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5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

45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

4#~5#施工升降机基础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佛山市南海区聚龙建设机械有限公司SC型施工升降机使用手册
2、《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3、地下室顶板结构承重荷载及设计院的许可
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纸
5、《施工升降机安全规则》(GB10055-1996)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02)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惠阳金玉豪庭住宅小区
建设地点: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淡水土湖白云坑村
建设单位:惠州市国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设计咨询公司深圳公司
监理单位:惠州远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广东省汕头市粤东工程勘察院
施工单位;福建省同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建筑面积:79513m2,共5栋单体框剪结构;
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上17~24层;
最大建筑高度:77米。

根据施工需要,安装5台SC型施工升降机,设备制造单位为:佛山南海区聚龙建设机械有限公司,设备型号:SC200/200型。

三、施工升降机的布置
(1)、安装位置:考虑到现场情况,其中:4~5#机安装在地下室外墙侧与底板基础面标高相平,基础土质为粉质粘土,按《地质报告》分析结论,地基承载力为240Kpa。

4#机安装在3#楼南面阳台,5#机安装在2#楼南面阳台(布置位置详见附图)。

(2)、升降机的附着按照说明书规定,采取附墙方案。

第一道附着应在距地面高度6-8m时安装,以后每隔9m安装一次,最上面一道附着以上自由端不能超过9m,本方案附墙间距11.6米(标准层高2.9米,即每四层楼高度设附墙一道),附着架数6架(分别在第4、8、12、16、20、24层及屋面层设置附墙),附墙长度2.4米。

升降机架最大安装高度90m(采用60节标准节),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四、4#、5#施工升降机基础计算书
(一)计算参数
1.施工升降机基本参数
施工升降机型号:SC200/200;吊笼形式:双吊笼;
架设总高度:90m;标准节长度:1.508m;
导轨架截面长:0.9m;导轨架截面宽:0.6m;
标准节重:140kg;对重重量:1300kg;
单个吊笼重: 1460kg;吊笼载重:2000kg;
外笼重:1480kg;其他配件总重量:200kg;
2、基础参数
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承台底部长向钢筋:14@150;
承台底部短向钢筋:14@150;
基础长度l:6.0 m;基础宽度b:4.8 m;
基础高度h:0.5 m;
(二)基础承载计算:
导轨架重(共需60节标准节,标准节重140kg):140kg×60=8400kg,
施工升降机自重标准值:P k=(1460.00×2+1480.00+1300.00×2+2000.00×
2+8400+200.00)×10/1000=196.00kN
考虑动载、自重误差及风载对基础的影响,取系数n=1.5
基础承载力设计值:P=1.5×196.00=294.00kN
(三)地基承载力验算
承台自重标准值:G k=25×4.80×6.0×0.50=360.00KN
承台自重设计值: G=360.00×1.2=432.00KN
砖砌370厚挡土墙自重设计值:G Q= 1.2×(8×24.8×5.7×0.37)=502KN
石粉稳定层自重设计值:G S=1.2×(15×6.8×5.6×5.7)=3907.0KN
作用在地基上的竖向力设计值:F= P+G = 294.00 + 432.00 + 502.0 + 3907.0
= 5135.0KN
基础下地基承载力为:p= 432.0×8.20×7.0×0.70 =17357.76KN
>F=5135.0KN
该基础符合施工升降机的要求。

(四)基础承台验算
1、承台底面积验算
轴心受压基础基底面积应满足
S=6.0×4.8=28.80m2≥(P k+G k)/f c=(196.0+360.0)/(28.8×103)=0.020m2。

承台底面积满足要求。

2、承台抗冲切验算
由于导轨架直接与基础相连,故只考虑导轨架对基础的冲切作用。

计算简图如下:
F1≤ 0.7βhp f t a m h o a m = (a t+a b)/2 F1 = p j×A l
式中 P j --扣除基础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地基土单位面积净反力,P j=P/S=294.0/28.8=10.21kN/m2;
βhp --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βhp=1;
h0 --基础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h0=500-35=465mm;
A l --冲切验算时取用的部分基底面积,A l=4.8×1.15=5.52m2;
a m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计算长度;
a t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的上边长,取导轨架宽a;
a b --冲切破坏锥体最不利一侧斜截面在基础底面积范围内的下边长;
a b=a+2h0=0.6+2×0.465=1.53m
a m=(a t+a b)/2=(0.6+1.53)/2=1.065m
F l=P j×A l=10.21×5.52=56.36kN
0.7βhp f t a m h0=0.7×1×1.53×1065×465/1000=530.39kN≥56.36kN。

承台抗冲切满足要求。

3、承台底部弯矩计算
属于轴心受压,在承台底部两个方向的弯矩:
M1 = (a12/12)[(2l+a')(p max+p-2G/A)+(p max-p)l]
M2 = (1/48)(l-a')2(2b+b')(p max+p min-2G/A)
式中 M1,M2--任意截面1-1、2-2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弯矩设计值;
a1 --任意截面1-1至基底边缘最大反力处的距离,a1=1.65m;
l,b --基础底面的长和宽;
p max,p min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和最小地基反力设计值,p max=p min=(294.0+432.0)/28.8=25.21kN/m2;
p --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在任意截面1-1处基础底面地基反力设计值,p=p max=25.21kN/m2;
G --考虑荷载分项系数的基础自重,当组合值由永久荷载控制时,
G=1.35G k,G k为基础标准自重,G=1.35×360.0=486.0kN;
M1=1.652/12×[(2×6.0+0.9)×(25.21+25.21-2×
294/28.8)+(25.21-25.21)×6.0]=89.01kN·m;
M2=(4.8-0.9)2/48×(2×4.8+0.6)×(25.21+25.21-2×
294/28.8)=96.96kN·m;
4、承台底部配筋计算
αs = M/(α1f c bh02)
ξ = 1-(1-2αs)1/2
γs = 1-ξ/2
A s = M/(γs h0f y)
式中α1 --当混凝土强度不超过C50时,α1取为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80时,α1取为0.94,期间按线性内插法,α1=1;
1-1截面:αs=|M|/(α1f c bh02)=89.01×106/(1.00×14.30×6.00×
103×465.002)=0.005;
ξ=1-(1-αs)1/2=1-(1-2×0.005)0.5=0.005;
γs=1-ξ/2=1-0.005/2=0.997;
A s=|M|/(γs f y h0)=89.01×106/(0.997×210.00×
465.00)=914.26mm2。

2-2截面:αs=|M|/(α1f c bh02)=96.96×106/(1.00×14.30×4.80×
103×465.002)=0.007;
ξ=1-(1-αs)1/2=1-(1-2×0.007)0.5=0.007;
γs=1-ξ/2=1-0.007/2=0.997;
A s=|M|/(γs f y h0)=96.96×106/(0.997×210.00×
465.00)=995.92mm2。

截面1-1配筋:A s1=1026 mm2 > 914.26 mm2
截面2-2配筋:A s2=1026 mm2 > 995.92 mm2
承台配筋满足要求!
五、基础附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