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社交礼仪基础知识
1.礼仪是人们在对外交往中用以维护自身形象,向交往对象表示尊敬与友好的约定俗成的习惯做法。
一个人在公共场合的仪表、礼
态和言谈举止,能够反映其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
3.礼仪要从日常工作做起。
比如:打招呼、打电话、写邮件等待。
1.外事无小事。
2.热情真诚。
讲礼仪是为了更好地与人沟通。
与人沟通就要热情真诚,注意眼到、口到、意到。
眼到就是注视别人要友善。
讲话时要看对方双眼,中间通常不能看,下面尤其不要看。
不论男女,对客户,不能居高临下的俯视,
应该采取平视,必要时仰视。
注视对方的时间,应该是对方和你相
处总的时间长度的1/3左右。
问候时要看,引证对方观点是要看,
告别再见时要看、慰问致意时要看,其他时间可看可不看。
意到就是把友善、热情表现出来。
既要从容得体,堂堂正正,又不要畏惧自卑,低三下四,更不要自大狂妄,放肆嚣张。
馈赠礼品时要注意场合,讲究气氛,以示诚意。
同时要控制礼品价值,重视礼品包装。
一般情况下礼品的包装价值不少于礼品价值
的1/3。
接受礼品时,应该当场打开包装,欣赏礼品,赞美致谢。
3.尊重隐私。
4.女士优先。
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的人际交往中,人们
讲究女士优先,它要求成年的男子,在社交的场合,要积极主动地
以个人的举止言行,去尊重妇女,关心妇女,照顾妇女,保护妇女,并且时时处处努力为妇女排忧解难。
能够这样做的人,会被人视为
教养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