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村规民约接地气 移风易俗显成效

村规民约接地气 移风易俗显成效

太湖县寺前镇义安村:
村规民约接地气移风易俗显成效
2018年3月里的一个夜晚,安庆市太湖县寺前镇义安村汪冲组追悼会成为村里的热门话题:
村两委上门主持,只用了一个夜晚,办了两桌饭,一个简单又严肃的丧礼就这样完成。

该村
村民汪某在办丧礼之前就和村里沟通,丧礼新办,不搞攀比。

按照以往风俗习惯应该大操大
办个三天三夜,一个丧礼要花费几万、甚至十几万,耗费的时间也至少要三、四天。

移风
易俗,就要刹住大操大办之风。

近年来,义安村通过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集中规范村级社会治安、环境卫生、公
共设施、婚姻家庭和村风民俗,重点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着力破除陈规陋习、倡树文
明新风,取得了群众满意、社会公认、促进和谐的良好效果。

以村情民情为核心,实现村规民约有序。

该村制定村规民约真正从村情出发,历经村民集体
提议、镇党委审议、村民代表决议几个环节,最终形成该村独有的行为规范,整篇村规民约
四字为一词,八起字为一句,共计160字,词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全面规范村民行为。

以体制机制为保障,实现村规民约有据。

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机制建设。

成立义安村红白理
事会、道德讲堂、道德评议会,发动农民群众对陈规陋习进行评议,引导农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以氛围营造为载体,实现村规民约有理。

充分利用广播喇叭、黑板报、宣传栏、张贴标语等
形式进行广泛宣传,重点宣传移风易俗有关政策和倡议书。

通过召开党员干部大会、专题座
谈会等形式给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常打招呼、常敲警钟;及时对有婚丧事大操大办苗头的人员
说服教育,进行正确引导。

在农村道德讲堂,将移风易俗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结合,作为必讲内容。

以示范引领为导向,实现村规民约有魂。

注重发挥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了部分移风易
俗的先进典型,开展“好婆婆”、“ 好媳妇”等身边好人,“五星级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
文明家庭”等文明中心户评比,对他们的优秀事迹进行大张旗鼓地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了大部分群众,使村规民约工作真正入脑、入耳、入心,形成遵守村规民约的的良好社会
新风尚。

以文化阵地为支撑,实现村规民约有力。

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并配合上级部门做
好送戏下乡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

同时,不断加强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设了义安村文化广场、室外篮球场、百姓大舞台、绿化带、老年
活动室、农村书屋等设施,对于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该村特色村规民约出台后,移风易俗取得了良好效果。

村里许多乱堆乱放、打架斗殴、大操
大办的现象明显减少,扶老携幼、家庭和睦、节俭办红白喜事等良好现象越来越多了,村庄
也更加整洁优美了,呈现出更加稳定和谐幸福的新农村面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