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

鄂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

鄂教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计划姓名又到每一年的“练兵”时刻,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要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帮学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难点,理解所要把握的内容。

一、全面、系统地复习:1、掌握本册书所学生生字新词,并能熟练理解运用。

2、能熟练背诵并默写本册书所要求的片断。

3、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感知课文中人物的精神等等。

4、能写清一件事和写一种动物等等,并能初步做到重点突出,具体生动。

5、掌握改写句子、写比喻句等基本知识技能。

6、在复习中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

二、重点,综合地复习:这一点一定要抓住重点和关键,以点带面。

同时要增加练习,但要精选,从而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在准确、规范,熟练上下功夫。

三、复习措施:1、让每节课都是快乐的,有趣的,让每道题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

2、注意实效性,注意方法的渗透指导避免过多的题目训练。

3、注意让学生在复习中多读书,多感悟,多学习些有用的东西。

4、同时多注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四、复习形式:以单元复习为主,归类复习为辅,渗透学生的思维训练。

不作硬性抄写和机械记忆,培养学生复习的兴趣。

让学生比较轻松地度过复习阶段。

五、复习内容:1、夯实语文基础知识,加强看拼音写词语和生字组词的训练。

2、以课文为本,读读背背优美句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概括,了解阅读的基本方法。

3、对学生进行字词句的训练,并能根据句子表达的内容,正确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和感叹号。

4、抓住《语文园地》的练习特点,以归类的形式激发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并主动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诗句、格言警句等。

5、把身边熟悉的人与事写下来,能自编简单的童话故事,介绍生活中的传统文化等,在写作中熟练运用课内外积累的好词佳句。

六、各部分要求【识字写字】1、正确认读本册中194个生字,会写生字205个2.正确书写一类字,了解词语意思,并扩词。

【阅读】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背诵指定课文(见后面复习要点);能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3.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阅读内容,想象文本所描绘的情境,知道阅读内容的大意。

【习作】1.学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写明白,做到文通句顺。

2.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能用课文中出现的构段方式来写作。

4.能编写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

【口语交际】1.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转述基本内容。

能讲述课文所写的故事。

2.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3.能就所听所读的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意思连贯。

4.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口齿清楚,有礼貌5.在日常的交际中能活用所积累的成语七、各单元复习要点第一单元1、本单元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

2、多音字“片”“扇”的两种读音及意思,并组词。

3、第三课《美丽的槐乡》和诗歌《村居》的背诵。

4、名人名言的背诵。

5、能说出春天的特点。

第二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

2、“正”“华”“兴”“担”等多音字的认读。

3、用“娓娓动听”“引人入胜”造句。

4、背诵诗歌《江畔独步寻花》和本单元名人名言。

5、了解五岳的特点。

第三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了解设问句,能准确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设问句。

3、背诵诗歌《春日》及本单元的名人名言。

4、理解成语“有志者,事竟成”。

第四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

2、多音字“将”“冲”等字的认读及组词。

3、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

4、背诵诗歌《大林寺桃花》及名人名言。

5、了解转折连词的作用,会用“但”“可是”造句。

6、理解成语“手不释卷”第五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

2、能结合课文内容和生活实际理解“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3、背诵诗歌《峨眉山月歌》及名人名言。

4、能够按顺序背出十二生肖。

第六单元1、各篇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

2、结合课文和生活中的例子说一说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学问”这句话的理解。

3、背诵《宿建德江》和本单元的名人名言。

4、掌握乐园中出现的四字词语的意思。

5、理解成语“一鸣惊人”。

6、能够正确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第七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的生字词2、能够通过重点词语体会人物心情的变化。

3、背诵诗歌《牧童》及名人名言。

4、能够说出表示时间很短的8个词语。

5、乐园中出现的诗句。

第八单元1、课文及练习中出现的生字。

2、了解剧本的特点。

3、背诵诗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和名人名言。

4、了解感叹词的作用,会用感叹词造句。

5、理解成语“掩耳盗铃”6、能够在句子中引用名言。

三年级(下)语文课内阅读总复习(一)姓名:1、①原野上,小草率先换上鲜绿的新衣。

它们有的点点头,有的弯弯腰,以不同的姿态展示自己的活力。

②各种花朵也不甘示弱,纷纷披上艳丽的衣裳,红的、黄的、白的、紫的……作者把事物当作人来写,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作者对春天到来的喜悦、赞叹之情。

2、《春的颂歌》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构篇方式,第二至四自然段按“地上、空中、水里”的顺序描写了草儿、花儿、小鸟、蝴蝶、蜜蜂、蝌蚪、小鱼等的活动情况。

3、我一边放线一边跑着,手里的线越放越长,风筝也带着我们的理想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这段话揭示了课文的中心。

我们放飞风筝就是放飞理想,我们的理想将随着风筝越飞越高。

同时,这一句话也启示我们:要想让风筝越飞越高,让美好的理想变成现实,就必须不断地去追求,并为之努力奋斗。

4、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首尾照应。

“飘香”写出了五月槐乡的特点,“满意”表达了作者对五月槐乡的喜爱之情。

五月的槐乡,洋槐开花了,白茫茫的一片,空气中弥漫着槐花的香味,孩子们快活地摘槐花,食槐花,热情地用槐花招待客人,尽情地用槐花装扮自己。

槐花给孩子们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可口的美食,带来了友情,所以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满意的季节。

5、《村居》写的是诗人在农村看到的景象,“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两句写景,“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这两句写人,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抒发出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田园生活的美好。

6、《老师领进门》中的“门”指的是“文学殿堂之门”。

7、这些故事,有如点点春雨,滋润中我。

指老师用上千个娓娓动听的故事熏陶我对文学的爱好,在我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大作家。

8、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比喻人才的培养是百年大计,很不容易。

“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表明老师对“我”的教育、培养,永远都不会忘记。

9、“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

”“时间里的事物”指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的事物。

由于这些事物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所以它们是不会跟原来一样的。

10、假若一直和时间赛跑,就可以成功。

珍惜时间,利用时间做有益的事情,就可以成功。

11、苏东坡先前很骄傲自满,后来在一位老人善意婉转的点拨下,终于明白了“学无止境,发愤立志”的道理。

于是,他修改了对联,以表明自己发愤学习的志向。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学习是没有止境的,只有勤学苦练,虚心好学,才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12、《江畔独步寻花》通过对黄四娘家花丛的描写,生动地再现了春天里繁华盛开、蝴蝶飞舞、黄莺高歌的景象,表现了作者对生机勃勃的春天的赞美之情。

诗中“压”和“低”两字非常贴切、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花很多,是首句“满”字的具体化。

13、“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么大的一个公园,我们来了,别人就不能来这个规矩不能有!”①“这个规矩”指的是闭园接待领导,领导干部所到之处,群众不能接近,领导搞特殊化,读这个句子时,要读出气愤、坚决的语气。

②彭总是一个以身作则、不搞特殊化、与人民群众平等的人。

14、“不管有没有别人看见,我们都应该遵守规定!”①面对儿子的苦苦乞求,爸爸不为所动,反而态度越来越坚决,他要告诉儿子:一切理由都不能成为违反规定的借口,应自觉地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规定。

②读这个句子时,要读出语重心长、坚决的语气。

15、从爸爸不容争辩的语气中,汤姆清楚地明白已经没有商量的余地了。

他只好慢吞吞地从鲈鱼嘴唇上取下鱼钩,依依不舍地把鲈鱼放回水中。

“不容争辩”“没有商量的余地”说明爸爸态度坚决。

“只好”“慢吞吞”“依依不舍”写出汤姆的不情愿和不舍的心理。

16、从那以后,汤姆真的再也没有钓到过那么大的鱼。

可是,他永远也忘不了那个月光入水的夜晚,永远也忘不了爸爸那坚定的话语。

连用两个“永远也忘不了”,说明这件事给汤姆留下了永久的回忆,爸爸的言行深深地影响了汤姆,使汤姆受到了教育,他对自己当初的行动并不后悔。

17、“不,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你给我留下了诚实和信任,这比金钱更宝贵。

”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是诚实和信任,因为有了诚实和信任,两个陌生的人可以消除误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融洽,诚实和信任在人们交往中的作用是巨大的。

18、默写《大林寺桃花》①解释词语芳菲:花。

尽:指花凋谢了。

始:刚刚。

觅:寻找。

不知:岂料,想不到。

②作者以桃花代替春光,表达了诗人在山寺遇到春天的喜悦之情。

③诗歌前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人间的景色与山寺的景色进行了对比。

④诗歌后两句透露诗人对宁静、清新、和谐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9、在海边,孩子们提着小水桶,拿着小铲子,挖沙子,堆城堡。

“提、拿、挖、堆”一系列的动词,写出了孩子们的天真可爱,大海给孩子们无限的乐趣。

20、大船带着孩子的梦出海,孩子的梦里有神秘的大海。

出航的大船载着孩子们的梦,孩子的梦中有神秘的大海,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大海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大海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这句话表达了孩子们对大海的喜爱之情。

21、胜日寻芳泗水滨”是叙事,“无边光景一时新。

”写春天万物更新的景象。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描写了春天绚丽迷人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2、奶奶快步走过去,扶起地上的小淘气。

她给小淘气揉揉屁股,见他没有伤着,就转身往屋里走,快进门的时候回过头来说……“走、扶、揉、回过头来说”表现了奶奶对小伙伴们的亲切关爱,表现了奶奶的慈祥、善良。

23、“有果子大家吃才甜。

”分析:大家都品尝到果子的香甜,这种香甜才更有价值和意义。

只有让大家分享劳动果实,才会感受到分享所带来的愉快和喜悦。

24、《给自己写信的人》体会到欧立希对医学研究工作的热爱和执着,学习他坚持不懈的态度、忘我的精神和对亲情的重视。

25、《朋友之间》我们感受到朋友之间不仅仅要信任和尊重,还要沟通和赞美。

26、《峨眉山月歌》路线图: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