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肩区运动学

第六章 肩区运动学

动静脉瘘、静脉炎等
• 放射痛:心绞痛、胆绞痛、横膈病变、内脏破裂等 • 肿瘤:Pancoast瘤压迫臂丛
问 诊
• 年龄、职业、家族史 • 损伤史:损伤动作
• 疼痛:注意排除以上肩部以外疾病;可向肘腕 部传导;休息或夜间痛;肩上活动痛;特殊动 作痛 • 力弱:如肩袖撕裂可表现为外展力弱,抬臂困 难;也可因疼痛而力弱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主动肌: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 副动肌:背阔肌、胸大肌、胸小肌、 锁骨下肌。
胸大肌下部纤维及整个背阔肌(特别 是其下部纤维)作用于肱骨肩胛骨 (后面观)肩胛骨(后面观),亦 可使肩胛骨抑低。当引起向上或用 双拐支撑时,可防止肩胛骨向上;前 锯肌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骨下角), 斜方肌下部纤维(附着于肩胛)亦可 使肩胛骨抑低。除上述肌肉外,胸 小肌,锁骨下肌亦起到辅助作用。 所有这些肌肉主要作用于肩胛肌下 角。除前锯肌外,其他各肌尚同时 使肩胛骨内旋。
(四)使肩关节内收的作用肌
肩胛下肌:
位置: 位于肩胛骨肩胛下窝, 为多羽肌。 起点: 起于肩胛下窝。 止点: 止于肱骨小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 上臂内收和内旋。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五)使肩关节旋内的作用肌
包括三角肌前部肌束、胸大肌、背阔肌、大 圆肌和肩胛下肌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五)使肩关节旋外的作用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2.菱形肌
位置:位于斜方肌深 层,肩胛骨内侧缘和 脊柱之间。 结构:肌束从内上向外 下斜行,分为上部的小 菱形肌和下部的大菱形 肌 起点:起于下2颈椎和 上4胸椎的棘突。
止点:止于肩胛骨内 侧缘。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 上提、后缩和下回旋。远固 定时,两侧收缩使脊住伸。
包括三角肌后部肌束、冈下肌和小圆肌
肩关节检查法
排除肩部以外疾病
• 炎症: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 • 神经性疼痛:
– 周围神经性疾病:颈椎病、椎间盘突出、骨折 脱位、髓外占位病变压迫、胸廓出口综合征、 臂丛神经炎等 – 中枢神经性疾病:脊髓内肿瘤、脊髓空洞症等
排除肩部以外疾病
• 血管病变:动脉血栓、血管痉挛、动脉硬化、动脉瘤、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1.前锯肌
功能: 近固定时,使肩胛骨前伸,肩胛骨 下角外旋,助臂前上举。 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翼状肩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2.胸小肌
位置:位于胸大 肌深层,为三角形 扁肌。 结构:肌束排列 呈放射状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2.胸小肌
起点:起于第3-5肋骨前面
180°
内收
50°
外旋(中立位) 45° 外旋(外展90º ) 90° 水平前屈 135°
内旋(中立位) 70° 内旋(外展90º ) 70° 水平后伸 50°
一般检查
• 被动活动 • 主动运动与被动活动最大角度的差距 • 抗阻运动 – 三角肌前束:前屈90º 抗阻 – 三角肌中束:外展45º 抗阻 – 三角肌后束:屈肘位后伸抗阻 – 二头肌:屈肘抗阻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2.喙肱肌
位置: 位于肱二头肌上半 部内侧,为长梭形肌。 起点: 起于肩胛骨喙突。 止点: 止于肱骨中部内侧。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 臂屈、内收和内旋。
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肌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主动肌:背阔肌、大圆肌、三角肌后部,
副动肌:肱三头肌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与胸壁之间
并无关节,但在功
能上可视为肩胛骨
与胸廓结合的机能
关节,位置为第2肋
至第7肋。
关节
关节
肩关节半脱位
关节囊及韧带
喙肩韧带
关节囊附着处:肱骨解剖颈
肩关节盂周缘
喙肱韧带 盂肱韧带
加固结构:
喙肩弓
(喙肩韧带、肩峰、喙突)
喙肱韧带、盂肱韧带
肩袖:
上方-冈上肌 后方-冈下肌、小圆肌 前方-肩胛下肌
第六节 肩区运动学
• 1.掌握肩区关节结构 特点、运动自由度 及正常活动范围, 肩区的肌肉在各关 节运动中的作用。 • 2.熟悉肩区主要肌肉 及骨性标志的体表 位置,原动肌肌力 减弱时的代偿运动。
第一节 肩区的骨性标志
胸骨 胸骨在胸廓
的前部,从
上端的剑突
到下端的胸
骨柄均可摸 到。
锁骨
注意:锁骨的弯曲,它 的内侧部是凸向前, 而外侧部是凹向前。
冈上肌 冈下肌 小圆肌
关节囊
肱三头肌 长头
关节囊及韧带
(1)喙肩韧带
上臂抬高时,肱骨大结
节位于喙肩弓(喙肩韧
带与肩峰)的下部,成
为肱骨头外展的支点。
喙肩弓下部的滑囊和附
近疏松结缔组织,有利
于浅深两层肌肉的滑动。
(2) 盂肱韧带
盂肱韧带为关节囊前壁增厚部。
起于肱骨解剖颈的前下部,向上、
内止于关节盂上结节和关节盂唇。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1.胸大肌
位置:位于胸前皮下,为多羽状 扇形扁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向 外集中。肌分 3 部:锁骨部、胸骨 部和腹部。 起点:起于锁骨内侧半、胸骨和 上6肋骨前面及腹直肌鞘前壁上部。 止点: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1.胸大肌
近固定时,使上臂屈、 内收和内旋。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臂靠拢, 并可提肋助呼气。
肩胛骨
肱骨
第二节肩区的关节
盂肱关节、肩锁关节
胸锁关节、肩胛胸壁间关节
肩锁关节
• 由锁骨的肩峰端和肩胛骨的肩峰关节面构成,属 于平面关节。运动是提、外展、旋转。
胸锁关节
胸骨与锁骨的近端部构成的鞍状关节,关节内有关节盘。由锁骨 内端、胸骨柄的锁骨切迹与第一肋软骨组成,被关节囊及韧带 围绕固定。是唯一直接连接上肢与胸廓的关节。
撞击试验
问 诊
• 活动受限:疼痛、力弱所致
• 不稳 :脱位史、肩部不稳、特殊动作恐惧感、
突发短暂麻痹感、主动造成脱位
• 弹响或绞锁
一般检查
• • • • • • • 确定优势侧 外形 皮色、皮温 患者姿态 肩部三角 压痛 弹响
冈上肌萎缩
一般检查
• 凹陷 • 主动运动
前屈-上举 180° 后伸 60°
外展-上举
※1.三角肌
位置 : 位于肩关节前、外、后方,为 一块倒三角形的肌肉。 结构:分3部,前、后部的肌束为半 羽肌,中部肌束为多羽肌。 起点: 锁骨外侧半、肩峰和肩胛冈。 止点: 肱骨体三角肌粗隆。 功能: 近固定时,前部肌纤维收缩使上臂屈、水平屈和内旋; 后部纤维收缩使上臂伸、水平伸和外旋; 中部或整块肌肉收缩使上臂外展。
远固定时,拉躯干向上,并协助吸气。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2.冈下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近似三 角形。 起点: 冈下肌起自肩胛骨 下窝内侧2/3,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 伸、内收和外旋。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3.小圆肌 位置: 位于冈下窝,圆 柱形。 起点: 起自肩胛骨外侧缘 背面。 止点: 止于肱骨大结节。
止点:止于肩胛骨喙突。
功能:近固定时,使肩胛骨下 降、前伸和下回旋。远固定时, 提肋助吸气。
(二)使肩胛骨下降的作用肌
3.锁骨下肌
位置:位于锁骨下面。 结构:梭形小肌,肌纤维从第一肋 向外上方斜行 起点:起于第1肋。 止点:止于锁骨下面。 功能:近固定时,牵引肩胛骨向内下方,伴随着肩胛骨 下降,协助固定胸锁关节。远固定时提肋助吸气。
韧带纤维短缩,有阻止肱骨 头脱位的作用。
(4)喙锁韧带
喙锁韧带为联系锁
骨与肩胛骨喙突的
韧带,起于喙突,
向后上部伸展,止
于锁骨外端下缘,
分为斜方韧带及锥
状韧带。
第三节 肩区的肌肉及运动
• 肩胛骨运动
• 肩关节运动
3轴6方向运动 外展 内收 前屈 后伸 内旋 外旋 环转运动
一、运动上肢带的作用肌
(一)使肩胛骨上提的作用肌
分盂肱上、中、下三个韧带。该
三条韧带处于关节囊内面,有约束
肩肱关节外旋作用。其中肱中韧
带最重要,如该韧带缺如,则关节
囊前壁薄弱而易产生关节脱位。
(3)喙肱韧带
喙肱韧带起于肩胛骨喙突的
外缘,止于肱骨大小结节,
桥架于结节间沟之上,为悬
吊肱骨头的韧带。肱骨外旋
时韧带纤维伸展,有约束肱
骨外旋的作用。肱骨内旋时

三)使肩胛骨前伸(外展)的作用肌
(四)使肩胛骨后缩(内收)的作用肌
由斜方肌和菱形肌共同完成
(五)使肩胛骨上回旋的作用肌
由斜方肌和前锯肌联合作用完成
(六)使肩胛骨下回旋的作用肌
主要通过大菱形肌完成
二、运动肩关节的作用肌
(一)使肩关节屈的作用肌
主动肌:三角肌前束和中部纤维、冈上肌,
副动肌:胸大肌锁骨部肌束、喙肱肌和肱二头 肌等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 1.背阔肌 位置:位于腰背部皮下,上部被斜方肌 遮盖,为三角形扁肌,是人体中最大的 扁阔肌。 结构:肌束呈放射状排列,由内下斜 向外上方集中。
起点:起于下6胸椎和全部腰椎棘突、 骶正中嵴、髂嵴后部及下3肋骨外侧面。 止点: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二)使肩关节伸的作用肌
背阔肌功能: 近固定时,使上臂伸、 内收和内旋。
• 耸肩试验异常有几种情况,斜方肌肌瘫痪时会有耸肩无力 的表现,为副神经麻痹的征象。可见于颈部淋巴结结核, 颈部恶性肿瘤,脊髓灰质炎,颅后窝肿物,肌萎缩性侧索 硬化症,森林脑炎,颈静脉孔综合征以及颈后三角损伤或 做颈部淋巴结活检时手术误伤的结果。此外,耸肩无力者, 还可见于锁骨骨折,肩锁关节脱位等。 耸肩试验是检查斜 方肌是否瘫痪及瘫痪程度的方法,斜方肌的主要功能是耸 肩。 耸肩试验检查方法:病人坐位,两臂自然下垂,检查 者立于病人背后,用两手压于其双肩,让病人耸肩以比较 两侧肩部耸起力量有否差别。一侧耸肩无力者,亦见于该 侧臂上举困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