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国的气象灾害
第四节 中国的气象灾害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指出我国气象灾害的 地理分布。
2.分析旱灾、台风、寒潮等气象灾 害的形成原因。
3.比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害程 度的地域差异。
4.结合中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和农业 灾情,阐述旱灾灾情特点。
请大家看一组数据:
项 目
地区
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死亡人 经济损
旋涡风暴雨区 旋涡风暴雨区
二、台风灾害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遭受台风影响 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原因)
我国位于太平洋西岸,由于西太平洋 台风具有向西北方向移动的特征,因此, 我国极易遭受台风的袭击。
2、台风发生的时间: 主要为盛பைடு நூலகம்至秋初
3、台风灾害的空间分布特点:
沿海重、 南方重。
台风主要在我国东南沿 海登陆,受其影响程度 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小。
(4)华南地区夏秋旱。
(5)西南地区四季均可发生旱灾。
探究活动:
(1)简要分析华北地区旱灾严重的原因。
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年际变 化大,特别是春季和初夏降水少。
人为原因:人口稠密,人均径流量少;工农 业发达,用水量大。
读图2.36,了解以下内容: (1)干旱是华北地区最主要的气象灾害 (2)导致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既有自 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
4、南北灾害表现:
北方:大风、降温、霜冻、暴风雪等; 南方:降 温、冻害、雨雪等。
探究活动: 东北地区寒潮危害严重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 第一,我国东北地区紧邻冬季风的源地,冬季 风越过大兴安岭,使东北地区气温骤降。 第二,初霜时东北农作物正值生长季节,严重 危害农牧业生产。
沙尘暴袭击 村庄过程
四、沙尘暴
水;
西南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印度洋和孟加拉 湾的西南季风输送的。西南气流较往年偏弱。 降水很少。
气温较往年偏高。蒸发强
云南、贵州部分地区特殊的喀斯特地貌,形 成了雨水蓄不住,地下水用不上的状况;
水利设施脆弱。
喀斯特地貌地表多石林、石峰
地下暗河 喀斯特地貌之溶洞
4、旱涝关系
中国洪水频率分布图
点拨:我国沿海地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农 业区、渔业区,人口密集,城市港口众多的 地带。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灾 害常会形成海水倒灌,造成海堤决口,形成 洪涝灾害,并且可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 会造成城市、港口以及生命线工程的破坏、 船舶的毁坏等,以及人员伤亡、房屋倒塌、 建筑物破坏,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从而直 接威胁着我国沿海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
自然原因:①水热条件不稳定,导致降水的季
节分布不均,春旱严重;②冬季风的通道;③接
近沙源地;④蒸发强烈,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①是主要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灌溉
用水增加;②人口、城市密集,人均水资源匮乏
;③过量抽取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倒灌
,水资源缺乏。
难点释疑:西南---旱灾
54万立方米 储水量的燕 窝寨水库, 在5个月前 已干涸
探究活动:
①我国最大的城市上海虽然受灾,但却 没有成灾,原因是什么?
防御能力强 ②区别台风和旱灾、洪水的灾情报告有 什么不同? ③台风登陆对区域旱情有什么影响?
会带来大量降水,可以缓解 当地的旱情
5)试评价台风的功与过。
过:台风登陆时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大 量的财产损失和部分的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山洪、滑 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练一练:
左图箭头表示一 台风通过福州前 后的运行路线图, 看图回答: 1、当台风中心位 于A位置时,福州
吹 偏北 风;
2、当台风中心位 于B位置时,福州
__静__风;天气情 况 晴朗无雨 ;
3、当台风中心位 于C位置时,福州
吹 偏南 风。
C B 福州◎
4、危害:台风对沿海地区农业和城 市有什么影响?
干旱对人类造成了损害,才称旱灾。旱灾 的严重程度与人口、经济的发达程度有关, 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同样程度的干旱 造成的旱灾越严重。
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大; 夏季风没到,降水少; 正值春播,农业用水量大
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
春旱
云贵高原是喀斯特地貌, 地表水容易渗漏。
伏旱
四季都旱 夏秋旱
雨带推移到北方后,受高温 天气影响形成夏秋旱。
不稳定的降水就是干旱频发的主要原因。 人为原因:而东部是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 区,对降水的需求量和保证率要求很高,如 果出现干旱,势必造成旱灾灾情。因此,我 国东部季风区是旱灾频发区。
探究活动: 我国干旱、半干旱区为何不是严重区?
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虽然雨水不多,年年 干旱或“十年九旱”,已经对干旱有了适应 能力。但由于人口稀疏,经济落后,因此旱 灾并不是最严重的地区。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_塔__里__木_盆__地___ 盆地、_柴__达_木__盆__地__盆地。(4分)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_____准_噶__尔__盆_地___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_____黄_土__高__原__高原和______华__北__平_原_____平原。(6分)
员
失
世界 中国
121.3 万
1-2万
500-600 亿
61% 40%
57%
什么是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大气异常现象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经
济建设以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害。
气象灾害是影响面最广的灾害(为什 么?)。我国海陆兼备,大部分地区受季 风控制,气候极不稳定,决定了我国季节 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衡。导致 我国气象灾害种类多,其中干旱、台风、 寒潮对我国农业的危害影响范围最广、灾 情最重。
台风灾害灾情严重的地区是地均 GDP高且台风次数多的地区。
台风路径
台风影响地区
辽宁
西北太平洋最严重
两广
说明:我国台风来自西北太平洋的 热带气旋,我国南起两广,北至辽 宁的漫长海岸地带,时常受到台风 的袭击,大多数内陆省份也可能直 接或间接受到影响。其中,杭州湾 以南的台风频次远高于以北地区, 广东和海南东部沿海的台风频次约 占50%左右,浙江、台湾东部、海 南东北部等沿海遭受台风灾害的次 数,占总数的1/3以上。
贵州威宁县的村民半年来每 天都要到几里外去背水
乌江航道重庆 武隆段出现罕 见低水位,两 货船缓慢通行
去冬播下的希望,今春已 经不会再有收获的喜悦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
青藏高原挡住了从印度洋和孟加拉湾过来的 暖湿气流,而北方的冷空气不易到达西南地
区云贵高原腹地,冷暖气流难以交汇形成降
当夏季风势力弱,在南方停留时间过长,则“南涝北旱” 当夏季风势力强,到达北方早,停留时间过长,则“南 旱北涝”
5、旱灾的危害
城市用电紧张
5、旱灾危害:
导致较长时间内水分极度缺乏,农业减 产;土壤、植被缺水,径流减少,导致 地下水水质变差(咸潮)、高层建筑地 层不稳。??? 诱发次生灾害:森林火灾、蝗灾
华北
2000年沙尘暴发生次数最多的不在西北 沙漠区,而是在内蒙古中部。
5、防治措施:
① 植树造林、种草,增加地表植被覆盖。以减小风 速、增加湿度、减轻沙化,降低沙尘暴的基本条件。
②其次加强沙尘暴监测、预警;
2000年4月6日中国北方沙尘暴的走向 和覆盖范围。
P54思考题:
1.分析华北地区沙尘暴多发的原因。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7分)
①干旱、半干旱(缺水) ②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 ③植被稀疏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 原因。(14分)
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 (地表)增温快,干旱少雨,土壤疏松 ; 植被稀疏 ;
大风天气较多。
(5)在图7显示的450年间,沙尘暴发生次数的变化呈现 出一定的周期性起伏 的规律。在明王朝灭亡时,沙尘暴约发 生了 12 次。(5分)
北方
开始迟 结束早
雨季 雨季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 9月
6月 南部沿海地区
南方
开始早 结束迟
雨季 雨季长
5月
10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4、旱涝关系
(1)旱灾和涝灾在时间上交替:我国主要旱涝交替区有 黄河流域、海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及珠江流域等地区。 (2)旱灾和涝灾在空间上交错出现:即某一地带雨涝而 另外大片地区干旱,即“这里不涝那里涝,这里不旱那 里旱”的现象。
提示: 华北沙尘暴多发的原因有:
①冬春冷空气活动多 ②由于气候干旱,土壤疏松干燥。 ③人口压力大,人们毁林开荒,森林覆盖率降 低;过度放牧,草原退化、沙化土地面积不断扩 大,导致沙尘暴多发。
(06年全国文综卷Ⅰ)36.(36分)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 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 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图7依次表示 1464~1913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和逐年统计次数。分 析图5、图6、图7,回答下列问题
——华北地区春季影响很大的气象灾害
1、概念:
沙尘天气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四类。
是指大风把地面大量沙尘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 混浊,能见度低的天气现象。
2、多发时间:冬春季节
3、发生条件:
(动力) 大风天气 (物质) 地面的沙尘物质。
(气候)气候干燥,植被覆盖少
4、多发地区: 西北、华北、东北、青藏高原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3、不同区域的旱灾特点
(1)东北地区盛夏干旱,“三天一小干,五天一 大旱”。 由于降水相对稳定,旱灾频次相对较少。
(2)华北地区春旱严重,有“春雨贵如油”的说 法,旱灾频次居首位。
(3)长江地区伏旱,有农谚“春旱不算旱,夏旱 减一半”。 7月份雨带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易发生旱灾,但台风雨经常可以缓解灾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