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案
3
1.1.2 准备工作
模板施工前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内容包括模板种类、立模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安装前必须由测量人员按设计图纸测量放样,重要 结构应多设控制点,以利检查校核。
模板进场前必须检验,不合格模板不得进场,施工 中损坏、变形的模板须及时拆下送厂修复。
立模前须将模板与混凝土面搭接处的杂物清理干净, 凸起的部分打磨平整,使模板下口与混凝土面贴合 严密。
原则分批拆除锚固连接件,不得乱撬,防止大片模 板坠落。 拆模时应使用楔形板、手锤、轴杆等专用工具,严 禁用撬杠等强扳硬撬,以免损伤模板面板。
14
1.1.7 模板维护
模板及支架上严禁堆放超过设计荷载的材料和设备。
未经专门设计不得在模板及支架上设置脚手架、人行 道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及时清理模板上已凝结的灰浆, 保证模板表面光洁、无污物。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有专人值班,对模板及时进 行检查和调整;如有变形或位移,应立即采取措施, 使模板的变形和位移控制在模板安装允许偏差的1.5 倍以内,否则停止浇筑,并做好记录。
严禁在模板上使用电焊开孔,需要时应采用钻孔, 以孔径比拉杆头直径大1mm为宜。
调整模板位置时不得直接使用用铁件敲砸面板。
8
1.1.4 接缝填堵
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模板下口、模板与 模板间及模板与拦污栅槽埋件间接缝处必须贴双面胶 带或进行刮灰处理,防止漏浆。
双面胶带
原子灰
9
1.1.4 接缝填堵 错误做法:模板固定后再用双1面0胶带塞缝
模板安装前必须用铲刀、冲毛枪将混凝土面上的灰 浆等杂物清理干净。
4
1.1.2 准备工作
现浇梁、板跨度≥4m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长的 1/1000~3/1000。
对收仓面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应架设定位条或抹面样 架。
抹面样架必须单独支撑,不得支撑在受力钢筋上, 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
2
1.1.1 基本要求
尽量采用大型整体钢模板和定型钢模板; 模板面板和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必须经过
计算校核,能够可靠地承受新浇混凝土的重量、侧压 力及施工荷载; 模板定位要准确,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物的形状、尺寸 与相互位置符合要求; 模板面板表面要光洁平整,接缝严密不漏浆,以保证 混凝土外观质量。
7
拼板表面高低差 板的表面平整度(2m以上) 墙板的对角线差 侧向弯曲
1 3 5
构件长度的113/1000,且≤15。
1.1.6 涂刷脱模剂
混凝土开仓前必须在面板上涂刷脱模剂。 脱模剂质量要合乎标准。 涂刷前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 涂刷前脱模剂要搅拌均匀。 涂刷要均匀成膜、不漏刷、不积存。 如已涂刷的脱模剂薄膜因故脱落,应补刷。 避免脱模剂污染或侵蚀钢筋和混凝土。
±10 +4~-5
层高垂直
全高≤5m 全高>5m
6
8
12
1.1.5 安装允许误差
预制构件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板、梁 薄腹梁、桁架 长度 柱 墙板 宽度 板、墙板 梁、薄腹梁、桁架、柱 板 高度 墙板 梁、薄腹梁、桁架、柱 板的对角线差
允许偏差(mm) +5 +10
0~-10 0~-5 0~-5 +2~-5 +2~-3 0~-5 +2~-5
1.1.5 安装允许误差
一般大体积混凝土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外露表面 隐蔽表面
模板平整度
相邻两板面错台 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板面缝隙
结构物边线与设计边线
外模板 内模板
结构物水平断面内部尺寸
承重模板标高
预留孔、洞尺寸及位置 中心线位置 截面内部尺寸
2
5
5
10
2
2
-10~0
+10~0
止水定型围囹
7
1.1.3 支撑固定
模板拉条必须焊接在预埋锚筋上,不得焊接到设计 受力钢筋上。
一根预埋锚筋上一般只能连接一根拉条,只有在拐 角部位可以连接两根拉条。
模板调整完毕后应及时固定,以防止模板发生位移 和偏斜。
模板支撑应稳固,焊接要牢固,在混凝土浇筑过程 中不能发生移位和变形。
使用接安螺栓时应事先标出丝扣旋入的深度,并且 接安螺栓应贴紧模板。
建筑物分层施工时,应逐层矫正下层偏差:即当下 层已存在偏差的情况下,上层模板支模时要与下层 相衔接,在上层模板顶部将偏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矫正过来,而不是在上层模板的下口矫正模板偏差, 以免出现错台。
6
1.1.3 支撑固定
止水定型钢模板必须采用定型围囹加固,并且在安 装过程中应保证止水片不被损坏。
模板工程培训
0
1 模板施工
1.1 模板施工一般要求
1.2 组合钢模板
1.3 有支腿多卡模板
1.4 键槽模板
1.5 牛腿反坡段承重模板
1.6 拦污栅墩模板
1.7 廊道定型模板
1.8 混凝土预制模板
1
1.1 模板施工一般要求
1.1.1 基本要求 1.1.2 准备工作 1.1.3 支撑固定 1.1.4 接缝填堵 1.1.5 安装允许偏差 1.1.6 涂刷脱模剂 1.1.7 模板维护 1.1.8 模板拆除
振捣过程中防止振捣器碰撞预埋锚筋,以免锚筋松动
或面板定位锥孔变形,定位锥孔一旦产生变形必须及
时矫正。
15
1.1.8 模板拆除
应合理安排拆模时间,严禁提前拆模,以避免拆模 过早或拆模方法不当造成混凝土边角或表面损坏严 重。
冬季或气温骤降时拆模应满足温控要求。 应根据锚固情况遵循“先装的后拆,后装的先拆”
抹面样架间距应控制在2m左右。 抹面样架的支撑上应设花篮螺丝等可拆卸的调节装
置,且调节装置应低于混凝土表面5cm以上。
5
1.1.3 支撑固定
模板底部支撑必须牢固,以保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 过程中不产生向下的位移。
常规模板用于永久外露面(含过流面)不得有钢筋头 外露,必须采用定位锥或接安螺栓。
15
±20
+5~0
5
+10~0
备注:外露表面、隐蔽表面系指模板相应混凝土表11面最终所处的位置。
1.1.5 安装允许误差
一般现浇结构模板的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相邻两板面高差
2
模板平整度
局部不平(用2m直尺检查)
5
轴线位置 结构物设计位置
底模上表面标高
5 +5~0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柱、墙、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