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制订感冒通片生产工艺规程,以提供生产车间组织生产和进行生产操作的依据。
适用范围:感冒通片的生产。
责任:生产车间按该工艺规程组织生产和按该规程编制标准操作程序,生产部,质管部负责监督该规程的实施。
内容:目录1.品名2.剂型3.产品概述4.处方5.生产工艺流程6.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工艺技术参数7.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8.成品容器、包装材料要求9.设备一览表10.技术安全、劳动保护与工艺卫生11.物料消耗定额12.技术经济指标及计算方法13.操作工时与生产周期(按200万片一批计算)14.劳动组织与岗位定员1.品名:感冒通片2.剂型:薄膜衣片3. 产品概述:本品是复方制剂,系抗感冒药,用于治疗感冒及感冒引起的头痛、鼻塞、流涕、咽痛、痰多等症。
4. 处方双氯芬酸钠 15.5g人工牛黄 1 4.3g 磷酸氢钙 21g马来酸氯苯那敏2.5g淀粉 6g磷酸氢钙21g微晶纤维素 2g淀粉6 g 羧甲淀粉钠1.2g微晶纤维素2 g10漩粉浆10.9g羧甲淀粉钠1.2g10%淀粉浆5.7g硬脂酸镁0.9 g共制成1000片薄膜衣液处方:聚丙烯酸树脂W0.47g 羟丙甲纤维素 0.94g邻苯二甲酸二乙酯0.26ml 蓖麻油 0.26g滑石粉0.82g二氧化钛 0.68g乙醇32.7g纯化水10.5g亮蓝0.026g牛黄粒:发热、双氯粒:包装6.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及工艺技术参数6.1原辅料过筛6.1.1双氯芬酸钠、人工牛黄过18目筛,马来酸氯苯那敏粉碎过100目筛。
6.1.2磷酸氢钙粉碎过100目筛,淀粉过140目筛,硬脂酸镁过60目筛。
6.2制粒6.2.1双氯粒的制备:按处方量称取原料及辅料加入高速混合制粒机中,干混180秒, 加10%淀粉浆(温度在30°C以下),搅拌制粒80秒,出粒,制得适宜湿颗粒。
6.2.2牛黄粒的制备:按处方量称取原料及辅料加入高速混合制粒机中,干混180秒,加入10%淀粉浆(温度在30C以下),搅拌制粒35秒,出粒,制得适宜湿颗粒。
6.2.3干燥:双氯粒和牛黄粒分别置高效沸腾干燥机中干燥,温度逐渐升高,双氯粒的干燥温度为45〜50C,牛黄粒的干燥温度为50〜55C,待颗粒干燥至适宜的水分,取出干颗粒,放冷至30C以下。
6.2.4整粒:干燥好的干颗粒分别用快速整粒机过20目筛整粒。
6.2.5干粒混合:整粒后的双氯粒、牛黄粒与硬脂酸镁于三维运动混合机中混合15分钟,用衬有胶袋的干净桶盛装,称重,并放入中间品卡,交中间站。
6.3压片6.3.1装机6.3.1.1检查压片机是否已清洁,运转是否正常。
6.3.1.2领取无缺损的直径为6.0mm浅凹上、下冲及冲模,擦拭干净。
6.3.1.3装上冲模、冲,上冲套上胶垫,上冲与轨道接触处加少量润滑油。
6.3.1.4转动手轮,正常后幵机运转,如正常再擦拭干净模盘。
6.3.1.5装上刮粉器、加料斗。
6.3.2压片6.3.2.1按生产指令要求领取已检验合格的颗粒,复核品名、批号、数量、规格是否正确。
6.322向加料斗中加入颗粒至近料斗口。
632.3转动手轮,使压片机旋转两周,如正常幵机试压,调节片重,测定崩解时限、硬度,使符合要求,调节适宜的车速,幵机正式压片。
6.3.2.4压片过程中每隔15分钟测定一次片重,每隔30分钟测定崩解时限,并且勤加料,使两个加料斗中物料高度保持稳定、平衡。
6.3.2.5 压出的片子筛去细粉,置衬有干净胶袋的桶内,放入中间品卡、扎口、交中间站。
6.4包衣6.4.1按处方用量按《薄膜衣液配制标操作规程》配制薄膜衣料。
6.4.2检查包衣机:清洁、干燥、各系统运转正常。
6.4.3按生产指令要求领取已检验合格的素片,复核品名、规格、批号、数量,筛去素片的细粉,轻加入包衣锅中。
6.4.4动包衣机和热风机,先吹热风预热素片至40C,然后启动排风机和喷雾系统,将薄膜衣液均匀地喷洒到药片表面,包衣温度为50〜60C,直至喷完全部薄膜衣料为止。
6.4.5包好的薄膜衣片用干燥的小布袋盛装,放入中间品卡,存放于中间站干燥的木柜内。
6.5铝塑包装6.5.1按生产指令要求领取已检验合格的薄膜衣片,复核品名、规格、批号、数量。
6.5.2领取符合要求的聚氯乙烯硬片和铝塑复合膜。
6.5.3按铝塑包装机标准操作规程,装上零部件、聚氯乙烯硬片和铝塑复合膜,调试机器,刻上批号,使空泡包装时运转正常。
6.5.4向加料斗中加入薄膜衣片,运转机器,调试使药片封装密封完好,调试好后正式幵机包装,每板12片。
6.5.5生产过程将碎片、异物、密封不严、冲切不整齐、穿孔、空泡、批号不清的复合膜挑出。
6.6塑料瓶包装661按生产指令要求领取已检验合格的薄膜衣片,复核品名、规格、批号、数量。
6.6.2领取规格相符、完好、清洁干燥的塑料瓶、卷筒纸和标签,标签打印上批号和生产日期。
6.6.3按产品包装标准操作规程调试好自动包装生产线各设备。
6.6.4加装塑料瓶、卷筒纸、标签和药片,幵动机器,再次调试理瓶、数片、塞纸、旋盖、封口和贴标至运转正常,正式幵机生产,每瓶装50片。
6.6.5生产过程不断检查理瓶、数片、塞纸、旋盖、封口和贴标各步骤,及时调整机器和挑出不合格产品。
6.7装盒6.7.1铝塑板装盒6.7.1.1按生产指令要求取包装好的药片铝塑板、小盒、中盒、纸箱和封口证,纸箱打印上批号、生产日期。
6.7.1.2将药片铝塑板依次装入小盒、中盒和纸箱,2板/小盒,20小盒/中盒,30中盒/箱,中盒用封口证封口。
6.7.1.3纸箱里面放入合格证,用胶带封口,打包捆扎,检验合格后进仓。
6.7.2塑料瓶装盒6.7.2.1按生产指令要求领取瓶装成品、小盒、中盒、纸箱和封口证,纸箱打印上批号、生产日期。
6.7.2.2将瓶装成品依次装入小盒、中盒和纸箱,1瓶/小盒,10小盒/中盒,30中盒/箱,中盒用封口证封口。
6.7.2.3纸箱里面放入合格证,用胶带封口,打包捆扎,检验合格后进仓。
7.物料、中间产品、成品的质量标准7.1物料的质量标准7.1.1双氯芬酸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75页。
7.1.2人工牛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标准》W$132(Z-122)-98 。
7.1.3马来酸氯苯那敏: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49页。
7.1.4磷酸氢钙: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1072页。
7.1.5淀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780页。
7.1.6微晶纤维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978页。
7.1.7羧甲淀粉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983页。
7.1.8硬脂酸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833页。
7.1.9聚丙烯酸树脂IV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994页。
7.1.10羟丙甲纤维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775页。
7.1.11滑石粉: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第287页。
7.1.12二氧化钛: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15页。
7.1.13乙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11页。
7.1.14纯化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第344页。
7.2中间产品的质量标准7.2.1颗粒:要求细小均匀,无异物,色泽均匀,干粒水分为 2.5〜3.5%。
双氯粒含双氯芬酸钠为15.2%〜16.3%,牛黄粒含人工牛黄(以胆酸计)为1.90〜2.10mg/g。
7.2.2素片:外观完整光洁,厚薄一致,色泽均匀,无黑点、碎片、松片、裂片等现象,片重差异不超过+7.5%,崩解时限不超过15分钟。
每片含双氯芬酸钠应为标示量的94.0%-107.0%,含人工牛黄(以胆酸计)应为1.80-2.20mg。
7.2.3薄膜衣片:颜色为蓝色,色泽均匀,无斑点、龟裂、爆裂、脱壳、掉皮等现象、重量差异不超过+7.5%,崩解时限不超过30分钟。
7.2.4铝塑板:批号及网纹清晰,无空泡、无烂片,铝箔上所印字清晰无误,冲切整齐,无穿孔现象。
7.3成品的质量标准731外观质量标准731.1塑料瓶外壁干净,干爽。
731.2 标签端正、洁净、字迹清晰。
731.3标签、包装盒(箱)、装箱合格证内容一致,批号打印清晰、完整。
7.3.1.4封口胶带应贴得平、正、牢固,打包带位置适中,封箱牢固。
7.3.2内在质量标准性状:本品为蓝色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浅黄色。
鉴别:(1)取本品1片,研细,力口60%醋酸6 ml使溶解,稍放置。
吸取上清液2 ml,加新鲜配制的糠醛水溶液(If 100) 1ml,硫酸溶液(取硫酸50ml与水65 ml混合制成)13ml,摇匀,在70 C水浴加热,溶液应显蓝紫色。
(2)取本6片,研细。
加氯仿20ml使溶解,滤过,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每1ml含扑尔敏0.75mg的氯仿溶液及每1ml含双氯芬酸钠5mg的乙醇溶液)各5卩l,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二部附录31页)试验,分别点样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甲醇—浓氯(20: 0.15 )为展幵剂,展幵后,晾干,熏以碘蒸气,供试品应在两种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应符合片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二部附录5页)。
含量测定:双氯芬酸钠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于105 C干燥至恒重的双氯芬酸钠对照品25mg,置100ml量瓶中,加氢氧化钠液(0.002mol/L )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2ml置25ml 量瓶中,加氢氧化钠液(0.002mol/L )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当于双氯芬酸钠25mg 置100ml量瓶中,加氢氧化钠液(0.002mol/L )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弃去初滤液,精密量取续滤液2ml,置25ml量瓶中,加氢氧化钠液(0.002 mol/L )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测定法取过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照分光光度法(中国药典二部附录26页)在276nm波长处测定其吸收度,计算,即得。
人工牛黄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105C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12.5mg,置50ml量瓶中,加60%昔酸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2 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出适量(约相于人工牛黄50mg)置25ml量瓶中,加60%昔酸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1小时,滤过即得。
测定法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及供试品溶液各1ml,精密加入新鲜配制的糠醛溶液(1宀100)1ml,摇匀,在冰浴中放置5分钟后,加入硫酸溶液(硫酸50ml与水65ml混合制成)13ml,摇匀,在70C水浴中放置10分钟后,在冰浴中放置2分钟, 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