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知识积累大全

语文知识积累大全

语文知识积累大全初中古诗名句赏析集七年级上册1、《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哪一天在西窗之下同你一道深夜秉烛长谈,诉说我在巴山这天晚上看雨时想念你的心情。

以未来的乐反衬今夜的苦,今夜的苦又增添重聚时的乐,虚实相生,情景相融,余味无穷。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你的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也仍像是近邻。

勉励友人,勇敢地踏上征途,表现出了朋友之间的真挚感情。

一洗以往送别诗的酸楚情调,豁达乐观,意境开阔。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船侧畔有干帆竞发,病树前头有万木逢春。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表达了作者以达观的态度来面对世变,劝诫友人不必为自己的境遇而忧伤,表现了诗人振作的精神。

蕴含了新事物终究要取代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引用典故,描写了阔别归来人事全非,表现了诗人无限怅惘的心情。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突发奇想,将明月拟人化,借月传情。

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诗人想到:我还是把自己的一片愁心托付给这皎洁生辉的明月,让它随风飘到远在夜郎以西的友人身边去吧!寄托诗人思念友人的殷殷深情。

5、《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蕴含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

6、《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

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

表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运用拟人写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7、《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互文)全诗的高潮。

作者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大胆的夸张进行虚写,将眼前海上的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宏大的意境。

表达了诗人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七年级下册8、《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

“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好象自己的心早已和山融为一体了。

9、《次北固山下》:“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为历来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

“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了新的生命,景中出理。

“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

10、《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后两句运用对比表现对早春的喜爱。

11、《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以“黑云”比喻敌军来势汹汹,“甲光”与“黑云”相对色彩鲜明中显示了守城将士雄姿英发。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12、《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九个名词,九种景物,体现了“断肠人”对于这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用笔简略,意象鲜明。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游子之悲。

13、《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互文见义,以乐景写哀情,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落泪惊心。

触景生情,感时伤世,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感情。

1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诗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丰富奇特,从塞北的严酷环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气氛热烈,色彩奇丽。

八年级1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三句诗前后用七字句,中间用九字句,句句蝉联而下,其中的“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词,声音洪亮,节奏铿锵,境界开阔,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激情和火热的希望。

表达了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乐业的美好理想。

16、《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

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暗含着克服重重困难最后终于实现理想愿望的深刻哲理。

17、《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深刻展示了戍边战士的内心世界。

一杯浊酒,怎能排遣这离家万里的乡愁呢?但不能因为思乡忘了为国分忧。

又引用典故写出了边防将士以国事为重,勇敢保卫边疆的高度责任感。

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宋朝“安内虚外”忍辱求和政策的不满,以及功业未就、壮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8、《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即景取喻,以富有情韵的语言,表达有关人生的哲理。

“谁道”两句,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

结尾两句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即景生感,借端抒怀,自我勉励,表达出词人虽处困境而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

19、《观刈麦》:主要写诗人对农民的悲惨境况而深感愧疚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无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语言平白如话,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怜悯。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写尽农民矛盾的心理。

20、《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

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联,足见爱国心之赤诚。

21、《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从反面间接通过写东吴两个美女的命运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以小见大,给诗歌增添了无限的情致,可谓别出心裁。

借题发挥,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慨。

22、《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意思是说落花并非无情物,它能化作肥沃的春泥而重新培育出美丽的花朵,以自己的生命换来又一个繁花似锦的春天。

诗中的“落红”分明是作者自喻,表示自己虽然仕途失意,但不甘沉沦,仍要为国家与民族贡献力量。

后用来泛指那些甘为事业献身的志士仁人。

23、《山坡羊潼关怀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

是全词的主旨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写出了潼关的险要壮观。

八年级下册2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作者用夸张,妙用“蒸”“撼”两个动词:连云梦泽这么巨大的湖泊,也被洞庭湖蒸腾的水气所笼罩,可见其丰厚的蓄积;连岳阳城这么大的都市也为其波涛所撼动,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可见其力量的巨大。

把洞庭湖磅礴壮观的气势推向极点,写得雄浑壮阔,极富感染力。

因此,它被世人誉为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并举的吟咏洞庭湖的名句。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引用典故巧妙设喻,希望得到引荐而出仕。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运用双关委婉表达了希望做官却无人引荐,表达了希望出仕一展才华,做一番事业的愿望。

1、《采薇》一诗中直抒胸臆,表现守卫士兵痛定思痛时无限悲伤的句子是2、《十五从军征》中写出主人公年迈力衰归来时家乡凄凉破败景象的句子是用夸张的手法极言从军之久,揭露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是3、《送别》一诗中反衬出征人归期难料的诗句是4、《清平乐村居》一词中表现无限童趣的句子的是描绘出江南的田园风光的是5、《朝天子咏喇叭》一曲中比喻民穷财尽、家破人亡的句子是名言名句1、《长歌行》感叹时光飞逝、生命短暂,而后又由情入理,勉励人们奋发努力、有所作为的人生哲理的是(《长歌行》中与“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意思相同)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中写诗人登上岳阳楼所看到的波澜壮阔的画面的是:委婉的表达了自己想做官而没人引荐,不能在天下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深感惭愧的苦衷的是:3、王维《山居秋暝》以动写静,以动衬静,以亮写暗,以亮衬暗,以有声写无声,以有声衬无声,巧妙地写出了山林的幽静的是:写出了山间社会生活的幽静的是: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志向的是:4、《岳阳楼记》中写的滕子京谪守巴陵君一年所取得的辉煌政绩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写岳阳楼“大观”或概述洞庭湖全景的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写洞庭湖美丽夜景:而后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抒发作者阔大胸襟的名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千古名句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照应开头,表达与滕子京志同道合的是:噫!微斯人,吾谁与归!5、欧阳修《醉翁停记》表现作者情趣的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作为成语,一般含贬意,比喻别有用心。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写山间朝暮之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写山间四季景色: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水落石出”写冬季水位下降而露出水底石头,现为成语其意为:比喻真相大白。

写老人小孩出游句: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揭示全文主旨,表达“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的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桃花源记》中写桃村美景的是中元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描写桃源美好,和平,恬静的生活环境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描写老人和小孩神情:黄发垂并怡然自乐。

描写桃源人自述\'与世隔绝\'的原因:自云先世避秦时乱,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

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是: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写桃花源似有而无,似真而幻,暗示桃源是虚构的是:寻向所志,遂复不得路。

7、面对人生中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的心态。

(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8、桃花源记》中反映老老少少都十分愉快的语句是9、由“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九年级上册25、《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一个“大”字,形象描绘出边疆沙漠的荒凉与浩瀚,一个“直”字则表现出了劲拔和坚毅之美,“圆”便给人以亲切温暖之感。

诗人不仅实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还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到广阔的自然环境中去,画面开阔,意境雄浑。

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