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s渐变工具说课稿

ps渐变工具说课稿

《渐变工具的使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授的是photoshop 教程中的“渐变工具”的使用”。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可以使学生掌握渐变工具的基本操作技能,从而提高学生对图形的处理能力。

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这一节如果简单地介绍渐变工具的用途,缺乏生动的实例,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为本次课增加了一些综合应用的范例,同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图片的修改进行自主学习。

(二)、教学目标:“渐变工具”是Photoshop 的一种重要的填充工具,它在图像处理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本班学生特点,以及他们的智力发展水平,我拟定以下三个主要的教学目标,分别为:
1. 知识目标:理解渐变工具的基本原理、作用和5 种不同渐变的效果。

以及初步掌握渐变编辑器的调节方法。

2. 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掌握渐变工具的应用技巧,并能用它实现各种多姿多彩的图片效果。

②培养学生借助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上机操作能力。

3. 情感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激发学生对photoshop 学习与应用的兴趣;②锻炼学生利用网络获取信息资源的意识。

③在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中,培养同学间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良好品质。

并在作品欣赏中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追求成功的欲望。

(三)、教学重点:通过以上对教学情况的分析,我确定了本次的的教学重点在于:教会学生掌握渐变工具使用方法,引导学生使用渐变工具实现各种图片效果的制作。

(四)、教学难点:而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对本节课的教学分析来看,渐变编辑器的参数调整和色标的控制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通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同学们对这门课都很感兴趣,并对各类图片效果都跃跃欲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创设一些有效的“兴趣主题”,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努力在平等愉悦的氛围中实现学生对知识和能力的学习与提高。

由于学生之间还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习风格和认知能力,我将在课程中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给他们提供不同的指导。


利用合作式的学习,通过同学间的相互帮助和交流来提高全体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上次课的橡皮擦工具,主要用于擦除部分内容或制作特效。

(二)、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让学生观赏本节课要完成的精美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些图片中的色彩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2、提出有谁能够完成这项任务,来强化学生具有对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好奇,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下一环节“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设下伏笔。

(三)、新课内容:问题解决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是本节课的主导思想,因此,我将在导入新课的基础上,完成以下教学任务:
1. 渐变工具的介绍:实现从一种颜色到另一种颜色的过渡。

让学生了解渐变的五种形式:线性、径向、角度、对称、菱形。

这里先由老师演示,再由学生自己设好前景色和背景色,用渐变工具拉出渐变效果。

从而初步掌握工具的使用。

2. 难点攻克:渐变编辑器的使用(本次课的难点)。

点击工具箱里的渐变工具,在属性栏里就显示一个渐变条。

点开渐变条,就会出现一个渐变编辑器,里面有一些软件预设的渐变模块。

在预设窗口的右上角,有一个黑色小三角,点开后,里面有更多的预设渐变模块。

如果预览中没有自己想要的,可以自定义设置。

方法是:在窗口下面部分,有一个渐变条。

渐变条的上面的滑标,是不透明度色标,点击滑标即可在下面的“色标”栏里改变数值从而改变该点的不透明度。

拉动滑标可以改变不透明度的位置。

还可以在任一位置点击,添加新的不透明度色标或删除。

渐变条下面的滑标是色标。

点击滑标可以在下面的“色标”栏里改变该处的颜色。

拉动滑标可以改变颜色的位置。

还可以在任一位置点击,添加新的颜色色标或删除。

在这个编辑器窗口里,还可以设置“渐变类型”和“平滑度”。

完成设置后,点“确定”即可使用了。

如果觉得好,可以点击“新建”按钮,添加在预设模块窗口,保存为自定义的渐变模块以供以后使用。

3. 确定问题:实现彩虹的制作。

在同学们都掌握了渐变工具的基本的使用方法后,要求学生探究彩虹的制作中。

4、挑战自我:对于接受得快的同学,让他们在课件的帮助下,自主探究其它的图片效果。

5、作品展示:将完了得比较好的作品有创意的作品,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学
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并激励其他同学加倍努力,做到更好。

(四)、效果评价:在课堂最后对教学内容梳理一遍,并总结课堂,让学生形成整体知识结构。

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由该过程就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从课堂气氛和学生完成的程度来看效果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能独立完成,并且掌握好的同学还能帮助一些有困难的同学。

四、说教法:
由于本节课是一种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教学,其实践性、直观性很强。

因此,我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分层激励法、演示法和讲授法等几种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让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学习新的知识。

这里详细介绍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激励法。

1.任务驱动法:学以致用,体验成功是巩固知识点,发展能力的最佳方法。

因此本节课的上机实践操作部分采用主题任务驱动强化的方法,根据学情分析和人人都希望获得成功的心理,本节课精心设计了难度相当问题作业——彩虹的制作供学生进行实践。

2、分层激励法: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层次不同,对要完成的任务进行分层,基础较差的同学给予更多的知道进行彩虹制作,而对于层次较好的同学自主完成彩虹制作,层次最好的几个同学,在完成彩虹制作之后还可尝试一些其他效果的制作。

这样一来,每个同学都可以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渔,终生受益”,学生的学法和教师的教法是密不可分的。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将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建构起自己的知识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此本次课主要对自主学习法的引导结合采用讨论交流法和操练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

根据本课的内容和学情特点,我在学法指导时将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出发点,注重引导学生运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将软件的学习简化为一种单一操作技能的练习。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本节课的难点部分采用了学生先自主学习,遇到遇到问题讨论研究,最后由教师指导的教学方法。

自我探究出的成果是学习者印象最深刻的,因此只有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养成主动思考的学习习惯才是我教学的根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