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原文】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冉阝①,杀北地都尉卬②。
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③,曰‘阃④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
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此非虚言也。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
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⑤万三千,百金之士⑥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⑦韩、魏。
当是之时,赵几霸。
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⑧也。
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
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
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
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
夫士卒尽家人子,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⑨,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
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
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⑩之。
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译文】
在这个时候,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冉阝,杀了北地都尉孙卬。
汉文帝把匈奴入侵看成最忧心的事情,于是终于又一次问冯唐说:“你凭什么知道我不能重用廉颇、李牧呢?”冯唐回答说:“我听说古代君王派遣将军时,跪扶着将军的车轮,说‘国门以内的事,我自己决断;国门以外的事,由将军裁定。
军中所有论功封爵行赏的事,都由将军在外面决定,回来后奏报朝廷就行了’。
这可不是虚空的话啊。
我的祖父曾说,李牧担任赵国将军镇守边关,把征收的租税全用来搞赏士卒。
凡赏赐均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
君王交给他重任,要求他完成任务,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
派遗精选的战车一千三百辆,善于骑射的士兵一万三千人,能建树功勋的勇士十万人,因此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大破东胡,消灭澹林,在西面抑制强秦,在南面支援韩、魏。
在那时,赵国几乎称霸中原。
其后逢赵王迁即位,他的母亲是卖唱的女子。
赵王迁即位后,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
因此兵士溃败逃窜,被秦军擒灭。
现在我私下听说魏尚担任云中太守,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都用来犒赏士卒,还拿出自己的俸绿,五天宰杀一次牛,宴请宾客、军吏和门客。
所以匈奴远远躲开,不敢靠近云中郡的边塞。
匈奴曾经一度入侵,魏尚率领人
马迎击敌人,杀敌很多。
那些士卒都是普通人家子弟,从村野出来当兵,哪里懂得军法军令?他们只知道整天拼死作战,杀敌抓俘虏,到幕府报功。
可是,只要有一言半语不合实际情况,法官便用法律制裁他们。
应得的奖赏不能兑现,可法官执法却非常严格。
我愚笨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奖赏太轻,处罚太重。
况且云中太守魏尚坐罪的缘由,只是报功状写的杀敌人数比实际情况少了六人,您把他交给法官审判,削夺他的爵位,判他一年徒刑。
由此说来,您即使得到廉颇、李牧,也是不能重用的。
我确实愚蠢,触犯了禁忌,该死!该死!”文帝很高兴,当天就让冯唐拿着节杖去赦免魏尚,让他重新担任云中郡太守,又任命冯唐为车骑都尉,统领京城中尉官所属和各郡国的车战之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