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动患者的护理
躁动患者的病情观察
4.若颅底骨折患者口鼻喷血、极度躁动、 面色青紫、呼吸困难,
应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
躁动患者的病情观察
5.颅内压增高引起呕吐时应观察呕吐量 及呕吐物性质。单纯颅内压增高引起 的呕吐呈喷射性与进食无关。
躁动患者的病情观察
7.恢复期突然躁动时应及时
了解排尿排便情况。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三. 颅脑术后有效镇静
早期足量的应用镇静药物,如丙泊酚等,来 取得最佳镇静效果,使患者能够顺利平稳的 度过躁动期。通常采取Ramsay镇静评分来 判断病人是否有效镇静。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四. 合理镇痛
颅脑或脊柱手术后,伤口若疼痛,可采取三 级止痛法即非阿片类,弱阿片类阿片类药物 止痛或镇痛泵。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五. 约束带的护理
防止意外,安全护理:躁动患者应设专人守护、 加床栏以防坠床。手、脚及胸部适当约束。 防止自伤或伤及他人。约束带宽紧要适宜、 内垫毛巾并检查血液循环情况,不可捆绑, 以免过度挣扎而颅内压增高。躁动发作时保 护好头部。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六. 导管的护理
2.观察两侧瞳孔形状、大小及对光反射是否 正常。若一侧瞳孔散大伴随意识障碍进行性 加重,躁动过程由轻→重→轻→无为脑疝典 型表现。
躁动患者的病情观察
3.监测患者T、P、BP变化 如出现脉搏缓慢,血压升高,呼吸浅慢应警 惕颅内压升高。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出现颅 内压增高、而心率血压改变不符合时若患者 躁动逐渐加重 应警惕胸腹联合损伤。
躁动患者的护理
躁动 行为在颅脑损伤病人中较为多 见,是反映其病情变化的指征之一。 可发生于颅脑损伤的不同阶段。病 人的躁动行为不利于治疗和护理, 倘若护理不当会使病情加重,颅内 压升高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 因此,躁动患者的护理在神经外科 显得尤为重要
躁动的定义:
躁动是 在意识障碍下以肢体为主的不规则运 动。表现为患者不停扭动肢体,大声叫喊 等,是颅脑损伤后出现的精神与运动兴奋 的一种暂时状态,但不是 所有颅脑损伤患 者都出现躁动。
妥善固定好各种管道以防患者伸手可及。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静脉管道、留置尿管 要固定良好。避免非计划性拔出从而防碍治 疗的顺利进行。对有安置各种管道的患者要 保持各引流管道的通畅,避免扭曲打折等给 患者带来不适导致患者躁动。
造成神经外科患者躁动的原因
颅脑损伤
颅内因素
颅内压升高
颅内因素
复杂多样
一 术后伤口疼痛
颅脑术后切口疼痛是引起躁动的主要因素, 许多术后监护病人表现为要坐起,身体不 断扭动,手伸向手术部位,有的甚至挣脱 心电监护导线。
二
术后麻药残余
颅脑术后麻药残余也是术管病人当中由于呼吸道分 泌物导致气道堵塞而造成的低氧血症。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一. 防止脑疝形成
若躁动期间有颅内压升高应及时脱水降颅压、 止血、吸氧治疗、抬高床头
躁动患者的护理及预防
二.保持呼吸道通畅
防止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口 鼻咽分泌物、血块、及呕吐物等必要时配 合医生行气管切开并监测血氧饱和度变化。 若颅底骨折患者口鼻喷血、极度躁动、面 色青紫、呼吸困难应立即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
各种管道刺激
神经外科病人病情多较严重,气管插管、气 管切开、静脉管道、留置尿管对,硬膜外及 硬膜下还有腰大池的引流管患者都是一种刺 激,特别是对夹闭尿管训练排尿功能的患者, 要注意开放尿管。
五
其他因素
周围环境,如声光冷热的刺激,患者的心理因 素,都会造成患者躁动不安
躁动患者的病情观察
1.动态观察患者的意识变化及躁动规律,为 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