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实务教案——青少年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实务教案——青少年社会工作

第九章青少年社会工作案例王平(化名),男性,1985年6月出生,初中毕业,待业。

沉溺于网络游戏,泡吧。

家庭背景:案主家庭条件较为优越。

父亲是一家建筑装潢公司的老板,时常在外地承包工程,在家时间不多,对案主较溺爱。

母亲是家庭主妇,喜欢在外跳舞、搓麻将。

案主的父母感情不太和谐,在对孩子教育问题上观念不一致。

案主生活经历:案主在读小学四年级时,随其父母从外地迁往上海,居住在徐汇区虹梅街道某小区,转学到徐汇区某小学。

在外地读小学时成绩较好,后由于生活环境变化,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外面的诱惑增多,家境富裕,使其放学之余,常与同学一起去网吧玩游戏,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初中时进了一所普通中学。

读初二时,被分在差班。

这时的王平更无心读书,时不时逃课去网吧玩游戏,休息日更是整天泡吧。

而且,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哥们”,为讲“哥们义气”还打过群架。

好不容易读完初三,由于成绩差而未考上高中,其母认为职校、技校学习氛围不好,学不到什么东西而不愿让其继续读书。

闲在家里无所事事,时不时和一帮“哥们”出去蹦迪、泡吧、下馆子。

2002年5月与一位才十四岁的女孩在舞厅认识,后来发生了性关系,女方家长知道后以强奸罪将其告上法庭。

由于当时未满18岁,后经调解、协商,案主家赔了女方一笔钱,女方撤诉才平息此事。

强奸案发生之后,没有得到应有惩戒的王平并未从这件事中吸取教训,而因此认为“有钱能使鬼推磨”,反而更加放纵自己,我行我素。

第一节青少年社会工作概述一.青少年的需要从发展的角度,我们可以把青少年个体的发展性需要作以下概括1.接纳自己的身体与容貌,符合社会所规范之性别角色期望。

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的人际关系。

3.追求个体的情绪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其他人。

4.自食其立,寻求经济独立5.对未来的生涯做准备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的认知技能和概念。

7.努力表现负责任的行为与追求理想和抱负。

8.对未来的婚姻和家庭做准备9.建立个体的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的需求。

二.青少年的问题1.青少年心理和情绪问题(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惧、进食障碍、睡眠障碍、学习适应能力差等问题)。

2.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网络犯罪行为等)。

3.青少年犯罪问题(主要集中在盗窃、抢劫、伤害、绑架、敲诈勒索和吸毒贩毒等方面)。

4.家庭矛盾冲突,亲子关系失衡(第一,边界不清,父母过度保护;第二,家庭关系疏离,父母不闻不问;第三单亲之家,家庭结构不完整等)。

5.失学失业问题(学历低、缺少工作技能、自我认知偏差、就学就业动机低等)。

6.其他方面(道德品格、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弱势青少年群体权益保障等)。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概念及类型青少年社会工作,是把青少年作为工作和服务对象,通过运用关于青少年成长和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理念、理论、方法和技巧,来最大限度地发掘青少年的潜能,促进其全面健康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的专业活动。

青少年社会工作一般可分为微观(个案辅导服务)、中观(家庭和小组社会工作服务)、宏观(组织和社区社会工作)三个层面。

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类型为:发展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矫正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预防性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

四.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特点1.社会工作价值观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核心基础社会工作者对待青少年需要秉持和运用接纳、不批判、尊重、保密、个别化和当事人自决等社会工作价值原则。

2.社会工作专业方法和技巧是开展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手段通过融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的个别辅导、角色扮演、小组游戏、技巧训练、集体活动等,启发、帮助和促进青少年的发展。

3.“人与环境互动”的视角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基本介入焦点社会工作者了解青少年的发展性需求、成长的社会环境及其影响等,并从青少年群体本身、社会环境及两者的互动过程中去开展各类社会工作服务。

4.青少年社会功能的改善和提高,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目标。

五.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服务原则1.尊重青少年的价值与尊严社会工作服务的基本条件是能尊重青少年是一个独特的个体,拥有个人的价值与尊严,不能由青少年的一项行为而完全否定他的个人价值。

2.接纳与关爱青少年接纳就是接受青少年是一位有价值、尊严、积极向上与向善发展可能的人。

关怀则是关心、接近与重视青少年的各种学习与生活状况,并能与青少年共享成长的喜悦,共同分担失落的痛苦。

3.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社会工作者应根据每个青少年的不同情况制订个别化的服务计划。

4.协助青少年具备适应社会变人的不断成长的能力通过对青少年提供必要的辅导和协助,帮助他们建立适应社会的能力。

六.青少年社会工作的系统架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工作时,不仅要与青少年本身建立专业关系,而且要与青少年的家庭及社区内的其他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多个系统的协同运作,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经常运用的策略。

因此,我们可以用系统的概念来分析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

1.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系统主要包括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以及相应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2.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一般来说,青少年服务对象系统是青少年个人、家庭、群体、组织、社区等或者任何在青少年服务中预期的受益人。

成为服务对象有三个条件:(1)是服务的受益人;(2)要求并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服务;(3)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签订服务协议或契约。

但这些条件在不同的求助形态中的实现程度是不同的。

3.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青少年服务目标系统由社会工作者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所要改变或影响的人组成。

目标系统可能就是服务对象系统,但也可能不是,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都有可能成为需要改变的目标,社会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明确服务目标,及时、有效地作出服务回应。

4.青少年服务行动系统行动系统指社会工作者为实现改变目标而建立的合作者系统。

第二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一.思想道德品格辅导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品格辅导,主要基于青少年的道德发展规律及基本特点。

1.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特点(1)道德相对主义。

他们能够比较事物的差异性,思考不同的解决办法。

(2)道德的冲突。

在此阶段,青少年与重要他人的道德冲突明显增多。

(3)道德上的知行不一。

青少年的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常常存在差异性。

(4)与成人道德观念的疏离。

青少年在此阶段不会被成人充分接纳,他们也不会认同成人的标准,因此代际间的疏离感会导致亲子冲突。

2.主要服务内容(1)帮助青少年形成对社会政治制度的看法。

(2)引导青少年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对自然、社会的正确认识。

(3)引导青少年形成对各类事物和现象的正确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4)引导青少年建立正确的观察、判断和推理的思维方法。

(5)提高青少年对于道德理论和知识的了解。

(6)协助青少年学会梳理道德情绪和自我认知能力。

(7)协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并掌握自我控制能力。

二.心理及认知辅导1.青少年心理及认知的主要特点(1)心身发展快速而不平衡。

(2)主要发展性任务是实现自我的同一。

也就是说,使理想的我逐步接近现实的我,使自我意识达到积极的统一。

(3)道德意识和价值观念得到发展。

(4)独立意识加强,伙伴关系密切。

(5)认知改变。

例如学会自我批评、听取他人意见、思维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有很大提高等。

2.主要服务内容(1)辅导青少年了解和认识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掌握基本的心理发展知识;(2)辅导青少年掌握平衡心理发展的基本技能,提高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3)协助青少年开展良性的自我探索,实现自我同一性;(4)协助青少年发展健康的认知能力,促进个体新知能、创造力、思考判断力的全面提高;(5)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发展的社会环境,促进青少年与环境的和谐互动。

三.生涯发展辅导1.生涯发展辅导的主要内容(1)生涯规划及生涯决策能力的培养。

协助青少年学习界定问题、收集并运用资料,以提高生涯的规划和决策能力。

(2)自我状况的了解及个人价值观的澄清。

协助个体了解自我能力、兴趣等,并澄清个人的职业价值、个人生涯发展的状况。

(3)合理选择的作出。

学会根据个人特定的标准、生涯目标、社会要求,经过比较后作出适当的选择。

(4)自身潜能的开发。

发掘个人的潜能,适应快速变迁的社会与职业环境。

2.生涯规划的重点(1)自我认识:了解个人的潜能、智力、兴趣、人格特征等;(2)认识工作世界:对工作发展前景、就业与职业训练资源、工作机会的认识(3)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形成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生涯观念。

(4)评估环境因素: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的了解。

四.就学就业辅导1.学业辅导包括: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动机,提高青少年的学习自觉性;发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扩大青少年求知欲;协助青少年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能力;协助青少年掌握基本的处理压力的技能和方法等。

2.就业辅导包括:培养良好的就业意识,开展就业态度和就业技能辅导,为青少年择业提供直接服务等。

五.生活方式辅导1.协助青少年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态度2.培养良好的生活情趣,提高青少年的闲暇娱乐质量3.及时纠正不良生活方式,协助青少年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六.人际交往辅导人际交往是青少年的重要生活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关系、同伴关系、网络人际关系,其他人际关系等。

作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人际交往辅导可包括以下内容。

1.培养青少年良好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品质,使青少年的合作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沟通交往技巧等有良好提高。

2.拓展青少年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其领导才能、社交礼仪、交往态度;3.矫正和帮助有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交往偏差的青少年。

七.行为偏差及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1.行为偏差青少年矫正服务矫正和预防性服务包括:进行社会技巧训练;加强补救性教育;加强家庭和学校的联结,并开展家庭层面的辅导服务;建立有效的青少年支持网络。

2.犯罪青少年矫正服务犯罪青少年的矫正服务多以教育辅导为主,主要包括青少年犯罪前的预防性教育服务、判决前后的教育服务、替代性教育服务、重返社会教育服务等,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

八.弱势青少年保障服务1.弱势群体的界定社会弱势群体是一个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和承受力的脆弱性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无法保持个人及其家庭成员最基本的生活水准,需要国家和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

2.保障服务的内容包括:基本权利保障服务、司法保护、教育权益保障服务、就业保障服务、健康保障服务、社会保障及服务等。

第三节青少年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一.青少年个案过程的主要特点青少年个案过程由接案和建立关系、预估、计划、介入、总结和评估等阶段组成。

青少年个案工作过程有以下一些特点:1.青少年服务中,建立关系阶段具有主动性、外展性和技巧性特点。

2.青少年服务预估的焦点既包括青少年的需求评估,也包括开展专业服务所需要的资源评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