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想当医生不容易 临床医学就业前景

想当医生不容易 临床医学就业前景

‘专业解析’医学大门类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医学技术、中医学、法医学、护理学、药学等8个学科类,共有十多个本科专业。

通常大家关注较多的是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专业,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也是医学中最核心、最基础的专业。

大多数临床医生都是临床医学的毕业生,学生毕业后主要成为各个科室的临床大夫。

基础医学虽然比较接近临床医学,但基础医学更倾向于医学研究,以疾病研究为主要目的。

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开设的课程有相近之处,主要包括公共基础课、生物医学基础课、临床医学课等三部分。

公共基础课,如英语、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心理学、医学史等。

生物医学基础课,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免疫学、病原学、遗传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病理解剖学、药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医学实验等。

临床医学课主要包括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眼科学、耳鼻喉科学、神经内科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基础等。

‘专业与就业’从近两年的高考(微博)录取分数上来看,医学类院校和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普遍较高的。

但据麦可思公司《2010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对国内连续三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显示,临床医学专业位于2010年度“主要本科专业失业率排行榜”的首位,毕业半年后失业率为23.1%,中医学以18.4%排第六,就业率低的前十名的本科专业中,医学类就占据了两名。

而在毕业半年后失业率排名前十名的高职专业中,同样是临床医学以28.5%位居榜首。

想当医生不容易女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中心杨主任表示,医学由于学科的特殊性,导致就业面窄是不争的事实。

尤其是临床医学,每年的毕业生很多,官方的就业率数字大概是60%,实际上很多医学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真正进入医院的不到40%。

我国大医院的体制基本都是国家事业单位,医学院校的学生都想进入大城市的好医院,所以,像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医院就业率就相当低了。

公立医院编制有限,私立医院在中国的发展又很一般,因此无法消化每年大量的毕业生。

不仅仅是本科生,近些年连临床医学的研究生们也开始出现了找不到工作的局面。

当然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一般人是大医院进不去,小医院不想去。

很多毕业生最终的就业去向是做了医药代表,或做起了医疗器械销售。

一个医生从20岁学习,到40岁成熟,一直可以干到60岁退休,退休后又被医院返聘回来。

这样算下来,在职医生所占岗位的时间比较长,从自然更新淘汰的规律来看,新人进入医院就比较难。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

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

经济发达地区和一些中心城市医疗机构需求量不多,但要求高,想去的毕业生多,而符合条件的毕业生少;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农村乡镇医院需求量多,但愿意去的毕业生少。

近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迅猛,知识更新加快,在校学生不仅应努力完善自己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专业知识,还要培养各方面的知识技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注意在人际交往、组织管理、语言表达、动手等综合能力上不断提高。

在应聘时,不少医院都要求求职者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要对外科熟识,动过多例手术,而且还要在内科或者是专科干过几年。

而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

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续增长。

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医院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会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

不是所有专业难就业迫于就业压力很多医学院校的学生都会考取更高的学历,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很多单位的就业门槛都是博士。

医学类专业出国或深造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很多院校都在50%以上。

当然,在医学类专业中并不是所有的专业都不好就业。

在2010年主要本科专业就业率前50名中,就有医学影像学和护理学的身影。

医学影像学以96.3%排名第7名,护理学以94.7%的就业率排名15位。

基础医学本科专业是国家控点分布的本科专业,以从事医学院校教学和科研为培养目标的,虽然就业率不算太高,但一般来说,基础医学的出国率是相当高的。

护理学的本科院校设置的比较少,护理的本科生就业很好,如果英语过关还可以申请到国外去做护士,待遇非常不错。

放射医学、医学影像学主要是培养能在影像医疗(放射、CT、磁共振、B超等)、医学影像学教育和科研等部门工作的人。

就业也很不错,但是从事这个职业对身体可能会有一定的伤害。

预防医学的就业出口主要是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般一个地区只有一个疾控中心,所以就业率也不高,但预防医学的毕业生搞统计、搞研究、搞实验是一把好手。

去不了大医院还到哪儿就业任何“好”与“坏”都是相对而言,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说医学专业就业难,或者说临床医学就业难,很多时候是毕业生自己局限了求职范围。

今年11月,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文章中强调,“……医疗改革要不断推向深入,着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除了到三甲、二甲等医院就业以外,医学类专业的同学还可以有很多不错的发展方向。

比如,基层医疗工作单位、健康管理中心、健康管理师、健康知识普及等等。

基层医疗工作从各国人均拥有医生的数量来看,我国医疗人员的缺口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基层偏远地区。

今年3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谈到医疗人才缺口时指出,“目前我国的全科医生的人数远远不够,到2020年争取通过多种途径培养30万名全科医生。

”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医学类毕业生在基层势必拥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基层很多地方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中心条件改善没有达到预期,正是需要专业人才大展拳脚的地方。

健康管理师2005年10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健康管理师”正式列为了新兴职业。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也越来越多,促使社会对健康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旺盛。

据杨主任介绍,目前国内合格的健康管理师人数大约是2000人,而最终的目标是让“4亿医保人”都拥有自己的健康管理师,照此推算,健康管理师的理想人数应该是100万人。

医学专业的学生有系统的医疗专业知识作为基础,尤其是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从事这一行业更是如虎添翼。

健康体检中心、健康管理中心也可以是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从事医学相关工作要拓展就业领域,不必拘泥于专业对口,毕业生可以选择那些医学专业相近或相邻的新兴行业工作,如制药公司、生物医药公司、保健、康复、美容、家庭护理、临终关怀、养老院等单位;还可以到一些相关职业和交叉学科的领域工作,如保险公司的医药核赔师等。

另外,在医疗保险、医疗咨询、医疗器械推广等方面的成功人士,也不乏医学专业毕业生。

医学是个经验型行业,当医生的专业知识、技术经验、年龄阅历达到一定的水平时,会迎来职业上的“春天”。

只要不是抱着很功利的眼光,不和别人攀比,坚持一线工作,增加实践经验,会很有发展前途。

临床医学就业前景权威发布根据人事部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接收及2006年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临床医学专业属于社会需求较多的20类专业之一.但近些年医科类热门专业的毕业生就业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是人才分布不平衡.一方面是尽管大中城市的大医院人才饱和,但毕业生还都想往里挤;另一方面是小医院、街道医院、乡镇医院缺乏人才,可毕业生又不想去.临床医学工作中风险低目前国内各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五年学习期间,除了要学习医物理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等知识以外,还要掌握医学免疫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的理论.临床医学专业对学生的身体条件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应聘时,不少医院都要求求职者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要对外科熟识,动过多例手术,而且还要在内科或者是专科干过几年.而近几年新兴起的整形外科也是求才若渴.传统意义上比较小却很实用的专业,例如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等人才需求也是持续增长.业内人士解释说,学了这些专业,在将来工作中风险系数较低,自己开私人诊所也比较容易. 就业预期有关职业指导专家表示,随着医疗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民办医院将会得到更大的发展,这会使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更为抢手.另外,由于人们的工作压力、生活压力不断增大,人的患病率也在增加,现有的医疗系统还不能满足更多病人的需要,这就形成了医疗行业的卖方市场.所以,只要找准定位,会越来越吃香.报考指南’医学类专业的特点是培养周期长、课业负担重;录取时分数较高、对身体条件要求严。

人才培养周期长在人才培养上,临床医学有五年制、六年制、七年制、八年制之分。

考生和家长(微博)可以根据需要和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临床医学五年制,就是一般的临床本科。

主要培养从事临床医疗工作的医学专门人才。

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础理论和医疗技能;能够正确诊治常见病及多发病,对急、难、重症能进行初步处理。

临床医学六年制,主要是各个学校的特色外语医学。

第一年强化外语,以后的课程和五年制差不多,但是会非常强调外语。

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实行“7年一贯、本硕融通”的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在医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均达到硕士水平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八年制临床医学是本、硕、博连读。

目前国家可以办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有: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微博)医学部、复旦大学(微博)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微博)同济医学院、中山大学(微博)中山医学院、中南大学(微博)湘雅医学院、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浙江大学(微博)医学院、吉林大学(微博)白求恩医学院等。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主要培养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发展需要的,具有宽厚扎实理论知识基础的,有熟练临床工作能力和独立临床科研工作能力的,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有较强的发展潜能的,高素质临床医学高层次专门人才。

身体条件要求高医学类专业对考生的身体条件要求较高,报考时一定要注意医学类院校和专业在身体、性别、科类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首都医科大学各专业对考生视力的要求是:眼睛的近视矫正视力不低于4.8,双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差不大于200度,各眼矫正视力镜片度数不超过800度,无色盲、色弱,无斜视、弱视。

由于医学类专业学习与将来就业的特殊性,学校一般要求考生检验肝功能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新生入校后学校会进行身体复查,不适合学习者,学校有权取消其入学资格。

还有一些专业会有特殊要求,如首都医科大学等院校的口腔医学专业只招右利手考生(即不招“左撇子”);一些院校的护理专业招生有男女限制等。

所以,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和各高校招生章程中的具体要求。

整个医学现在都不好就业,人太多,竞争太激烈 .我是医生,可以告诉你一些很有用的建议供你参考。

我是武汉同济医科大学98级的2003年毕业,现在留校在附属协和医院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