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肿瘤热

认识肿瘤热


经验性抗生素 治疗
治疗发热的病 因
肿瘤热的诊断 过程
有反应
无反应
确定感染的诊 断
萘普生实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继续抗生素治 疗和寻找感染 灶
发热消失
发热未消失
制定NF诊断
存在的感染或 非NF
再进一步评估
肿瘤热的降温方法
• 药物降温:常用的有解热镇痛类药物,糖皮 质激素类药物等。 • 物理降温法: 1 酒精擦浴和温水擦浴 2 冰袋降温 3 灌肠降温
各类肿瘤热的具体表现
• 通常恶性肿瘤发热无论是发热的幅度、热型, 还是持续时 限, 均无鲜明的临床特征。 • 仅有少数几种恶性肿瘤具有鲜明的热型。如对萘普生治疗明 显有效的发热常提示实体肿瘤的危险性。 • 对于晚期和侵袭性组织学类型淋巴瘤,发热是最常见表现, 部 分病人可出现以发热、盗汗和消瘦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 • 肾细胞癌是恶性肿瘤引起发热的经典例证, 通常仅表现为发 热, 无其它表现, 有时伴乏力和消瘦, 15%病例呈现间歇性发 热, 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多引起的镜下血尿或红细胞增多, 可提 示诊断。 • 嗜铬细胞瘤发热, 常见于发作性高血压病例, 血压升高时体温 增高, 血压正常时体温降至正常,随血压而变化。 • 位于丘脑附近的大脑肿瘤可产生高热( 39℃) 。 • 肺癌通常不引起发热, 但部分病例在没有肺炎和肺不张的条 件下表现为发热。 • 有时, 恶性肿瘤发热可表现为寒颤继之急剧发热, 酷似感染性 疾病。
认识肿瘤热
• • • • • 主持:钟金霞 主讲:李美玉 地点:示教室 时间:2015-1-23 参加:
• 补阅:
• • • • • • •
定义 发生原因 发生机制 肿瘤热的一般特点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和方法 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 启发
定义
肿瘤性发热(NF)简 称肿瘤热,又名癌性 发热。 癌性发热是恶性肿瘤 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 一 , 通常是指癌症患者 出现的直接与恶性肿 瘤有关的非感染性发 热。
肿瘤热的一般特点
• 1 热程或短或长,有的可达数月之久,可呈间歇性。 • 2 常为不规则热或弛张热,少数呈稽留热,体温在 37. 5~38. 5℃之间。 • 3 发热时全身症状可不明显,患者有时不能感 知;或无明显不适。 • 4 抗感染治疗无效,对解热镇痛药反应较好。 • 5 单纯的癌性发热常以低热为主或仅自觉身热,而 体温并不升高。 • 6 血液检查:外周血中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 比值大多正常。 • 6 肿瘤热患者多不伴有恶寒或寒战,表现为中低度 发热,以下午或夜间发热为主。
感染性发热
无规律,伴有寒 几天,感染源控 伴有白细胞升高,对抗生素治疗明 战,可高热 制后缓解 血沉加快 显,发热得到控 制
发生原因
1 恶性肿瘤本身引起的发热。 2 恶性肿瘤本身和治疗所致的机体免疫 功能损伤或免疫抑制所引发的机会感染 所引起的发热。
发生机制
肿瘤热是由肿瘤细胞本身产生内源性致 热因子,肿瘤迅速生长,瘤组织相对缺血、 缺氧引起瘤组织坏死,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 TNF),TNF是一种主要由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细胞分泌的多活性蛋白质,可分 TNF-α和TNF-β,两者均有致热性,而TNF 可能通过PGE2而致热,且TNF能诱导IL1,IL-6的产生,TNF、IL-1和IL-6均为内源 性致热原,而引起发热。
肿瘤热的治疗
• 非甾体抗炎药可以有效地缓解NF, • 萘普生、吲哚美辛、布洛芬、双氯芬酸、罗非西布等, 对于NF显示出不同的疗效。 • 萘普生与其他的药物比较显效更快,并且在鉴别NF和非 肿瘤性发热具有诊断价值。在NF消退后萘普生即使减低 剂量,亦能达到较好的退热效果。 若长期使用应考虑其潜在的不良反应:胃炎、消化道出 血,尤其是血小板减少。 还应注意与萘普生相关的禁忌症,如心、肝、肾功能不 全。 有些患者在停用萘普生后NF可以复发,若再次出现发热, 应重新评估,再次排除感染和其他原因的发热。
• 文献报告所有的常见恶性肿瘤均可引起发 热, 目前已知共有46种。 • 引起发热常见恶性肿瘤有: 淋巴瘤、霍奇金病、 非霍奇金病、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急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原发性或继发性肝癌、肺癌、 肾细胞癌、甲状腺转移癌。通常不引起发热的 疾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结肠、卵巢、前列 腺、乳腺、直肠、胰腺( 无转移) 和大脑恶性肿 瘤等。 • 罕见引起发热的恶性肿瘤为嗜铬细胞瘤。此 外, 心房粘液瘤和胃、小肠平滑肌瘤等是引起 发热的良性肿瘤。
肿瘤热的诊断标准
• 临床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体 温至少出现一次超过37. 5℃,持续时间超过2 周。 • 体检、实验室检查、放射检查缺乏感染依 据,缺乏过敏机制,排除药物热等。 • 抗生素应用7 d,但发热、血象无变化者,作为 诊断标准。
癌症患者的发 热评估
发热原因未明 确
发热原因明确
与感染性发热的区别
体温波动及规 律 发热周期 血液检查 药物治疗
肿瘤热
常为不规则热或 较长,通常为2 弛张热,少数呈 周 稽留热,体温在 37. 5~38. 5℃之 间。一般不伴有 寒战。
外周血中白细胞 对抗生素治疗不 计数及中性粒细 明显,应用化疗 胞比值大多正常。药物后能得到控 各项感染指标未 制。 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