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复习

中考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复习


2、根据语境准确、得体、连贯地使用词语。
题例:
只要拥有一颗纯真的心,就可以 (1)烦恼的枷锁,
在欢乐的草坪上自由漫步;就可以 (2) 失败的阴影,
在胜利的阳光下大步前行;就可以 (3) 冷漠的坚冰,
在热情的化
C、摆脱
摆脱枷锁,驱散阴影,融化坚冰
题例:根据下面的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 有人说:智者无言。的确,大智之人,总是淡淡地 (1) ,静静地 (2) ,孜孜地 (3) ,直到进入智慧高 地,自由地驾驭规律,而永葆一种理性的美丽。 A.追求 B.生活 C.思考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 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 多钱。
下列句中划线处的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八十高龄,他还开始研究一门以前未曾研究过 的学科——植物学。 B.嫦娥一号卫星从遥远的环月轨道传回的歌曲是 “歌唱祖国”。 C.网上阅读好像乘火车出差,直来直去毫无悬念; 而阅读纸质图书则好像坐牛车去姥姥家,慢悠悠地 观景赏花心含喜悦。 D.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 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 (B)
(1)B (2)C (3)A
3、根据要求或语言情境进行仿写、扩写、续写。
题例:仿照示例,展开想像,品位“雨”字。
中国汉字有着无穷的美丽。其独特的形美和义美,
随时都可以勾起人们无限的联想和想像。例如:
一个“马”字,让我仿佛看到了鬃毛飘扬昂首长啸
的骏马,孤独踯躅在沉寂的沙场。
一个“雨”字,让我仿佛看到
“酒”是古人诗人的钟情之物,诗人往往借酒表达
自己的感情。王维在《渭城曲》中“
,西出
阳关无故人”,借酒表达了与友人依依惜别之情;
李白在《月下独酌》中“
,对影成三人”,
借酒排遣深沉的郁闷;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中
“开轩面场圃,
”表达置身农家的闲适惬意
之情;范仲淹在《渔家傲》中“
,燕然未勒归
无计”,借酒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6、正确默写课文和课程标准附录中推荐背诵的古诗文 的精彩语句。
题例:默写古诗文名句。 ⑴谁家玉笛暗飞声, ▲ 。(唐·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 ⑵ ▲ ,凭君传语报平安。(唐·岑参《逢入京使》) ⑶欲穷千里目, ▲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⑷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 。(宋·李清照《醉花阴》) ⑸生于忧患, ▲ 。 (《孟子·告子下》) ⑹人们常用出自《醉翁亭记》的成语“ ▲ ”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 在别的方面,也比喻别有用心。 ⑺附加题。 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陶渊明“山气日夕佳, ① ”的从容;和谐是 白居易“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 ”的生机;和谐是王昌龄“洛阳亲 友如相问, ③ ”的真诚;和谐是“己所不欲, ④ ”的境界…… 和谐原来就是一种感觉,人人都生活在阳光之下的感觉!
7、了解课文和课程标准建议课外阅读的名著及重 要作家和作品知识。
题例:初中三年,你一定读了很多名著。下面是《水浒》《西游记》 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 ⑴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 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十七拳,那老虎的眼里、口里、鼻子 里、耳朵里都迸出了鲜血。 ⑵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哪里去!”那只虎蹲着身, 伏在尘埃,动也不敢动,却被他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 牙齿喷几珠玉块。 ⑶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老虎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 正中那母老虎粪门。……那老虎朝他一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老 虎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老虎颔下。 ⑴武松 ⑵孙悟空 ⑶李逵
(1)“大约”或“多”去掉。(事实上应该把“大 约”去掉) (2)同学们对阳光体育运动很有兴趣。
5、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题例:某人外出做生意,给父母写了这样一封信:“儿的生 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父母读了 这封没有标点符号的信后,一个笑一个哭。请根据这两位父 母的不同理解,分别给信加上标点符号。 笑: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哭:儿的生活好痛苦一点儿也没有粮食多病少挣了很多钱
积学储宝 培源润根
——“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复习摭谈
金东区教文体局教研室 邵金生
1、正确认读、书写常用汉字。
题例:下面是一位同学在毕业前夕与同桌共勉的一 段话,请你根据拼音和语境写出汉字,把这段话补 充完整。
人生之路漫长yáo(▲)远,途中会有许多值得采 撷的东西,不要因为一时的失意而怨天yóu(▲)人。 如果你为失去太阳而哭qì(▲),那么你也失去了 群星。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一定会采摘到许多mí (▲)足珍贵的果子。
相关链接:
1、《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 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 励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 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勉学》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励风俗/ 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 /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5年12月13日发布,1996年6月1日起实施。 4、《常见标点差错举隅》郝铭鉴,见《文字的味道》(上海人民 出版社)。
(遥、尤、泣 弥 )
相关链接:
1、国家语委《现代汉语常用字表》(3500字) 2、《课程标准》: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 3000个左右会写。 3、教材“读一读 写一写” 如 :“哭泣”的“泣”,见于七(上)第2课《走一 步,再走一步》之“啜泣”;“弥”见于七(上)第 17课《看云识天气》之“弥漫”,又见于九(上)第 6课《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之“弥留之 际”。

(漫天的小雨淅淅沥沥地洒落,红了樱桃,绿了芭
蕉。)
4、辨识、修改常见的语病。 题例:修改下列两个病句。 ⑴北京申办奥运成功,我就萌发了学好外语,2008 年去北京当个志愿者,为奥运服务。 ⑵我生长在婺剧之家,婺剧对我一点都不陌生。
⑴在“为奥运服务”后加“的愿望” ⑵“婺剧对我”改为“我对婺剧”
修改下列两个病句。 (1)11月7日,卫星经过大约十多天的飞行,顺利到 达月球轨道,实现绕月飞行。 (2)阳光体育运动对同学们很有兴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