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求变谋求长足发展谋求新变,文以化人范文
作为第一批进入体制改革试点单位的大学社,xx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充分利用国家政策赋予的优势和活力,积极地、全方位地进行了内部机制的调整,从而使这个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不动摇、多次获得出版界国家级最高奖励的优秀大学出版社在新体制下激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出版规模日益扩大,市场占有率逐步提升,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居安不忘思危
度危必须以俭
__下出版社面临怎样的形势?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社长陆银道指出,这场 __必将给市场带来严峻考验,而文化产业也必然会受到波及。
他说,在经济衰退的非常时期,出版社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和应对政策。
而北大医学社所做的,就是收缩防线,练好内功,以精品挽救市场,进一步增强出版社实力。
他建议,出版社首先要把好选题关,减少无效供给。
要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做好书,争取把每本书都做成精品。
其次,严格内部管理,节约或减少成本,使产品更有竞争力。
再次,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
要逐步建立、完善与供应商的购销合同关系,完善供销体系,以销定产;建立供销商和出版商的良好有序的关系,有效控制退货率。
最后,在以上这些基础上,要全心全意做好网络出版,加快网络出版速度。
陆银道说, __是进行网络建设的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在这个时期出版社要加快对网络出版、网络销售的投入,让它迅速成长起来。
“变则通,通则久”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及不断加剧的竞争压力,北大医学社游刃有余、应对自如,靠的就是紧紧围绕国家政策,敏锐捕捉市场先机的革新精神。
所谓“变则通,通则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陆银道就敏锐地捕捉到邓小平南巡讲话的精神,适时抓住时机,贴近市场,对管理体制和用人机制进行改革。
此后北大医学社这种内部的创新与调整从未停止。
革新是北大医学社快速发展的根本,早 __改制精神出台之前,陆银道就一直在酝酿着内部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探
索适合北大医学出版社发展现状的有效管理机制与运营模式。
本着这种勇于革新、敢于争先的精神,北大医学社率先进入了大学社第一批改制试点单位18+1行列之中,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
为配合改制,北大医学社随之在内部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将过
去小型出版社的管理模式转变成为适合北医社发展规模的,更加合理、更加先进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机制。
陆银道认为,内部管理机制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因此北大医学
社的内部调整先从机构设置的调整入手,通过更明确、系统的分工,使事业部门分工的专业性更加明确,各部门各司其职。
出版社将原来的3个室,根据战略目标进行了专业化调整,把原来的一编改编成药学事业部、二编改成临床医学事业部、三编室改成基础医学事业部,与之相对应成立了综合事业部、教材中心以及多媒体出版中心(网络出版中心)。
北大医学社还强化了国际合作部、加工中心、爱斯维尔室。
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
在内部机构理顺的基础上,北大医
学社进一步充实了人才力量。
xx年,出版社先后招聘了包括国外留
学归来的博士后、博士在内的10名优秀人才充实到各个室、事业部,并聘请了学校的精英骨干人员,为出版社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和组织机构的基础,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在管理上,出版
社充分放权,赋予各事业部从选题开发、到图书出版、人员聘用等方面以更加充分的自主权,并随之调整绩效考核制度。
队伍的扩充,对营销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
北大医学社适时调整,加大营销力度,革新营销模式,扩充营销队伍,将过去一个业务员负责的5~6个省缩减成3~4个省,使北大医学社的营销及教材服务工作更加细致和深入。
与此同时,针对现在各省纷纷成立发行集团,新华书店网点密集,发行力大大提升的新情况,北大医学社及时调整已有的营销渠道,加大与新华书店的合作力度,以进一步拓展北大医学图书的市场占有率,增强市场影响力。
与此同时,北大医学社还利用改制带来的政策优势,于xx年到xx年大力投入建设电子出版业务,建立并开通了北大医学教育网。
北大医学教育网的开通,不仅为出版社开拓了另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为该社未来的长足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也实现了北大医学教材的进一步增值,使已有的传统教材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改制及内部调整,北大医学社的出书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xx年的新书品种由前一年的259个增加到325个,重印书品种由前
一年的201个增加到265个,出版社累计出书590个品种,出书规模及市场占有率增长迅速。
抢抓先机
引领教材出版潮流
无论怎样调整,北大医学社的基本方针和目标不会改变,陆银道态度坚定地说,改制也好,革新也好,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要实现北大医学社做国内一流的医药类教材出版基地乃至国内医学学术专著和译著的重要出版基地的战略目标。
作为大学社,教材的出版一直都是北大医学社的重中之重,也是该社生存发展的根本。
经过了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北大医学社成就了一批医学经典教材,并以其先进性及创新性确立了北大医学社在教材市场的牢固地位。
陆银道说,今年,北大医学社将会进一步加大对新版本科教材的创新力度,并通过对现有教材的改制,推出一批引领中国医学本科教育潮流的优秀教材。
北大医学社的经验之一是紧紧围绕国家教育政策的指挥棒,随时对教材进行修订、更新,时刻保持教材的领先性与权威性。
xx年9
月,卫生部出台了本科临床专业教育标准,并组织专家对标准进行认证。
这也是国内首次对医学教育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
北大医学社及时抓住“标准出台后,必然需要与教学标准相配套的教材”的时机,对现有的几十种本科教材按标准要求组织专家学者进行重新编写修订,并邀请了数位标准论证委员会专家对教材内容进行把关,从而使得这套教材在领先性基础上兼具了权威性。
北大医学社的目标不仅仅是出版一套畅销教材,对于陆银道来说,医学出版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革新性的教材来影响医学教育的改革,改变国内落后的教育模式,将过去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转变成以诱导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为我国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起一定的引领作用。
而这才是出版人的使命和责任所在。
在这种思路指引下,北大医学社即将推出的新版教材在编写时不但紧贴最新出台的标准要求,而且会将医教改革的成果、国家政策的成果全部反映出来。
同时,出版社还学习参考了国外教材的编写思路、载体形式,通过逐步推进,力求缩小和国外的医学教材的差距,使中国的本土教材上一个规格。
xx年,北大医学社全面启动了网络出版平台,通过网络平台向购买教材的师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陆银道介绍说,北大医学社的每本教材后面都有一个编码,而这个编码就是进入北大医学社教材服务平台的一把钥匙。
进入这个平台的教师可以查询到各种国外 __及相关链接,也可以与相关专家进行切磋交流。
学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向
专家、老师请教,并就一些疑问进行网上交流。
通过这些全方位的服务,北大医学社有信心打破各种垄断、壁垒,使该社的教材让更多的读者受益。
网络出版打造
全新立体化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出版已经成为传统出版行业中新的利益增长点。
陆银道指出,对于专业出版社来说,网络出版有着无限广阔的前景。
因此,早在xx年,北大医学社就成立了电子事业部,为出版社进入电子出版领域作了充分准备。
xx年8月,北大医学社一经获得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正式成为互联网出版机构,就马上高调聘请具有医学及计算机双重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进入出版社,并投入大量资金运对北大医学网进行自主开发。
xx年11月,网络出版平台――北大医学教育网建设完成,开始面向读者开放。
新建成的北大医学教育网,包括了“考试培训”、“教学服务”、“专业教育”和“医学科普”等部分。
在这个平台上,北大医学社对自己的资源进行二次整合,通过“网刊互动”“网书互动”打造真正立体化发展的教学模式。
考试培训模块以北大医学社优秀的考试书为基础,强力打造医学考试服务平台,提供多种考试培训服务,包括考试信息发布、考试用书在线销售、名师讲堂、在线模考和考生论坛等。
目前已经开发完成护理学专业资格考试在线模考和考前串讲视频课堂。
教学服务模块可为全国广大医学教师提供多种教学服务,包括教材推介、课件下载、精品课程、名师博客和教学交流等内容。
医学教师可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需求,由出版社平台支持。
医学科普模块是以非学历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模块。
专业教育模块面向广大医学专业人员,开展专业领域的内容服务。
医学科普模块以北大医学社出版的科普图书为基础,向大众提供准确而权威的卫生保健信息。
在拥有自主研发技术所有权的基础上,陆银道对于北大医学社电子出版的未来充满信心。
他表示,在未来的几年中,北大医学社会加大网络出版工作力度,继续整合优势资源,争取把文字杂志转化成网络杂志。
另外,还要把原来的拳头产品也做成电子出版物,提供给使用者。
他相信,经过三五年的努力,北大医学社在网络出版领域也会如该社的教材一样,引领新的潮流。
10991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