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
一、关于批发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样采纳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方式
一样来讲,批发销售的商品应按商品进货原价记账,结转销售成本时能够采纳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这是以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形的一种方法。

要紧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的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统一按进价记账。

总分类账反映库存商品进价总值;明细分类账反映各种商品的实物数量和进价金额。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的编号、品名、规格、等级分户,按商品收、付、存分栏记载数量和金额,数量要求永续盘存。

3.按照企业经营治理需要,在“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之间,可设置“库存商品”类目账,按商品大类分户,记载商品进、销、存金额。

4.在业务部门和仓库设置商品账,分户方法与“库存商品”明细账相同,记载商品收、付、存数量,不记金额。

5.按照商品的不同特点,能够选择采纳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个不计价法、后进先出法和毛利率法等方法不同方法定期运算和结转已销商品的进价成本。

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的优点是能全面反映各种商品进、销、存的数量和金额,便于从数量和金额两个方面进行操纵。

但由于每笔进、销货业务都要填制凭证,按商品品种逐笔登记明细分类账,核算工作量较大,手续较繁,一样适用于规模较大、经营金额较大、批量较大而交易笔数不多的大中型批发企业。

下面,简要讲明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毛利率法的具体应用
例1设A百货公司6月份女用皮鞋的增减变动及成本结算情形如表1-1所示。

表1-1库存商品明细账(先进先出法)
类不:皮鞋品名:女鞋规格:36# 计量单位:双金额单位:元
〔注〕
(1)6月8日销售商品成本:1 000×38=38 000(元)
(2)6月20日销售商品成本:400×38+1 200×38.70+400×38.2 =76 920(元)
(3)6月28日销售商品成本:1 400×38.2+200×38.5=61 180(元)
毛利率法确实是按照本月实际销售额,按照上季实际毛利率或本季打算毛利率来匡算本月销售毛利,从而倒轧出本月主营业务成本。

其运算公式如下:
本月销售毛利=本月销售收入总额×上季实际或本季打算毛利率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销售收入总额- 本月销售毛利或:本月主营业务成本=本月销售收入总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打算毛利率)
设该公司采纳毛利率法运算销售商品成本。

该公司上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为30%,本月三批商品的销售收入分不为48 260元、101 520元和76 540元。

则6月份女用皮鞋的销售成本可运算如下:
本月销售毛利=(48 260+101 520+76 540)×30%=67 896(元)
本月主营业务成本=226 320-67 896=158 424(元)
相对来讲,采纳毛利率法运算商品的销售成本比较简便。

然而,在前后期的实际毛利率变化较大的情形下,该法运算的结果便不够准确。

加权平均法是以数量为权数运算各种商品的平均单位成本,从而确定销售商品实际成本的一种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按照本月购入商品及月初结存商品的数量和单价,于月末一次运算加权平均单价。

其运算公式如下:
采纳加权平均法,每月运算一次平均单价,核算简便而且较合理。

但在这种方式下,商品平均单价要等到月末才能运算出来,有时会阻碍核算的及时性
二、关于零售商品,在实际工作中一样采纳售价金额核算方式
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在实物负责基础上,以售价记账,操纵库存商品进、销、存情形的一种核算方法,其要紧内容包括:
1.建立实物负责制。

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按商品经营的品种和地点,划分为若干柜组,确定实物负责人,对其经营的商品承担全部责任。

2.售价记账,金额操纵。

库存商品的进、销、存一律按销售价格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反映售价总金额,明细分类账按实物负责人分设,反映各实物负责人所经营的商品的售价金额,在总账操纵下,随时反映各实物负责人的经济责任。

3.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

由于“库存商品”账户按售价反映,而商
品购进支付的货款是按进价运算的;因此,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以反映商品进价与售价之间的差价,正确运算销售商品的进价成本。

4.加大物价治理。

商品按售价核算后,如遇售价变动,就会直截了当阻碍库存商品总额,因此,必须加大物价治理,明码标价。

5.健全商品盘点制度。

“库存商品”明细分类账按售价记账,没有数量操纵,只有通过盘点才能确定实际数量,因此,必须加大商品盘点,才能检查库存商品账实是否相等及事实上物负责人的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

采纳售价金额核算方法,能够简化核算手续,减少工作量,是零售企业商品核算的要紧方法。

其不足之处是由于只记金额,不记数量,库存商品账不能提供数量指标以操纵商品进、销、存情形,一旦发生差错,难以查明缘故,现在差不多专门少采纳。

月终,为运算出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必须按一定的方法运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综合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全部商品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运算的差价率。

其运算公式如下:
通过运算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将“商品销售成本”科目的期末余额调整为本期已销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进销差价”科目的期末余额则是期末库存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采纳综合差价率运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运算手续比较简便,但只适用于商品种类较少,各种商品的进销差价比较接近的企业。

【例11】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总账余额为573 000元、“受托代销商品”总账余额为190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总账余额(分摊前)为161 440元,8月份“主营业务收入”科目的贷方发生额为246 000元。

则:
8月份已销商品
应分摊的进销差价=246 000×16%=39 360(元)
应按照以上运算结果作如下分录:
借:商品进销差价39 360
贷:主营业务成本39 360分类(柜组)差价率是指按企业各类商品或各营业柜组的销售及库存比例运算的差价率。

在这种运算方式下,“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受托代销商品”等账户均应按商品大类(柜组)设置明细账。

运算公式如下:
采纳分类(柜组)差价率运算法确定商品的销售成本,其运算结果能够较准确地反映实际情形,在实际工作中应重点应用此种方法。

例2】某零售商店8月末的“库存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商品进销差价”、“商品销售收入”各明细账户的金额如表8-2所示:
表1-2零售商店部分账户金额表
营业柜组
月末“库存
商品”账户余额
月末“受托代销
商品”账户余额
月末“商品进销差
价”账户余额
本月“主营业务收
入”贷方发生额
日用品柜134 000 ──25 260 76 500 化妆品柜107 750 44 800 39 288 93 000
食品柜
163 250
──29 865 108 250 合计
405 000 44 800 94 413 277 750 各柜组的进销差价率可运算如下:
各柜组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如下:
日用品柜:76 500×12%=9 180(元)
化妆品柜:93 000×16%=14 880(元)
食品柜:108 250×11%=11 907.50(元)
按照以下运算结果作如下分录:
借:商品进销差价──日用品柜
9 180
──化妆品柜
14 880
──食品柜
11 907.50
贷:主营业务成本──日用品柜
9 180
──化妆品柜
14 880
除以上批发和零售商品的核算方法外,也有个不企业采取以下两种方法
三、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实物数量和售价金额两种计量单位,反映商品进、销、存情形的一种核算方法。

要紧内容差不多与数量进价金额核算法相同,差不多上按商品品种设明细账,实行数量和金额双重操纵。

其不同的有两点: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类目账和明细账均按售价记账。

2.设置“商品进销差价”账户,记载售价金额和进价金额之间的差额,定期分摊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运算已销商品进价成本和结存商品的进价金额。

由于采纳售价记账,逢商品售价变动,就要盘点库存商品,调整商品金额和差价,核算工作量较大,因此,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一样适用于经营金额较小、批量较少的小型经营批发的企业,以及经营零售的企业的库存商品和贵重商品的核算。

这种核算方法在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四、进价金额核算法
这是以进价金额操纵库存商品进、销、存的一种核算方法。

其要紧内容包括:
1.库存商品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一律以进价入账,只记金额,不记数量。

2.库存商品明细账按商品大类或柜组设置,对需要把握数量的商品,可设置备查簿。

3.平常销货账务处理,只核算销售收入,不核算销售成本。

月末采取“以存计销”的方法,通过实地盘点库存商品,倒挤商品销售成本。

其运算公式为:
本期商品销售成本=期初库存商品+本期进货总额-期末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采纳进价金额核算方法,能够简化核算手续,节约人力、物力,但手续不够严密,平常不能把握库存情形,且对商品损耗或差错事故不能操纵,一样适用于鲜活商品的核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