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研究生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研究生病理学考试重点归纳

1、免疫组化在病理中的应用,常见指标。

免疫组化的基本原理就是抗原抗体反应。

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识别系统—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或细胞中的靶抗原。

特异性抗体具有识别并结合靶抗原的功能,这是本技术的理论依据所在;2)显色系统—显色系统由酶、底物加上显色剂组成,最终可在标记位点形成有色分子的终末产物;3)联结系统—按免疫学要求采用联结或桥联抗体(一般为第二抗体)将识别系统与显色系统联结成为统一体。

其在病理中的应用主要为:(1)提高病理诊断准确性(2)对疾病的预后和治疗具有参考意义(3)对肿瘤增生程度的评价(4)微小病灶的发现,如微小癌,微小病灶(5)指导肿瘤的治疗(6)恶性淋巴瘤及白血病的诊断及分型。

免疫组化的指标:肺和胃肠道的特异性指标(免疫组化)答:肺—TTF-1、Surfactant apoA、细胞角蛋白。

最具诊断价值的细胞角蛋白包括以下几种,腺上皮(CK7、CK8/18、CK20),鳞状上皮(CK5/6、CK14)。

胃肠道—CDX-2、Villin。

1)CDX-2是肠道特异的核转录因子,调节肠道上皮的增殖与分化;是结直肠腺癌的敏感标记物。

结直肠腺癌的CDX-2表达率较正常上皮低,鉴别转移性结直肠癌与原发性肺癌的作用很大;2)Villin主要在胃肠道上皮表达,位于微绒毛,是结肠、直肠腺癌敏感的标记物。

2.乳Ca常用预后指标、乳腺导管上皮内病变。

1)ER: 雌激素受体,是乳腺癌的预后指标之一。

阳性患者预后较好,而且对内分泌治疗有效。

2)PR:孕激素受体,阳性患者对内分泌治疗也有效。

3)Bcl-2:是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它的表达可以作为预测肿瘤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疗效的指标。

4)PS2基因 PS2基因的存在与ER、PB存在着密切正相关关系 PS2对判断预后及指导内分泌治疗均有价值,阳性者预后好,复发率及死亡率均较低,且内分泌治疗有效5)c-erbB-2癌基因 c-erbB-2扩增与雌、孕激素受体表达呈负相关,与肿瘤级别较高有关 "四联"检测,包括ER、PR、PS2以及c-erbB-26)p53抑癌基因 p53基因水平越高,分化越低恶性程度越高的肿瘤导管内上皮瘤(乳腺导管内原位癌;DCIS):【临床表现】85%以上的病例是在体检时影像学发现的可能的临床表现:可触及的乳房异常肿块;乳头病理性溢液;与派杰氏病相关的乳头病变[分级方法]主要以细胞核特征为基础,结合坏死及细胞极性低级别DCIS: 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像罕见;呈拱桥、微乳头、筛状及实体型等组织构型排列中间级别DCIS: 在低级别的基础上有坏死,钙化高级别DCIS: 高度异型细胞组成,坏死多见DIN (乳腺导管上皮内瘤变)-1C 组织病理学由小的单形性细胞组成,呈拱状、微乳状、筛状或实体状排列;细胞核大小一致,染色质均匀,核仁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

DIN -2 组织病理学通常由类似DIN-1C的细胞构成,呈实体状、筛状或微乳头状排列,但有些导管含有腔内坏死。

DIN -3 组织病理学管腔内有特征性的伴有大量坏死碎屑的粉刺样坏死,其周围绕以大且多形性的肿瘤细胞,但腔内坏死也不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仅存在单层高度间变的细胞平坦地衬覆管壁。

常有无定形的微小钙化灶存在。

3.软组织肿瘤分类(四类),并分别举例子。

良性:大多数不复发,即使复发为非破坏性,局部完整切除几乎都能治愈,极罕见情况下(<1/5万),形态学良性肿瘤可发生远处转移,但形态学检查完全不能预测。

结节性筋膜炎中间性(局部侵袭性):常局部复发,伴浸润和局部破坏性生长,但无转移潜结节性筋膜炎能。

韧带样型纤维瘤病中间性(偶有转移性):除局部侵袭性生长外,偶能引起远处转移,转移率<2%,无可靠的组织形态预测转移。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性肿瘤恶性:除局部破坏性生长和复发外,还能发生远处转移。

可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恶性三类。

转移率大多>20%-100%,低度恶性肉瘤转移率仅2%-10%,但局部复发时,恶性程度增高。

成人纤维肉瘤。

4.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诊断。

临床特点:1少见,占良性肿瘤的22.2%。

2女性多见,占83%。

3右肺下叶,95%为单发结节,位于外周部。

4症状轻微,偶有咳嗽、胸痛、咯血。

5部位:多位于外周部,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

大体形态:境界清楚,有或无包膜;部位:多位于肺外周部,少数在肺膜下段支气管周围,从支气管外突入腔内,呈息肉状;直径0.3CM~8.0CM,大多<3.0CM;可发生囊性变、钙化组织形态:2 种主要细胞:缺一不可(1)立方状上皮细胞(衬于乳头状结构表面)(2)圆形细胞(在肺泡间质中)4 种组织构型(至少有3种)(1)乳头状结构(2)实性细胞区(3)肺泡内出血( 海绵状血管瘤样)(4)硬化性变化免疫组化:可决定诊断:EMA、TTF-1 2种细胞(+),乳头表面上皮AE1/AE3(+),圆形细胞vimentin可(+)。

5、淋巴瘤B细胞,T细胞表面常用标记。

淋巴瘤分为NHL,HL以及其大致分类。

淋巴瘤分类重要标记物:前淋巴母细胞性淋巴瘤:TdT;小B 细胞淋巴瘤:CD5, CD23;套区细胞淋巴瘤:Cyclin D1;滤泡性淋巴瘤:CD10(或Bcl-6);Burkitt’s 淋巴瘤:Ki67(~100% 阳性);血管免疫母细胞T细胞淋巴瘤:滤泡树突状细胞标记物(滤泡外网架);间变性大细胞性淋巴瘤:CD30, ALK;结外NK/T 细胞淋巴瘤:CD56 淋巴瘤的分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霍奇金淋巴瘤(HL、HD)HD分类:1、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HL;2、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3淋巴细胞为主型(LP);4结节硬化型(NS);5混合细胞型(MC;6淋巴细胞消减型(LD)HD三大进展:R-S细胞与EB-V关系密切、 R-S细胞来源初步认定-B 细胞、新的改进分类推出。

非霍奇金淋巴瘤分类及分期:1、低度恶性:①小淋巴细胞型。

②滤泡性小裂细胞为主型。

③滤泡性小裂与大细胞混合型。

2、中度恶性:④滤泡性大细胞为主型。

⑤弥漫性小裂细胞型。

⑥弥漫性大小细胞混合型。

⑦弥漫性大细胞型。

3、高度恶性:⑧大细胞,原免疫细胞型。

⑨原淋巴细胞型。

⑩小无裂细胞(Burkitt)型。

4、杂类(低度至高度恶性):①蕈样霉菌病。

②组织细胞型。

③骨髓外浆细胞瘤。

④不能分类。

⑤其他。

6.宫颈癌分类,早期癌的概念。

病理类型常见鳞癌Ⅰ级为高分化鳞癌,Ⅱ级为中分化鳞癌(非角化性大细胞型),Ⅲ级为低分化鳞癌(小细胞型),多为未分化小细胞。

腺癌主要组织学类型有2种。

①黏液腺癌②恶性腺瘤:又称微偏腺癌,属高分化宫颈管黏膜腺癌。

和腺鳞癌三种类型。

宫颈浸润癌:糜烂型、外生菜花型、内生浸润型、溃疡型。

8.早期食管癌、早期胃癌、早期肝癌、慢性胃炎的概念。

Barret食管的概念,食管癌。

各种常见癌前病变。

早期食管癌:指侵犯粘膜和粘膜下层的癌,未侵犯肌层,无淋巴结转移者。

早期胃癌:局限在粘膜或粘膜下层的癌,而不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早期肝癌:指单个癌结节<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3cm的原发性肝癌慢性胃炎: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分成非萎缩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Barrett食管:为了应对长期胃内容物反流,食管正常的鳞状上皮被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上皮取代(为粘膜柱状上皮化生)。

肉眼表现:红色天鹅绒样粘膜出现在胃食管交界处:不规则的环形带、线性条纹、孤立的岛状。

结局:溃疡、狭窄、癌变食管癌:是原发于食管的恶性肿瘤,以鳞状上皮癌多见。

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的吞咽困难为其最典型的症状。

胃癌的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胃溃疡伴异型增生、胃粘膜大肠型肠上皮化生。

食管癌癌前病变:Barrett食管、食管炎症、食管上皮增生、食管溃疡、食管粘膜白斑、食管瘢狭窄。

9.胃肠间质瘤。

良恶性诊断标准:肯定恶性标准:1.转移2.浸润到临近器官3.肠道间质瘤侵犯肌层;潜在恶性标准:1. 肿瘤长径:在胃部>5.5cm,在肠道>4cm 2. 核分裂像:在胃部>5/50HPE,在肠道>1/50HPE 3. 肿瘤坏死4. 核异型性明显5. 瘤细胞丰富,生长活跃6. 上皮样细胞呈细胞巢或腺泡样排列。

良性间质瘤:无任何恶性及潜在恶性指标。

潜在恶性或低度恶性:仅具有一项潜在恶性指标。

恶性间质瘤:具有一项肯定的恶性指标或具备二项潜在恶性指标。

分类:GIST组织细胞学形态变化较大,从梭形细胞到明显的上皮样细胞,不同的细胞形态可出现在同一肿瘤内。

因此,可分为梭形细胞型、上皮样细胞型、梭形和上皮样细胞混合型免疫组化:GIST最具有特征的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是c-kit(CD117),大部分GIST还可表达CD34;正常胃肠道肌层内Cajal细胞和肥大细胞CD117阳性,而平滑肌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和神经纤维不表达CD117;NSE,S-100,SMA可局灶阳性,有多向分化。

10.肺腺癌的分类腺癌诊断依据是癌组织有腺样分化的特征。

腺癌可以向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肺泡所具有的所有细胞类型分化,表现为癌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腺管状、腺泡状、或有柱状细胞内衬的乳头状结构,或有黏液分泌。

分型:混合性亚型(最多见)、腺泡性腺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非粘液性、粘液性混合性非粘液性及粘液性或未定性实性腺癌伴粘液分泌Variants胎儿型腺癌、粘液性(胶样)腺癌、粘液性囊腺癌、印戒细胞腺癌、透明细胞腺癌腺癌组织学生长模式周围型肿瘤、中央型或支气管内肿瘤、弥漫性肺炎样生长、弥漫性双侧肺部病变、假间皮瘤样癌、在纤维化的背景中,可以存在局限性疤痕,或是弥漫性间质纤维化。

11.颈部包块可能考虑的疾病有哪些?答:1、甲状舌管囊肿/甲状腺结节2、鳃裂囊肿3、急、慢性颈淋巴结炎4、颈淋巴结核5、艾滋病性颈淋巴结肿大6、甲状腺腺瘤7、涎腺混合瘤8、神经源性肿瘤9、颈动脉体瘤10、恶性淋巴瘤11、转移性恶性肿瘤。

13.引起肠道溃疡的疾病有哪些?其病理改变的特点答:引起肠道溃疡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种:溃疡性肠结核:(1) 环形溃疡, 与肠腔长轴垂直; (2) 溃疡浅, 边缘不整齐, 底部为干酪样坏死,其下为结核性肉芽组织; (3) 溃疡愈合引起肠窄。

伤寒:多发性溃疡,圆形、卵圆形,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重者穿孔/出血。

肠阿米巴病:好发于盲肠、升结肠,为变质性炎,溃疡较深,多呈“烧瓶状”。

肠血吸虫病:肉眼可见肠粘膜充血水肿及灰黄色细颗粒状扁平隆起的病灶,直径约0.5~1.0cm左右。

继之,病灶中央可发生坏死脱落形成大小不一、边缘不规则的浅表溃疡。

细菌性痢疾:以大肠黏膜大量纤维素渗出形成假膜及浅表溃疡,多表现为“地图状溃疡”。

真菌性肠炎:肉眼:肠道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溃疡;镜下:粘膜坏死脱落形成溃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