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1、地球是一个略扁、略鼓的不规则体。

2、地球平均半径千米,最大周长千米,表面积
平方千米。

3、地球仪构成:一轴:,两极:和。

4、纬线的形状是,长度(相等、不等),指示方向。

5、经线的形状是,长度(相等、不等),指示方向。

6、是纬线的起始线。

是经线的起始线。

7、南北半球分界线;东西半球分界线。

8、0°纬线以北的纬度叫,字母是;以南的经度叫,
字母是。

9、0°经线以西的纬度叫,字母是;以东的经度叫,
字母是。

10、经线圈都可以平分地球,经线圈的构成:经度方向、
度数和为°所构成。

11、纬度南北各为°越往两侧,度数越;
经度东西各为°越往两侧,度数越。

12、高中低纬度划分: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

13、五个温度带划分:热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14、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点的。

15、书写经纬度:在前,在后。

A在北纬45°、东经126°则A的坐标为();
B在赤道上、西经5°则B的坐标为();
C在本初子午线上、北纬25°则C的坐标为();
D不仅在赤道上,而且在本初子午线上则D的坐标为();
E在180°经线上,南纬25°则E的坐标为()。

16、地球自转:中心、方向、周期、北极上空
时针转,南极上空时针转。

产生的现象:更替、日月星辰的、东西方的差异。

17、地球公转:中心、方向、周期。

产生的现象:
更替、的变化、的划分。

18、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19、地球上海陆分布,陆地占%,海洋占%。

分海洋,
陆地。

20、任意把地球划分成大小相等的两个半球,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
陆地面积。

21、全球有大洲,洲由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

22、全球有大陆,分别是、、、、、。

23、全球有大洋,由大到小分别是:、、、。

24、赤道穿过的大洲:、、、。

赤道穿过的大陆:、、、。

25、亚欧分界:、、、、、。

亚非分界:。

(沟通和)
南、北美分界:。

(沟通和)
亚洲和北美分界:。

(沟通和)
26、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距离。

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

27、五种基本陆地地形:、、、、。

28、平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起伏。

高原海拔一般在米以下,地面起伏,边缘。

丘陵海拔一般在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米,地面。

山地海拔一般在米以上,地面。

盆地四周,中间。

29、陆地两大山脉带:一是南北走向的贯穿南北美洲的,
由北美洲的山脉和南美洲的山脉组成;二是东西
走向的由山脉、山脉和山脉组成。

30、海底地形主要有:、、、、。

31、海底比较活跃的海底地形是;最深的海底地形是。

32、等高线特点:
同一等高线各点的海拔高度;等高线数值越大,海拔;
等高线数值越小,海拔。

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一般
,叫做。

等高线是曲线。

坡陡等高线;坡缓等高线。

平原等高线;山地等高线。

33、等高线地图中地形部位:
闭合等高线四周数值大,中间数值小是;等高线四周小,中间大
的是。

等高线弯曲向低处凸出是;等高线弯曲向高处凸出
的是。

两个山顶之间的低洼部位是。

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

34、和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变地表形态。

35、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是在看到大陆和大陆相吻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内容是:很久以前一个叫的陆地和一个叫的海洋,经过长时间的大陆分裂,形成了今天和的版图。

36、地球的上被分为大板块,分别是:、、、
、、。

板块几乎在海洋当中。

37、喜马拉雅山是板块和板块碰撞形成的;落基山脉
是板块和板块碰撞形成的。

38、板块内部;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39、两大火山地震带:火山地震带和火山
地震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