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专题教育教案

六年级专题教育教案

六年级专题教育教案【篇一:贵州省中小学专题教育综合读本六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成长驿站第一课告别童年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青春期2、了解青春期特点3、为顺利度过青春期打好基础教学重难点:我们刚刚步入青春期,学生、老师都避讳这个话题,因此,要大家正视这个话题。

教学过程:1、学生交流,自己现在和小时侯的身体特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而了解什么是青春期。

指以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第二性征发育为标志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时期,在人类及高等灵长类以雌性第一次月经出现为标志;泛指青春期的年龄。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逐渐发育成为成年人的过渡时期。

一般来说,女孩子的青春期比男孩子早,大约从10-12岁开始,而男孩子则从12-14岁才开始。

不过,由于个体差异很大,所以,通常把10岁至20岁这段时间统称为青春期。

青春期是人体迅速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继婴儿期后,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的的高峰。

这一期间,不论男孩或是女孩,在身体内外都发生许多巨大而奇妙的变化。

因此,掌握和了解这一时期身体内的变化,对孩子顺利渡过青春期来说,无疑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

青春期是指个体的性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在生物学上是指人体由不成熟发育到成熟的转化时期,也就是一个男子由儿童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在这个时期,个性性发育成熟,已经可以生育。

由此可以看出,青春期主要是以生理上的性成熟为标准而划分出来的一个阶段,它与从心理或社会方面划分出的人生阶段有重叠。

在人体生长发育阶段,青春期占一半或更多一些时间。

青春期目前在各国并没有一致的年龄范围,一般指13、14岁-17、18岁这个阶段,在心理学上,它又称为青年初期,相当于教育学上的中学阶段,以身体的急速成长为特征。

而青年期除了包括青春期外,还将延续至25-30岁。

由于男性的性成熟比女性晚一年左右,所以可以把男性的青春期年龄范围确定为14-18岁。

偏早或偏晚1~2年,都属正常现象。

人们通常把这个年龄阶段的男性称为少男,而同样年龄阶段的女性称为少女。

在青春期不仅身体上有了明显的变化,而且在心理上也常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2、共同讨论,了解青春期的基本特征:以性成熟为主要内容的生理成长,对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会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形成这一时期的几个重要特征:青春期是一个过渡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发展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变化时期青春期是一个反抗时期青春期是一个负重时期4、集体研讨,如何顺利度过青春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变化最为迅速而明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男性从儿童的身体、外貌、行为模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逐渐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人。

这些迅速的变化,会使少年产生困扰、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卫生问题,甚至产生不良行为。

因此,青春期是一个既可以预测、又不可预测的时期。

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中,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是可预测的,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什么情况或问题则不可预测。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变化,顺利度过青春期非常重要。

第二课远离?陷阱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认识青春期,科学应对青春期的浮躁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2、学会区分现实与虚拟的网络空间的?陷阱?,学会明辨是非、懂得善恶的基本标准,用较规范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成长行为。

3、懂得抵制?诱惑?,远离?陷阱?的方法,实现自我保护。

教学过程:1、学生读材料——“助人”之灾。

2、学生谈读故事后的感受和认识。

3、小组讨论:如果别人向你借钥匙,你应该怎样应对。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组织学生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

教师总结:对于陌生人的求助,我们不能视若无睹,也不能自己去帮助,可以教会它实现帮助,找警察、打118114等三、同桌讨论:如果你独自在家,这时有人敲门,说:xx,我是你妈妈的同事,你的妈妈有事,托我来把这袋水果给你带来?,你该如何应对?同桌扮演,其它学生评价。

教师点评,实现思想与行为的导向。

学生归纳总结教师小结四、师生讨论:如果xx老师以补课或辅导的名义将你单独叫到办公室或他的寝室,而且该老师有时,还故意碰触你身体的敏感部位,你将如何去应对。

学生汇报展示,组织学生认真听,实现思想和行为的统一,认识的深化。

五、学生齐读:智慧提示学生读文,教师巡视学生交流自己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经历,谈认识和今后的打算。

六、教师总结课堂,提出希望和要求。

第三课学会学习教学目标1、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尽量愉快、自觉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较大的提高。

2、通过探讨学习,掌握自己的学习方法,3、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观的学习态度,求知的欲望。

重难点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尽量愉快、自觉地投入到繁重的学习当中,使自己的学习成绩获得较大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乐观的学习态度,求知的欲望。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二、情境引入三、新课教学1、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与学生交流数学的学习方法。

(1)师生探讨(2)教师总结解题时要心情平静,肯动脑筋,还积极运用老师平常所教的解题方法,如画图,列算式,动手做小道具,认真分析哪些条件是可以利用的,又有哪些条件是蒙蔽人的,最后就容易把正确答案做出来了。

3、探索活动(1)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总结多阅读,多写多练,记下好词好句,生活中要多观察事物,认真思考。

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做出合理的解释,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自己用起来轻松好用就行。

(2)小学英语的学习方法学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总结作业。

四、探究学习1、探讨问题(1)学习是为老师和家长而学(2)学习是为了将来考大学 2 、探讨学习方法(1)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要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认真观察和体验生活(3)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4)要养成勤于提问、勤于思考的好习惯(5)学习时,应该手、口、眼、耳、脑并用 3、实践检测(1)上语文课之前,你进行了预习了吗?(2)预习课文之前,你是否读课文前的学习指导?(3)你是否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字、词、句、段?(4)你是否概括出了文章中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5)你是否阅读并是做了课后的习题?(6)做单元练习之前,你是否复习了本单元的课文和单元练习?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整改自己的学习方法。

4、让每个学生写一下自己对各门学科的学习方法。

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的学习方法,但学习方法不是千篇一律的,自己用起来轻松好用就行。

学习需要掌握合理、科学的方法,学起来才会轻松愉快。

板书设计:学会学习小学数学的学习方法解题时要心情平静,肯动脑筋小学语文的学习方法多阅读,多写多练,记下好词好句,生活中要多观察事物,认真思考。

认真完成老师每天布置的作业。

【篇二: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小学六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学目的:对学生进行用电、防火、防盗等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学会一些自救的方法,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能采取一定的措施,保护自己。

资料准备:《安全教育读本》教学过程:一、用电安全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

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二、防火安全(严禁学生带火种入校园)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结合《安全教育读本》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

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

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

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三、防溺水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

同时,发现有溺水事件发生要及时报告大人,不能自行下河、水库等救人,因为你们还不具有救人的能力。

四、交通安全禁止乘坐“三无”车辆,乘坐摩托要戴头盔。

行人靠右走,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观察来往车辆,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

五、结合实际进行防止高楼坠下、误服药物中毒等教育。

禁止带任何刀具入校园。

上下楼梯要注意什么?1、不要因为赶时间而奔跑。

2、在人多的地方一定要扶好栏杆。

3、整队下楼时要与同学保持一定距离。

4、上下楼时不要将手放在兜里。

5、不要在楼道内弯腰拾东西、系鞋带。

6、上下楼靠右行。

7、集体活动中要一切行动听指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遵守秩序,语言文明。

课间活动应当注意什么?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用电安全、防火安全、防溺水安全教育,今后我们还会学更多安全知识,这样对你们有很多的好处。

七、作业:检查自己有哪些不安全的事,写下来,并说说如何注意。

然后我们在下节课进行交流和讨论,好吗?【篇三: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六年级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有关的地震知识,了解地震时我们应采取哪些自救措施。

提高学生的自救意识。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火灾中各种逃生自救的办法。

3、提高安全意识,学习溺水安全的有关知识。

4学习其它有关安全知识:网络安全、生活常识等。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地震知识类地震按其震动强度可分为四种:(1)微震。

此种地震是小于2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只有通过精密的仪器才可以测定出来。

(2)有感地震。

这类地震大约处于2级至4级之间,人可以感觉到,但一般没有什么危险。

(3)破坏性地震。

这是指5级以上的地震。

这类地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4)强烈地震。

6.5级以上地震,都属于强烈地震,这类地震具有很强的破坏性。

(2)地震中常见的逃生方法介绍。

火灾知识:(一)火灾事件介绍运用幻灯片展示各种火灾现场图片。

教师总结:“生命如此美丽,又是如此脆弱爱惜生命提高防火意识”(二)展示幻灯片学习自救知识。

几种逃生方法的总结: 1、关门求生 2、测试门的温度 3、从窗户逃生4、高层建筑火灾逃生5、公共场所火灾逃生6、安全出口逃生(三)教师介绍火灾报警须知:防溺水的知识(1)教育学生周末、节假日、寒暑假严禁到江河、大海、青山头水门、池塘、无盖的水井边等处戏水、游泳。

不能独自或结伴到海边、池塘边钓鱼、游泳、玩水。

(2)教育学生在来校、离校的途中千万勿去玩水,下江游泳。

(3)我们是小学生,很多同学都不会游泳,如果发现有学生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池塘、水井里等,未成人不能冒然下水营救,应大声呼唤成年人箭来相助或拨打“1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