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题1近井点:在进行联系测量之前,必须在井口附近的地面埋设永久控制点。
2投点:就是在井筒中悬挂重垂线至定向水平。
3投向误差:由投点误差引起的垂球线连线的方向误差。
4投点误差:由地面向井下定向水平上投点时,由于井筒内气流、滴水等影响致使垂球线在地面上的位置投到定向水平后发生偏离这种限量偏差称--。
5贯通测量:采用两个或多个相向掘进的工作面掘进同一巷道时,为了使其按照设计要求在预定地点正确接通而进行的测量工作。
6中线:巷道水平投影的几何中心线。
7腰线:巷道的坡度线。
8开门子:标定巷道开切点和初始方向的工作。
9联系测量:为了使井上下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10开切点:导线与开切方向线的交点。
二、填空题1井下平面控制分为(基本控制)和(采区控制)两类,基本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7″和15″两级,采区控制导线按测角精度分为15″和30″两级。
2根据导线测量所用仪器不同分:1.经纬仪-钢尺导线2.光电测距导线3.全站仪导线4.陀螺定向-光电测距导线。
3井下导线点按照其用时间长短分(永久点)和(临时点)。
4井下钢尺量边时每尺段以不同起点读数(3)次,三次测得长度互差不得大于(3mm),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项改正数之后的水平边长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当边长超过尺长时须分段丈量,并打结点。
5钢尺量边改正计算包括:比长改正,温度改正,拉力改正,垂曲改正,倾斜边长化算为水平边长,其他改正。
6联系测量包括(平面联系测量)和(高程联系测量)7井下导线测量须测数据:水平角,边长,竖直角,导线点高程。
8贯通测量分:一井内巷道贯通,两井之间巷道贯通,立井贯通三种类型。
9贯通测量几何要素:坐标方位角,腰线倾角,贯通距离。
井下定向工作内容分为两个部分:投点,和连接。
10测角方法误差分:瞄准误差和读数误差。
11井下测量水平角总中误差由测角方法误差和对中误差构成。
12巷道标定要素:中线,腰线,开切点。
13假定坐标系建立:以贯通点为原点,以巷道中线为y轴,与其中线垂直方向为x轴,建立假定坐标系。
三、简答题1点下对中,仪器在什么状况下对中正确?经纬仪在点下对中时,要整平仪器,并令望远镜水平,由测点上悬挂下垂球,移动经纬仪使镜上中心对准垂球尖。
2井下经纬仪内业导线计算步骤?—1—1.检查和整理外业观测记录手薄。
2.计算边长改正和平均边长。
3.角度闭合差的计算及分配。
4.坐标方位角的推算。
5.坐标增闭差的计算及调整。
6.坐标的计算。
3井下水准测量和三角高程测量区分条件?水准测量一般时用于倾角小于8°的水平巷道或微倾巷道。
一般分一级和二级水准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一般时用于倾角大于8°的倾斜巷道或急倾斜巷道一般分为三角高程测量和采区三角高程测量。
4联系测量的目的和主要任务?目的:就是使井上下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主要任务是确定:1.井下经纬仪导线起始边的方位角。
2. .井下经纬仪导线起始点的平面坐标。
3.井下水准基点的高程。
5一井定向与两井定向的区别及优缺点?一井定向只需占用一个井筒,但精度低,在深井中投点困难。
两井定向投点要求低,精度较高,但需占用两个井筒,且主副井之间需巷道相通。
6导入高程测量的实质,有几种方法?实质:把地面坐标系统中的高程传递到井下高程测量起始点上。
1.通过平硐导入高程(几何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2.通过斜井导入高程(三角高程测量)3.通过竖井导入高程(钢尺导入高程、钢丝导入高程、光电测距仪导入高程)7一井与两井内巷道贯通测量有何区别?一井内巷道贯通是由井下一条边起算开始,能够敷设井下导线到达贯通道两端,一般贯通距离较短,要求精度较低;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必须进行联系测量并在两井间进行地面测量和井下测量但累积的误差较大。
8贯通后实际偏差测定的内容?1.平斜巷道贯通时水平面内偏差的测定2. 平斜巷道贯通时竖直面内偏差的测定3.立井贯通后井中实际偏差的测定。
一填空题:1.用尺长方程式为l t=30-0.0024+0.0000125×30×(t-20℃)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5℃,则尺长改正为____________m。
0.01732.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_____0.015/112.321=1/74883.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关系的工作叫_______。
(直线)定向4.衡量测量精度的指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误差、极限误差、相对误差5._________误差服从于一定的统计规律。
偶然误差6.导线相对闭合差为导线全长闭合差与_________之比。
导线全长7.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直角坐标格网的方格为----厘米。
108.为了井上、下采用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进行()测量。
答案:联系—2—9.各矿井应尽量使用()定向,只有在确实不具备条件时才允许采用几何定向。
答案:陀螺经纬仪10.通过立井井筒导入高程时,井下高程基点两次导入高程的互差,不得超过 ( )的1/8000。
答案:井筒深度11.用陀螺经纬仪定向需投点传递坐标时,井下永久导线基点两次投点传递坐标的互差,不得大于()mm。
答案:3012.陀螺经纬仪定向边的长度应大于()米,两端点必须是()导线点。
答案:50 永久13.在布设井下基本控制导线时,一般每隔()Km应加测陀螺定向边。
答案:1.5~2.014.用钢尺丈量基本控制导线边长时,必须采用经过()的钢尺丈量。
答案:比长15.减少()是降低导线终点误差的重要措施。
答案:测站数16.陀螺仪具有以下两个特性:(1)在不受外力作用时,陀螺始终指向初始恒定方向。
即所谓()。
(2)在受外力作用时,陀螺轴将产生非常重要的效应—“进动”即所谓()。
答案:定轴性、进动性17.根据陀螺仪的基本特性,和在地球自转的作用下,陀螺仪的主轴是以()为零位围绕()作简谐运动的,借助经纬仪把陀螺轴的东西两逆转点的方向值记录下来,取其中值,即可得出子午线的方向值。
这就是陀螺仪定向原理。
答案:子午面、子午面18.采取正倒两个镜位观测,可消除()误差和()误差对测角的影响。
答案:视准轴、水平轴倾斜19.光学对点器的检校目的是,使光学对点器的()与经纬仪竖轴重合.答案:视准轴20.钢尺尺面刻划之间所注记的长度与()比较,以求出实际长度,叫钢尺的检定。
答:标准长度。
二、简答题1.两井定向测量的实质是什么?其外业工作有哪些?答:两井定向测量和一井定向测量类似,两井定向测量是把两根垂球线分别挂在两个井简中,与一井定向测量相比,两垂线间的距离大得多,因而投点误差显著减少,这就是两井定向的实质。
两井定向测量的外业包括:投点工作、地面连接测量和井下连接测量。
2.测定陀螺北的程序是什么?测定陀螺北有几种方法?答:用陀螺经纬仪观测陀螺北的程序是:先将仪器置于测站,对中、整平并大致对准北方,再检测悬挂带零位,进行近似指北观测,最后进行精确指北观测。
测定陀螺北方法有逆转点法和中天法3.什么是测量工作的三原则?井下平面控制测量是怎样体现三原则的?答:测量工作的三原则是高级控制低级,每项测量有检查、测量精度工程要求。
井下基本控制导测设7或15,是矿井首级控制导线,采区导线测设30是矿井的次级导线,体现了高级控制低级。
在井下测导线都布或闭(附)合导线,支导线都必须往返测量。
每站上测角采用二测回,每测回采用正侧镜观测,边长采用移动尺位,测距仪测量每站不少于四次读数。
都体现了每项测量有检查。
基本控制导线,测设7或15是要保证导线最远点位置误差,在生产限差以内,满足矿图必要精度。
并能满足一般贯道工程的要求。
采区导线,主要是满足日常生产测量的要求,根据采区大小可测设成15或30。
这都体现了测量精度应满足工程要求。
4.何为井巷道通?井巷贯通分为几类几种?答:所谓井巷贯通,就是从不同地点以两上或两上以上的掘进工作面,按设计要求相向或同向掘进井巷彼此相通。
井巷贯通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沿导向层贯通,就是巷道沿煤层或某种岩导贯通。
它又分为两种(1)沿导向层贯通平巷;(2)沿导向层贯通斜巷。
第二类是不沿导向层贯通,它又分为三种:(1)同一井内不沿导向层贯通;(2)两井间的巷道贯通;(3)立井贯通。
5.何谓贯通测量?贯通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为了保证井巷贯通而进行的测量和计算工作,称为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的主要任务;(1)确定贯通巷道在水平和高程面上的方向。
(2)根据求得的数据,标定贯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
(3)定期进行已掘巷道的检查测量和填图,以控制工作面按设计方向掘进。
6.实践中提高贯通测量精度的有效措施是什么?答:提高贯通测量的精度,主要是提高测角精度,以减省角误差对导线的影响,采用长边或—3—长边跳点测角,并注重“重要段落”,的导线测量,是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措施。
7.测量中的平面直角坐标和数学中的表示方法有何不同?答: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是将南北方向坐标轴定为X轴,东西方向定为Y轴。
数学上南北方向定为Y轴,东西方向定为X轴,象限顺序也相反,测量上Ⅰ、Ⅱ、Ⅲ、Ⅳ象限是顺时针排,数学上Ⅰ、Ⅱ、Ⅲ象限是逆时针排。
(如图所示)这样的变换,可以不改变数学公式,又便于测量上应用。
8.矿井测量工作的特点有哪些?答:矿井测量也具有它自己的特点(1)工作条件不同。
井下黑暗、潮湿、狭窄,行人和运输都给测量带来一定影响。
因此,需要采用适宜的仪器和方法,以适应这种困难的工作条件。
(2)测量对象不同。
井下测量的主要对象是各种巷道,因受条件限制,平面控制只能采用导线测量方法。
施测时间即矿井存在的整个时期。
(3)考虑精度出发点不同。
地面测图的精度,不同的比例尺要求不同,且整个图纸的精度比较均匀。
而井下导线因边短和定向误差等影响,其误差由井田中央向边界迅速增大,图纸各处精度均不一致。
故《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导线最远点的位置误差,一般不应大于+1.6米。
来制定井下基本控制导线的施测规格。
对某些重要测量工程的测量,则另有相应的精度要求。
(4)测量程序上有所不同。
地形测量是在整体控制的基础上进行。
而井下测量则必须适应采气工程的特点,一般从高级点起,先设次一级支导线进行控制给向和测图,再设基本控制导线实行检查,当巷道贯通后逐渐构成闭(附)合导线。
这种分段控制、给向和测图的特点:要求测量必须及是、严谨和准确,否则出现差错很难弥补。
9.矿区平面坐标选择的原则是什么?答:(1)一个矿区应采用统一的坐标系统;(2)为便于成果、成图的相互利用,应尽可能采用国家3°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只有在条件极为不利时,方可采用矿区(任意)中央子午线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或矿区投影水准面(某一选定的高程面)上的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