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分析 郭志方

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分析 郭志方

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分析郭志方
发表时间:2019-04-28T16:23:21.173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郭志方
[导读]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水平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水平与利益,近几年在市政建设中发生的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建设的进程与城市形象,也对受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各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是促使城市市政建设顺利开展的唯一可行之路。

河北拓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邢台 054400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水平作为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一项指标,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居住水平与利益,近几年在市政建设中发生的系列问题,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建设的进程与城市形象,也对受害人及其家属造成了不可挽回的伤害,严重影响了社会和谐,在这一背景下,针对各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提出解决办法,是促使城市市政建设顺利开展的唯一可行之路。

本文主要对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市政工程;安全管理;问题;对策分析
1 市政工程理论概述
1.1 市政工程定义
市政工程在广义上指的是国家的基础设施,专门意义上指的是一种无偿建设工程,这种工程是国家为了公民的公共利益建设的。

市政工程建设大多是多元投资,多采用代建制进行建设,具有以下特征:(1)公益性;(2)无偿性;(3)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主要涵盖道路、桥梁、隧道等建设,所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照明、园林、防洪、给排水等。

这些建设内容是城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城市运行的主要载体。

1.2 市政工程特点
当今,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刻,市政工程建设不仅影响城市整体发展,还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

市政工程作为是工程领域的一份子,它一方面具备工程建设都有的共性,同时也存在以下特有特征:(1)施工地域广泛。

市政工程既有高架桥,又有道路施工,还有地铁、隧道及地下管线,这些工程涵盖了海、陆、空,几乎涉及到人们居住地点的方方面面,环境因素极为复杂。

比如在偏远地区进行作业时,由于交通、医疗设备的落后,一旦出现事故,救援会十分迟缓,并受到重重阻碍。

(2)自然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大。

市政施工大多是露天施工,受气候、地质、水文条件影响极大,尤其是冬季施工不但难度大、效率低,也严重威胁了施工作业者的安全,。

地质水文条件直接影响到地铁、隧道等施工的开展,并且施工过程中的光线条件、高压电和可燃气也是较大影响因素。

(3)施工受人为环境影响较大。

市政施工大多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施工中使用的起重机、施工中产生的高空坠物、施工过程不封盖等,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

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对施工危险性的不了解,会出现行人随意穿越脚手架、工地的现象,影响了施工安全,这些相互的影响都是随机发生的,具备不可控性。

(4)市政施工工序复杂,方法繁多,涉及专业面广泛,平台不唯一,制约因素多。

在同一个市政施工中,可能涉及的专业包括燃气、道路、绿化等多个环节。

(5)工期的紧迫性。

用于市政工程资金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市政建设,每一项投资都有其时间限制。

2 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
2.1 不合理的企业规划流程
当前阶段,部分建筑企业尚未办理相应的施工许可证便擅自安排其施工单位动工,从而违反行业建筑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

另外,建设企业工程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将专业工程肢解发包、工程承办单位垫资的现象层出不穷。

2.2 不科学的企业管理机制
大部分的市政工程建筑单位依旧未完善好其规章制度,未分解生产安全的具体责任至各个部门,监管力度不够大,再加上企业领导不够重视对施工现场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导致施工现场一线操作员工对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的意识较差。

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部分建筑设施、设备等未得到及时的更新换代,从而出现陈旧落后的现象。

某些施工工程总承包单位具有较差的责任意识,未做好与相对应专业工程承包单位两者间的监督及协调工作。

2.3 不到位的企业职责监管
同一总监被安排于数个工程任职,使施工现场总监长期缺位的状态,无法对生产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某些监管企业未曾依照相应安全职责的规章制度的履行其固有责任,未能对施工单位建立及时的安全监察与管理;专业的现场监察人员较为匮乏,此外,相应人员责任心较差,且业务能力较弱。

2.4 普遍较低的从业人员整体素质
建筑行业中主要工作的一线工作人员群体是农民,他们往往缺乏基础技能,安全意识较低、自我保护意识较为匮乏。

松散的考核作业、滞后的技能教学,此外设备操作人员无证上岗的情况极为普遍。

当前特种操作人员对新规范、新设备与新标准的性能、具体要求等了解不够透彻,不能充分的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

除此之外,一部分专职于安全管理人员在工作当中没有认真履行工作的规范,严重者会出现长期不到岗的现象。

3 加强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方法
首先观察市政工程建设所处的地区环境,根据人员、建设环境以及建设方法指定相关措施,从根本上解决一系列组织上和技术上的问题,减少事故的发生,保证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最大保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维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

具体方法如下:(1)坚持三个原则
安全第一是建设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安全是各个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问题以及前提。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人员要对生产的方法、生产的环境、生产的过程以及生产方法的安全性进行控制,进而保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另外,要避免生产过程与安全的管理分开的思想,落实“管生产就要管安全”的思想政策。

(2)对各企业施工单位生产进行安全规范
桥梁、道路、隧道等市政公用工程具有多种形式,受客观条件及地理环境的限制,而自经济性方向研究来看,完全采用建筑安全管理来要求企业市政施工安全管理是完全行不通的。

所以,因地制宜,对建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完善是不可或缺的。

制定科学有效的电力、
通讯、绿化等相关施工队伍管理模式,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保证施工区域施工生产安全文明。

(3)加强专业队伍的安全培养
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教育力度,培养不同级别的安全管理人员。

并且,还要将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两方面的教育相结合起来,建立准入制度(施工现场),从根本上进行把关,将企业任意使用民工的各种不讲现象彻底消除,使从业人员(市政)的安全素质能够得到提高。

(4)健全文明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市政施工具有开放性,围墙式管理并不适用于市政地区工地的文明施工。

不同的地区施工的难易程度有所不同,其具备的文明也各不相同。

例如郊区、城区、城郊结合部以及交通相对繁忙的地段。

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也体现在文明施工的好坏方面。

有关于“一视同仁”现有的规范并不利于企业文明施工管理,文明施工企业也可能存在强烈的逆反心理。

故而修订管理模式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文明施工规范管理体系的健全。

(5)推动项目安全技术规划的展开
做到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安全制度与组织的建立与健全;项目安全技术规划的责任得到明确,这对项目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所以,在项目动工前,项目经理部需要制定好相应的企业安全技术规划,再经由上级批准后展开工作,为防止职业病危害,工伤事故等情况的出现,进而推出一系列的安全技术规划。

要制定安全可靠,超前有效,操作有序,针对问题的安全技术措施。

(6)推动建立健全教育培训体系
推动工作人员安全素质的提高方能保证企业生产安全。

从业人员利用相应的安全培训教育来促使安全意识的提高。

对于进入本企业施工的外协队伍人员,也要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项目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时极其重要的一项内容。

目前,市政工程建筑安全问题突出,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让市政工程施工企业的领导和员工提高安全意识,不断学习;其次施工企业要严格按照市政工程施工的相关法规进行施工,深入贯彻行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相关要求,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进行工作,最终避免或减少市政工程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池浩.市政工程建筑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分析[J].农家参谋,2017,2(16):121.[2]孙艳春,王松.浅谈市政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及管理方法[J].2017,2(8):146,1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