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方案优化制度

方案优化制度

苏州IV-TS-00标项目部方案优化制度
方案优化是指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编制阶段对人、机、料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合和施工技术方案的优化比选。

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单项工程施工方案必须进行优化,重点工程施工方案须经专家论证。

一、方案优化的原则
1、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优化方案必须从实际出发,根据企业现有条件,在深入细致做好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反复比较优化。

2、技术领先,经济合理。

在满足安全、质量、进度、环保等要求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工艺、设备和先进经验,提高机械化程度,改善劳动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3、安全可靠,满足工期。

各项保障措施配套齐全,方案符合技术规范、安全规程,满足工期和质量要求。

4、充分论证,好中选优。

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拿出多种方案进行反复论证比选,必要时聘请专家从多角度分析比较,选出最优方案。

二、方案优化的主要内容
1、生产要素配置。

管理和技术人员配置要与工程技术和专业特点相适应,各类机械设备配置要适用配套,施工队
伍和劳动力安排要满足施工需要。

2、施工方法选择。

施工方法要符合建设标准、工期要求以及企业施工能力,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

3、机械设备选型。

本着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确定机械设备。

应充分发掘现有设备的作用,新购设备应经济适用、配套合理、技术经济性能先进。

4、技术经济比较。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三、方案优化的基本要求
1、项目部是方案优化的责任主体,主要职责包括:建立方案优化责任体系,明确任务、目标;具体负责组织相关人员或专家踏勘现场,研究、制定、论证施工方案,按规定要求上报呈批并备案。

2、工程开工前,在详细现场踏勘和认真领会设计意图后,由项目总工程师组织技术人员对初步方案进行审定。

主要内容:
(l)主要构造物工期计划和管理目标。

(2)施工组织机构如项目部的机构设置和管理模式,各类人员配备以及定员总人数。

(3)主要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

(4)生产要素配置:包括劳务队伍的布置和人数、劳务总人数控制、队伍的选择办法、材料及周转材料供应计划、
主要机械设备和车辆的配备。

(5)主要临时工程的场地布置、数量及技术标准。

(6)外部劳务队上场要求及承包模式确定。

3、确定工期计划、要素配置、施工方法、工艺标准、安全措施等。

4、对采用新技术的项目和技术复杂的重难点工程,如超长大直径桩基、特殊地基处理,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项目,施工方案制定时应邀请有关专家参加。

5、优化后的施工方案一经批复,项目部必须严格实施,不得擅自改变施工方案,否则对由此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负全部责任。

遇特殊情况需要调整时,必须以书面形式按程序上报审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