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小学数学培优补差工作计划
新世纪呼唤新课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之中,作为教师,我们要努力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为了全面提高本班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行以点带面,全面提高.通过培优补差使学生转变观念,认真对待学习,发展智力,陶冶情操,真正做到教师动起来,学生活跃起来.并且长期坚持下去,真正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克服自卑的心里.在学生中形成“赶、帮、超”浓厚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因此, 很有必要做好“培优补差”工作教育。
一、培优补差目标:
对于优等生学习的主要目标放在能力培养和教学素养上(分析解决问题迁移能力)。
对于学困生的主要目标是放在基础知识掌握和基本能力上。
二、培优补差的思路及措施方法:
(一)对于积极性高的优等生,可以给他们出一定的难题,比如奥数题,课本上的一些思考题等,自己钻研,不会的可以由老师讲解,从而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对于学困生采取了以下方法
1、课堂上有针对性的指导,多提问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让学生感觉老师是重视他们的,爱他们的,教师要一视同仁,不鄙视不歧视他们,,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要因材施教,并给予相应的辅导。
3、教师要与家长多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等让家长和老师配合好,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有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
其实数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因为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以我们还要让数学回到生活中去,让孩子们感受数学就是我们的生活,这样以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举例1教学五年级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时,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做一个小长方体和正方体,通过观察,用手摸,来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顶点和棱,要求孩子们算出自己教室的体积,让他们自己动手量出教室的长宽高并进行计算,或者计算自己文具盒的体积,这样孩子们都很积极,也很感兴趣,很愿意去做。
举例2在教学中,上课导入也很重要,我们可以用现实生活中例子导入,如:教学六年级的打折问题,导入可引用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的这件衣服多少元?学生们肯定很想知道,老师可以提出问题:这件衣服原价是200元,打了八折,你们猜猜多少元?学完之后,也可以根据实际问题给学生们出题,让他们来进行计算。
这样孩子们会很感兴趣,感觉数学就是我们的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所以要好好的学习数学,在我们的教学中,还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
总的来说,在“培优补差”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以学生为本,本着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原则,还将加倍努力,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能有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