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定教,教学相长——谈小学英语教学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的策略【摘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地“关注教”,而较少地“关注学”,更加缺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关注。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本文首先对小学英语课堂过多“关注教”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我以教学实例与教学理论为依据,论证了小学英语教学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变的教学相长策略:“以学设教、以学施教、以学评教”。
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下,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助学者”。
这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能促进小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为小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关注人”的最终目标。
上述论证既是《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实际运用的出发点,又是归宿点。
【关键词】小学英语关注教关注学以学定教引言我国教育经历了“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两种教育价值观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标准颁行的近几年来,人们逐渐地认识到学生学习方式与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我国教育理论界也围绕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进行了大讨论,使人们对“教与学”这个问题有了更清楚的认识与关注。
“关注教”是传统课堂中教师的主要表现,它“以教为中心、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主要职责,教师注重将知识技能分解,并从部分到整体地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大量而重复的倾听、练习、记忆、模仿、背诵学到知识。
在这个知识的传授过程,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教学过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果轻过程,是“知识本位式”教学。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优化教学设计”受到了教师的高度关注。
教师开始重视教的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通过对教材的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出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若干个重要问题,并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学生掌握教材的知识。
在这种“优化教学设计”的课堂中,学生看似主动了,课堂也看似热闹了,但实质上学生仍是跟着教师预设的问题轨道前行,最终的教学效果是学生学会,学生仍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自主学习与探究的高级思维仍然没有得到体现,仍然属于“知识本位式”教学。
事实证明,广大教师历年来偏重于对“教”的钻研,而较少涉及于对“学”的探究。
其实,教育的本质与最终目标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健康发展与终身可持续发展。
因此,“学”是“教”的目的,教师的“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和“会学”。
同时,重视学生的“学”,也将带动教师的“教”,教学可以相长。
究竟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如何落实“教与学”才是落实新课程理念,适应每一位学生发展?下面我谈谈个人的一些实践与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以学设教,关注学情差异”是“关注学”的课前准备,是要求教师从以往“只见教材,不见学生”的备课模式中转变过来,不但要备“教案”,还更要备“学案”,关注学生的学情差异,了解学生的实际所需,预设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情况,采取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活动的有效策略。
“学案”设计在考虑“教师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本位”与“学生本位”的相结合。
“以学定教”要求教师们教师能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教学活动与方式,使教师的教学顺应学生的发展需求,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
(一)、活用教材,因材定教叶圣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那么,怎样用好这个“例子”?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要“活用教材、超越教材”,所以,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挖掘和整合教学资源,优化教学容,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源、以教师为主、以学生为本,对小学英语教材容进行科学整合。
如PEP小学英语教材中有很多同一主题的学习容在不同的年级中反复出现,虽然层次水平有所不同,但是由于不在同时期学习,小学生习得后的遗忘率相当高,学习的效果也就低效。
因此,我们可以创造性地把小学英语学习容按生活主题进行归类整合,联系小学生生活实际,渗透社会和自然学科知识,使教材具有学科融合性和拓展性。
同时,把新旧知识进行穿插,让小学生进行主题式的英语交际与探究,有利于小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听、读、说、写等综合技能的提升。
因此,我们在设计“学案”时,更应关注小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为学生的学习制定明确、集中、适合的教学目标。
让师生一起带着明确的目标走向教材,走向生活。
秉承“教育即生活”(杜威)和“生活即教育”(行知)的理念,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更好的发展。
如下学案设计:【学案设计1】short、long、big、small等形容词的学习在四年级下册Unit 5 How much is it? A Read and write的单词教学中,我们可以“活用教材”,设计“买衣服”的情景,并整合前面所学的语言知识点,设计了让学生亲自去帮小动物挑选合适衣服的游戏比赛,通过这些生活的实际语言情景,启发学生理解到short、long、big、small等形容词的音、形、意。
在整个活动中学生乐于参与,教师不包办,不搞独角戏。
这样的学案设计即能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又能高效的解决教学容,可谓一举两得。
(二)、关注差异,因才定教“以学定教”设计学案,还应关注学生的差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教学设计理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学案”时,要了解学生差异,要心中有学生。
新课程要求教师以人为本,把课堂归还给学生,让学生成长课堂真正的主人。
因此,在设计“学案”时,我们要设计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开放式的合作探究活动,从而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差异发展的过程。
在日常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大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都会挖空心思地设计多种多样的游戏与活动,但是往往只关注了知识的趣味性而忽略了学生本身的个体差异,结果哄哄烈烈的课堂过后,学生所习得的知识甚少。
因此,在学案的设计中,我们要根据小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既具趣味性,又具层次性的有效学习活动。
【学案设计2】现在进行时的学习■话题:Animals(动物)■年级:五年级■课题说明:PEP教材五年级下册Unit 5 Part A的Read and write ■学生分析:学生是五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英语基础。
在本课时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现在进行时的动词如:flying, sleeping, running, jumping\swimming等以及句型:“What is she/he/it doing?与What are you doing?”针对学生求知欲强、乐于表现的特点,教师将利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等活动,引导他们大胆运用英语完成本课时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目标、重难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年龄特征,我们可把本容的学习过程设计为“参观动物园”的主题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熟悉的场景来进行语言的感验性学习,学生兴味盎然,交际积极。
除了设计动物园的情景外还可以在学习本课阅读容之前就大胆让学生进话题的猜想与交际,这样就可以将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联结,通过问答、介绍、对话的形式来激活学生原有的经验储备,使之在积极、主动、活跃的思维状态下进入有意义的学习。
有了生活经验为基础,学生的认知过程充满感受,语言输出就自然而达意。
具体学习策略如下“1.Pre_reading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了猜谜语、扮演小动物的游戏活动复习旧知识,唤起学生阅读前的知识背景,为下一步的阅读作好铺垫。
并通过双目筒望远镜观看课文图片,让学生猜测课文大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英语学习氛围。
2.In_reading这是阅读中的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3个不同层次的阅读活动:skimming,scanning and close reading.略读,感知大意和语音语调。
扫读,找出关键词句,并培养围绕问题找出关键词的阅读技巧。
细读,突破难点,通过细读加深理解,让学生表演大象喝水的动作,让其明白本课的难点句子。
这3个活动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技巧。
3.Post_reading这是阅读后环节,在这个环节里我的设想是让学生活用已学知识。
通常阅读课会比单词与对话教学课沉闷,但是我认为阅读课的目的是learn to read,我们要把“阅读”变为“悦读”。
因此,我发挥学生想象力,设计了“魔法动物园”的活动,让学生想象流,再完成小作文,并在作品展示的最后评价阶段,由学生当小老师对作品进行点评,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别人与自己。
二、以学施教,关注学习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真正地以学施教,关注学习过程,就要把学生真正地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教”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
(一)、先学后教,培养自学能力“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来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教学做”合一的思想,他认为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的了。
他主事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
先学后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各种类型学生的长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所谓“先学”,就是在课堂上,学生按照教师揭示的教学目标及学前指导,看书、自学、练习。
所谓“后教”,就是针对学生自学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练习中的错误,教师引导学生讨论,生教生,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只作评定、补充、更正。
“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多采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等形式,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主动思考、勤于动手、大胆探索,确确实实把课堂放开,使学生在自己的小组畅所欲言,不必顾忌说对说错,在一种、平等、创新的氛围中,学生学会发言、学会倾听、学会归纳总结、学会进步。
如:我市教研室的邓老师在学科带头人展示课上率先在全市上了一节高效的先学后教示课,她并在教学博客上提出了用先学后教方法教学数字的设想。
在一次学校对外公开课(Book2 Unit 3 How many? )的集体备课研讨中,大家正为我校年长的周老师上的这节数字教学课而冥思苦想。
突然,我灵机一动,想起了邓老师教学博客上用先学后教学数字的设想,于是我就提议周老师尝试用先学后教的方法来进行数字11-20的教学,结果公开课当天的教学效果受到了全体听课教师的高度好评。
学习片断步骤如下:【学案设计3】三年级英语数字11-20的学习1.趣味复习,唤醒知识点先出示了1-10以前学过的英语数字单词,教师打乱英文数字,让学生比赛把正确的数字单词卡片贴在1-10的阿拉伯数字下面。
1 2 3 4 5 6 7 8 9 10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ten2.自主观察,寻找异同点完成上一步的趣味复习后,教师让学生当小教师带读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