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性□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任一系统,不管它是手工的还是采用计算机的,都有其弱点。
所以不但在信息系统这一级而且在计算中心这一级(如果适用,也包括远程设备)都要审定并提出安全性的问题。
靠识别系统的弱点来减少侵犯安全性的危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提供满意的安全水平,这是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做得到的。
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努力地去发现那些由计算机罪犯对计算中心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所造成的威胁。
白领阶层的犯罪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存在于某些最不可能被发觉的地方。
这是老练的罪犯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犯罪行为,而且这种犯罪行为之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普遍。
多数公司所存在的犯罪行为是从来不会被发觉的。
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任何统计资料仅仅反映了那些公开报道的犯罪行为。
系统开发审查、工作审查和应用审查都能用来使这种威胁减到最小。
□计算中心的安全性计算中心在下列方面存在弱点:1.硬件。
如果硬件失效,则系统也就失效。
硬件出现一定的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预防性维护和提供物质上的安全预防措施,来防止未经批准人员使用机器可使这种硬件失效的威胁减到最小。
2.软件。
软件能够被修改,因而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
严密地控制软件和软件资料将减少任何越权修改软件的可能性。
但是,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由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修改软件的可能性。
银行的程序员可能通过修改程序,从自己的帐户中取款时漏记帐或者把别的帐户中的少量存款存到自己的帐户上,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其它行业里的另外一些大胆的程序员同样会挖空心思去作案。
3.文件和数据库。
公司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始材料。
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文件和数据库可以说是公司的命根子。
例如,有多少公司能经受得起丢失他们的收帐文件呢?大多数机构都具有后备措施,这些后备措施可以保证,如果正在工作的公司数据库被破坏,则能重新激活该数据库,使其继续工作。
某些文件具有一定的价值并能出售。
例如,政治运动的损助者名单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所以它可能被偷走,而且以后还能被出售。
4.数据通信。
只要存在数据通信网络,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有知识的罪犯可能从远处接通系统,并为个人的利益使用该系统。
偷用一个精心设计的系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存在这种可能性。
目前已发现许多罪犯利用数据通信设备的系统去作案。
5.人员。
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同样要更加注意那些租用灵敏的信息系统工作的人。
某个非常无能的人也能像一个本来不诚实的人一样破坏系统。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分为物质安全和逻辑安全。
物质安全指的是硬件、设施、磁带、以及其它能够被只允许对系统进行特许存取和特许处理。
物质安全是通过门上加锁、采用防火保险箱、出入标记、警报系统以及其它的普通安全设备就能达到的。
而作为联机系统的逻辑安全主要靠“口令”和核准代码来实现的。
终端用户可以使用全局口令,该口令允许利用几个信息系统及其相应的数据库;终端用户也可使用只利用一个子系统或部分数据库的口令。
□安全分析过程大多数公司的办公人员询问关于信息和计算中心的安全时,往往问“一切都行了吗?”其实他们应该问“对于信息和计算中心的安全,我们应该做什么?”。
用户管理人员应该与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定期地共同研究,进行安全分析,这种安全分析为各方都愿意接受。
简言之,这种安全分析意指决定要多大的一把“挂锁”。
遗憾的是,某些公司乐意承担巨大的风险,但又侥幸地希望不要出现自然灾害或预先考虑到的祸患。
“难得出现”并不等于“永不出现”,关于这一点某些公司发现得太晚了。
六、与业主方等配合协调措施任何一项工程的顺利完成,都不能独立进行,他必然是系统的整体良好运作的结果。
工程的各相关单位只是由于其利益关系所处的角度不同,利益有异,但无论谁都是系统中的一部分,分别承担着各自不同的角色。
而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
这一致的目标就是要为社会奉献一个精细的作品。
哪方的作用和定位发生偏位都会造成整体工程的不顺。
因此,在此前提下,协调处理好我方与业主、监理、设计人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
要处理好与各方的关系原则上是:要对工程负责、对甲方负责、积极配合、争取支持、换位思考、多出主、加强交流、达成共识。
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我方在幕墙工程中的技术和经验优势,结合工程的实际,以对工程负责的态度,多给相关单位出主意,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认真作好自己的工作,主动协助分包处理和与幕墙的交叉技术难题。
要对自己信誉与业主负责的精神,作到尊重人、理解人、服务人、为业主和社会奉献精品工程。
幕墙工程施工过程中将与其分工种交叉作业。
为保证工程总体进度和施工质量,我公司现场安装施工人员首先服从业主、监理的统一协调与管理,交叉作业的各方均应积极配合,统筹安排。
为此,我公司为本工程项目部制定了“三服从,一加强”的基本理念,即“服从设计、服从监理、服从总包,加强综合协调能力”。
1.与建筑设计师的配合6.2.1.设计施工中积极与设计师联系、沟通、了解设计师意图。
6.2.2.工程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或图纸没明确的做法要与设计师联系,提出合理化建议,帮助设计师完善设计。
6.2.3.积极配合设计师进行图纸更改、补充、虚心听取设计师的意见,密切配合,保质保量完成工程。
6.2.4.设计师对我公司提供的施工设计图纸提出审核意见,及时签署。
6.2.与工程监理的配合6.2.1.项目部进场后,首先将公司幕墙施工资质文件,项目部人员组成、分工、上岗证等有关资料复印件,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现场安全、消防安全保卫方案上报监理、总包方,并办理相关手续。
待临设、临电、主要机具安置后,书面申请开工报告,施工队进场。
6.2.2.组织项目部同监理、总包进行专业对口人员座谈,充分了解本工程的监理规划要点,分部分项质量控制目标,及监理、总包的具体要求。
6.2.3.汇同监理制定幕墙施工关键工序、关键部位,确定质量控制点和监理傍站点。
确定“样板墙”实施部位,采用以“样板”领路的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2.4.严格执行材料进场报验制度,材料分类、分批进场,材料员填写材料报验单(按总包材料报验单格式)上报总包,经监理批准后方可入库。
6.2.5.汇同业主、监理共同制定幕墙隐检部位填写隐预检报验单(按甲方隐检报验单格式)。
6.2.6.每月25日前向监理上报工程形象进度及工程量完成情况统计月报。
6.2.7.按监理要求进行技术资料、施工洽商、竣工资料的整理汇编。
6.2.8.积极配合监理主持的幕墙工程分项质量评定及验收。
6.3.与甲方的配合6.4.1.进场时间:甲方应提供土建施工进度计划,同时协商确定我方进场时间,审批我方外装施工的各项方案及施工进度计划。
6.4.2.临时设施:甲方应提供能防风雨、防火、防盗的材料存放库及装配场地,现场办公用房及工人食堂场地,材料库面积约150平方米,办公用房20平方米,或相应面积的场地,我方按甲方的规定搭设。
6.4.3.供水、供电:甲方应提供施工中所需水、电源、水电源距作业面最远不超过50m,我方自备符合总包规定的配电箱,施工用电最大负荷为100千瓦。
6.4.4.外脚手架:甲方应搭设满足幕墙施工要求的脚手架,脚手架工程应符合有关施工规范。
幕墙施工要求双排脚手架,里皮架管距幕墙面距离为400mm,架宽1.2m,步距1.5m,拉结点应尽量从开启窗内通过。
其它幕墙脚手架距外墙距离因墙面骨架、玻璃幕墙骨架各异而不同。
另外,在顶部钢结构内外侧搭设脚手架,在外圈搭设单排架,内圈搭设双排装修架,高度高出钢结构架1.2m,里皮架管距钢构架面距离为400mm,架宽1.2m,步距1.5m,并设置斜撑。
6.4.5.垂直运输:利用甲方的垂直运输工具。
6.4.6.测量放线:甲方应提供工程轴线和各层标高点,幕墙及门窗相关部位的基准尺寸线。
幕墙、门窗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及抹灰尺寸。
6.4.7.幕墙相关尺寸变更:甲方如有涉及幕墙和门窗洞口尺寸的设计变更,请提早通知我方,以便修改设计。
6.4.8.施工误差:如幕墙、门窗洞口相关尺寸及预埋位置尺寸误差超出允许范围,甲方应以局面形式将超差尺寸及时通知我方,以便我方根据实际情况“量体裁衣”,并与设计、监理、甲方及质监部门选用可通过之方法共同解决。
6.4.9.防雷接地:甲方应提供外幕墙防雷、防静电放电用的引下线接头,并提供各层按一级防雷要求设计的均压环分布图。
6.4.10.施工中:幕墙均为干作业,所有土建装修的水泥、石灰、砂浆等均应远离幕墙材料,在同时作业应采取保护隔离措施。
6.4.在交叉施工中应注意协调的问题说明6.4.1.幕墙安装前主体结构应清理干净,并已通过结构验收。
6.4.2.幕墙均为干作业施工,若与湿作业同时或交叉施工时应采取有效的保护隔离措施。
6.4.3.与内装公司同时施工时,将积极同内装公司协调,共同研究接合部位处理方法,以确保内装饰效果。
6.4.4.机安、水电或其他施工单位若有管通或其他构件伸出外墙时应在幕墙公司施工龙骨时提出,以便于幕墙公司允许考虑装饰面效果及防水处理。
6.4.5.要求内装公司在施工时不能破坏外装构件,如需连接,必须经我方同意,可靠连接后必须做好防腐蚀处理,届时我公司会派人监督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