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施工流程
1.作业面要求:
1.1要求施工基面无障碍性占位。
1.2清除前道工序结束地表残留物。
1.3施工场地50米内有380V、220V电源及清洁水源。
1.4施工适宜温度为15℃-30℃之间。
1.5有可开、闭的通风装置,现场在材料涂布后能够保证通风良好。
2、硬化剂涂布、加水研磨施工工艺工序:
2.1研磨头道硬化地面:
现场采用地面打磨机(鉴松-12)使用300#树脂片纵横研磨2遍,打磨完成后,使用吸尘器清理研磨区域。
打磨现场
2.2吸尘器清理地坪表面;
2.3第一次喷洒(或推涂)混凝土密封固化剂;
喷洒固化剂
推涂
2.4 使用人工拖涂喷涂的工艺,将用清水稀释100%之后的混凝土增硬剂,均匀地涂布在耐磨硬化层表面,浸泡--强化渗透至饱和,维持地面浸润30分钟以上(温度在15度以上)。
2.5 达到浸泡时间发现地表仍有残余材料需使用清水清洗地面,地面不得
有残余材料存在以免材料自结晶;施工结束后带地面基本干燥开启通
风装置,通风干燥,4小时后进行下道工艺施工。
2.6使用地面打磨机(鉴松-12)使用500#树脂片打磨工艺,纵横研磨2遍,打磨完成后,使用吸尘器清理研磨区域。
2.7 使用人工拖涂喷涂的工艺,将用清水稀释100%之后的混凝土增硬剂,均匀地涂布在耐磨硬化层表面,浸泡--强化渗透至饱和,维持地面浸润30分钟以上(温度在15度以上)。
2.8 达到浸泡时间发现地表仍有残余材料需使用清水清洗地面,地面不得有残余材料存在以免材料自结晶;施工结束后带地面基本干燥开启通风装置,通风干燥,4小时后进行下道工艺施工。
2.9 使用地面打磨机(鉴松-12)使用1000#树脂片打磨工艺,纵横研磨2遍,打磨完成后,使用吸尘器清理研磨区域。
2.10整体吸尘后,使用2000#树脂膜片进行抛光研磨,此区域整个施工结束。
示意如下:
C o a r s e粗打磨F i n e细打磨
2.11 施工前后现场效果对比。
使用该工艺处理前的耐磨硬化混凝土地面(耐磨地坪)
经过增硬并研磨处理后的地面(固化剂地坪)
该系统使用的有机硅复合硅酸盐混凝土增硬剂渗透到耐磨硬化层以及混凝土层浅表,与表层混凝土、耐磨硬化层二次水和结晶,使整个地面系统表面密度大幅提高,从而使地表硬度、耐磨度、抗渗性大幅提高。
边角位置由于研磨机器研磨抛光不到,属正常现象,但必须手工打磨基层后,使固化剂浸泡饱和。
该系统属于浅表面化学改性处理,业主可理解为永久性系统即无需重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