻视的症状,这些症状深深地折磨着她,也成了她波点艺 术的来源。草间弥生的母亲不支持她作画,频频撕毁她的作品, 这最终导致了她和母亲的决裂。1956年,草间弥生远赴纽约,受 到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开始了前卫艺术的创作。她有着非常 广泛的艺术实践经历,包括绘画、表演、小说和音乐等。草间弥 生 在 作 品 中 善 于 运 用 想 象 力 ,把 自 己 的 一 些 奇 思 妙 想 融 入 其 中。草间弥生的创作分为许多艺术派别,包括了波普艺术、女权 主义和原生艺术等。草间弥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生致力 于艺术的创作,为波普艺术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三、草间弥生作品中的元素
1.草间弥生作品中的眼睛元素 草间弥生的创作灵感源于眼部的视觉失调,因此,她绘画作
品中的眼睛元素是介于具体和抽象之间的。眼睛元素是波点元 素和封闭元素的综合,它既有着封闭结构中的空间,能容下更多 的东西,又像波点元素一样,是闭合的,容不下很多东西。草间 弥生作品中的眼睛描画得非常细致,让人觉得在这双眼睛下无 处遁形,有种被监视的感觉。草间弥生绘画中的眼睛表示窥视, 表达了她面临的巨大压力。草间弥生眼睛的创作源于她在童年 时受到母亲的严格管控和强迫,没有自由,包括对她创作的干 扰。草间弥生运用眼睛元素开展创作时,搭配了常用的重复手 法,营造了一种令人窒息的感受。草间弥生画作中的眼睛让人 看了有种压抑感,如身在牢笼一般,反映了她对童年噩梦般的感 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