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控操作规程(窑)

中控操作规程(窑)

回转窑中控操作员安全操作规程一、开机前的准备1、现场检查各主、辅机设备是否具备开机条件;2、联系相关人员将系统设备仪表送电备妥,并通知现场将本系统所有设备的现场控制转入到中控位置;3、中控确认DCS系统正常,且中控各参数显示与现场一致;4、单机试车结束,中控进行系统联动试车,确认无异常;5、根据工艺要求制定升温曲线;6、通知现场检查预热系统,确认人孔门、清料孔是否关闭好,投球确认溜管通畅,并将各翻板阀吊起;7、现场确认柴油的储存情况,做好柴油储备;8、确认窑头煤粉的储存情况,若煤粉量不足,则应通知煤磨点热风炉开磨;9、技术人员校好燃烧器的坐标及火点位置;10、通知现场插好油枪,检查油路畅通;11、确认各阀门开度是否为关闭状态;12、现场确认压缩空气及冷却水供应情况;13、启动高温风机润滑系统、窑减速机润滑系统;1、确认系统是否完全处于备妥、开机准备状态。

2、确认各处的阀门动作是否灵活、准确、可靠,检查好阀门位置。

3、与现场联系检查各处工艺管道是否畅通,做到无积料、无结皮、无杂物。

4、掌握设备状态和工艺状况、掌握各处耐火材料的状态和窑皮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保证安全生产。

5、确认好燃烧器是否完好,窑内定位是否合适,供油系统是否良好。

6、通知供水、供油、供风系统检查。

7、检查石灰库存和生料库存及煤粉存量。

8、通知各岗位及有关人员做好开机前的准备和设备检查,确保正常开机运行。

以上各条件具备后方可进行点火操作。

二、点火升温:1、确认煤粉仓存量。

2、接到车间点火命令后,做好升温准备。

3、联系岗位启动一次风机,并给一定转数。

4、点火后升温时,调整好温度,严格按技术人员下达的升温曲线执行升温做到升温平稳、准确严禁升温回火。

5、点火后观察火焰形状,调整好风量,最终使火焰不冒黑烟、不扫窑皮、燃烧稳定,温度分布均匀。

6、点火失败时,使窑内可燃气体排出干净后再重新点火。

7、调整好窑头负压,窑头保持-1—-10Pa。

8、通知窑头岗位启动窑中稀油站,按升温制度及时翻窑,检查窑衬升温变化情况。

9、开始油煤混燃,逐渐加煤过程中,调节好风量,保持窑头负压-1—-100Pa,观察火焰形状,不偏火、不扫窑皮、不发生煤粉沉落、燃烧稳定、温度分布均匀,按升温曲线要求,准确升温。

10、开机前必须确认各风机阀门位置在零位。

11、开始少量煤燃烧,逐渐加煤过程中,调节好风量,保持窑头负压50Pa观察火焰形状,不偏火、不烧耐火砖、不发生煤粉沉落、燃烧稳定、温度分布均匀,按升温曲线要求,准确升温。

12、接到本岗位开机指令后,开始开机。

同时双方做好通话记录(包括时间、通话内容、双方姓名)。

投料前,预热器应自上而下用压缩空气吹扫一遍。

低产量投料生产时,应20分钟吹扫一次;稳定生产时,半小时吹扫一次。

投料一)点火投料新型干法窑的点火投料是中控操作的重要阶段,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做好系统检查。

在点火前按操作规程顺序检查系统的密闭情况,并进行空载联动试车,确认系统各部位处于正常状态。

②控制升温速率。

升温阶段一般根据窑尾温度控制系统的点火升温速率<2℃/分,对换砖的窑应按烘干曲线烘干衬料后再按正常速率升温。

③投料时要注意风、煤、料的平衡:一般情况下,投料时系统拉风应为正常风量的70~80%,投料以70%开始,窑尾加煤量根据C5出口温度控制,窑头煤量则根据窑尾温度控制,密切注意预热器系统负压变化,加强吹扫,防止堵塞,待入窑物料温度及窑功率曲线开始上升时,即可加料。

每次加料一般为额定料量的3~5%,同时要注意窑速与投料量的对应关系,先提窑速再加料。

一般投料后40~50分钟料入冷却机,在其后的8小时内逐步加料至额定投料量,系统拉风则应控制在出C1出口温度380~420℃之间,且宜大不宜小。

④强化篦冷机操作,尽快提高二次风温和入炉三次风温。

通过调整篦速和各室风机风量延长物料在冷却机内的滞留时间,提高热回收率,快速提高燃烧空气温度,尽快稳定窑的煅烧状况。

4.2.3停生料库底喂料设备及提升机。

4.2.4窑尾止煤后,降低窑尾送煤风机转速至300rpm。

4.2.5打开两个C1筒的检修门,控制好C1出口温度,小于500℃。

同时调整篦冷机风机转速和过剩风机转速,保证窑头微负压。

4.2.6待旋风筒无料后,减前煤,至3.5-4t/h。

降低一次风机转速至750rpm,窑速3.0-3.5rpm 倒料。

4.2.7通知处理框架结皮,在处理结皮的时候,要保证框架负压。

4.2.8止料后倒料时间根据检修时间长短来定。

倒料完毕后止头煤,一次风机降至300rpm,停窑头喂煤风机。

停窑主电机,挂辅传。

4.3.3投料后逐渐提高温风机转速,物料到二级提升机时,联系现场并开启窑尾喂煤称,根据分解炉出口温度的高低加减煤。

4.3.4根据窑电流、窑尾温度、二次风温等参数逐渐提窑速、加料至正常。

开停机注意事项5.1开停任何设备必须联系好现场人员,并得到肯定答复后方可操作。

做好开停机记录,包括开停时间、开停设备、开停原因。

5.2止料前要通知电站主操和值班主任。

5.3止料后打开C1筒两个门子,保证C1出口温度不超500度。

5.4在没有退出煤管前,不要停一次风机。

5.5停主电机后,辅传不要停;辅传停后要定时转辅传。

5.6停窑后入窑大分隔轮、吹窑尾下料簸箕风机、窑头冷风套风机、窑尾打煤风机不要停。

5.7斜斗没料后及时停篦床、斜斗等相关设备。

5.8投料时:点分解炉前先将窑尾电场停下,分解炉出口温度控制正常后再将电场开启。

5.9回转窑开停机时控制好窑头负压。

5.10生料磨停主电机前先将进相机退出。

计划停窑前的准备1.接计划停窑通知后,按煤粉仓内煤粉量烧空的要求,确定停窑的具体时间。

现场应做好安全防火准备工作。

2.与煤磨操作员联系停磨,在停磨前十分钟关闭去煤磨的废气阀门。

3.通知现场准备停窑九、计划停窑的操作1.将标准仓料位控制在20%左右。

2.注意观察煤粉仓料位,根据两煤粉仓的煤粉量,确定生料出库计量滑板设定值为零,原则是标准仓内生料放空,煤粉仓内煤粉尚有部分煤粉(5t左右)。

3.关闭生料出库气动闸阀和计量滑板. 4.当标准仓放空时,注意预热器温度变化,通知现场检查并将预热器的存料清吹干净,并准备切换主机至辅助传动,同时设定分解炉喂煤量为零,并通知现场敲击煤粉输送管道,这时应密切注意分解炉出口温度变化,当确认管道内煤粉已输送完毕后,关闭三次风风门,停分解炉喂煤系统及有关袋收尘。

5.调整窑头喂煤,降低排风量,窑速降至1转/分,保证正常的烧结温度使窑内生料烧至合格熟料。

当窑内物料烧空后通知现场敲击煤粉输送管道,当确认管道内煤粉输送完毕后止煤,拉出煤管,将窑尾高温风机风门关小,8小时后停一次风机,并慢转窑至窑筒体冷到环境温度为止。

6.止火后,即停止筒体冷却风机及窑头密封风机等。

7.在保护好篦板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各空气室冷却机风量,尽可能早些停止风机。

8.现场确认冷却机内无红料时,逐渐停一段及二段冷却风机9.确认熟料已送完,停篦冷机及熟料输送系统;10.止料后根据增湿塔出口温度停止喷水;11.熟料出篦冷机后,根据电收尘气体温度停冷却机喷水。

非计划停车操作1、窑尾高温风机跳停操作(1) 停止喂料,停分解炉煤及窑头用煤,切换窑主机至辅传,先连续慢转2分钟后,进行间隔慢转,时间间隔应比空窑时略短。

(2) 加大窑头排风机风门,减少篦冷机二、三段冷却风量,保持窑罩压力在-50pa,防止系统向外喷火。

(3)确认原因,根据分析结果确认恢复窑尾高温风机正常运行时间。

(4)关闭窑尾高温风机入口风门,窑内保温,停止篦冷机喷水, 篦床速度降慢。

(5)燃烧器适当外撤,四通道可保持供中心风. (6)根据现场检查有关设备恢复情况,做点火恢复工作。

(7)重新点火、升温、投料,根据停窑时间及窑内温度,可分直接给煤及先给油再给煤两种情况进行;但严防加煤不着、累计过量“放炮”发生。

顺序为:先开高温风机风门,给煤升温,如停窑时间短,篦冷机可加大冷却风,,具备前述投料条件,即可投料。

2、突然掉电或DCS死机(1)尽快启动备用电源,进行间隔窑慢转及使一段篦床点动.间隔时间与前相同(2)启动事故风机, 但出口阀门开度应尽可能小,视停电时间长短,确定是否将燃烧器抽出。

3、对熟料输送系统及以后的设备故障(1)立即进行减料、减风、减煤作业。

(2)检查确认跳闸原因。

(3)根据原因判断恢复时间,作如下处理:止料、启动窑辅助电机窑头适当间歇给煤、分解炉止煤关小高温风机风门,加大一室风量。

(4)如一小时以上难以恢复一段正常,作停窑处理。

4、对喂煤系统故障的操作(1)停止喂料。

(2)关闭高温风机风门,保持窑温。

(3)如窑头喂煤尚可,按中空窑减料煅烧。

5、对喂料系统故障的操作:(1)止煤(分解炉),窑内的料烧空后,慢转窑。

(2)保持窑温,关闭风门,适当给煤,待料。

(4小时以内)1.为保护3506风机,尽可能维持其慢转。

2.预热器出口温度过高时,可加大3538抽力,使之下降,若不行,可适量打开冷风挡板或加料压温。

7.恢复时间过长时,可调节一次风和挡板开度,以保护燃烧器。

8.通知现场检查有关设备恢复情况,做点火恢复工作。

9.重新点火、升温、投料,过程可参考前述各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