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4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纯碱和烧碱详解
4化工工艺学-第四章-纯碱和烧碱详解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4.1.2 氨碱法制纯碱
4.1.2.1 氨碱法的生产原理
氨碱法(Ammonia soda process) 也称索尔维(Solvay process)法, 氨碱法主要反应与物流转移见下图。
可见,氨碱法制备纯碱是以氯化钠(NaCl)和碳酸钙(CaCO3)为原 料,①碳酸钙经过焙烧产生CO2和CaO; ②CO2与NH3在NaCl水溶液 中沉淀出碳酸氢钠(NaHCO3);③ NaHCO3再经焙烧制得纯碱 (Na2CO3);④副产CaO经水合、NH4Cl反应制得氯化钙;⑤释放的 NH3循环利用,再与NaCl 和CO2制备NaHCO3 。
定压下,当只有碳酸氢钠析出,没有其它盐类析出时,自由 度为f=4-2+1=3。下面用温度及两个浓度变量来讨论。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① 原料配比和产品析出
右图中,ⅠP2、P2Ⅱ、 P2P1、P1Ⅲ、P1Ⅳ为饱和线; 1,2,3区为NaHCO3、 NH4HCO3、NH4Cl的析出区; P1点可析出三种结晶。 氨盐水碳酸化后的组成 在 AC 线上。如果只需析出 NaHCO3 时,组成应 R-S 线内, 超 过 S 析 出 NH4HCO3, 超 过 R 析出NaCl。 如果总组成在 X 点, T 点 为饱和溶液 ,结晶与溶 液 比为 TX:XD ,比值越大,析 出结晶越多。可见P1点操作 最好。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1) 主要化学反应
根据上图,氨碱法以碳酸钙和氯化钠为原料,反应有: ① 焙烧CaCO3制得CO2:
CaCO3 ( s) 焙烧 CO2 ( g) CaO( s) 176.105kJ / mol
② NaHCO3沉淀的析出: NaCl NH3 CO2 H2O=NaHCO 3 ( s ) NH4Cl ③ 生成的碳酸氢钠(NaHCO3)煅烧分解后可得纯碱:
NH4Cl Ca(OH )2 2 NH3 CaCl2 2H 2O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2) 氨碱法相图讨论
氨盐水碳酸化反应(反应②)实质上是液固相反应,原则上 可用液相平衡常数来确定平衡反应量。但由于体系复杂,液 相活度系数计算困难,所以工业上往往利用实验得到的相图 来确定生产条件,保证在给定工艺条件下得到所需的产品及 质量。 反应体系有NaCl-NH4Cl-NH4HCO3-NaHCO3-H2O五种物质, 有一个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方程,独立组分数为4。水是溶剂, 所以可以将体系看成是除水外的其它4组分构成的。也可用 Na+、Cl-、NH4+、和HCO3-离子浓度表示。 根据相律: f C P 2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② 原料利用率
U Na 生成NaHCO3量 CCl C Na 1 tg 原始NaCl量 CCl
生 成NH 4Cl量 C NH 4 C HCO3 1 tg 原 始NH 4Cl量 C NH
4
U NH 3
从图中可看出,操作点在P1点时 角最小,角较小,因此两种利用率 都较高。根据P1点浓度数据可计算: U Na (6.79 1.44) 6.79 78.8%
U NH 3 (6.28 0.93) 6.28 85.2%
注意到,析出NaHCO3时P1点钠利用率最高。若操作点向P2方向 移动,钠利用率降低(溶液中Na+增加,最终被洗掉),氨利用率提 高(溶液中NH4+减小) 。因为实际生产中氨被蒸出是循环利用的, 所以应主要考虑钠利用率,操作点要尽量靠近P1点。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第4章 纯碱和烧碱
Soda and Caustic Soda
纯碱和烧碱都是重要的轻工、建材、化工原料,广泛应 用于造纸、石油化工、化肥、冶金、玻璃、纺织、医药等工 业。酸和碱的产量都是衡量化学工业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
1 2
4.1 纯 碱 4.2 烧 碱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③ 氨盐比的影响
氨盐比略大 于1时,相点落 在Z点附近,只 有少量碳酸氢铵 析出。钠利用率 高,氨利用率降 低,但后者可通 过循环弥补,所 以可取。氨量高, 虽可提高钠利用 率,但过高会影 响NaHCO3产量。 其关系如右表和 上右图。
《化工工艺学》第4章 纯碱和烧碱
④温度的影响
温度升高,氨盐水中的 NH3减小,饱和线P1C向右移 动(但NaHCO3在溶液中的溶解 度变化不大);P1点向右上移 动,溶液的碳酸化度增加; 均可析出等多的NaHCO3结晶, 钠利用率增大,氨利用率降 低。 在生产条件下,一般为 了得到NaHCO3,NaCl浓度不 变,采取较高温度进行碳酸 化。碳酸化后降低温度可减 少其溶解度,相应提高钠利 用率。
2 NaHCO 3 ( s ) Na2CO3 ( s ) CO2 ( g ) H 2O( g )
④ 焙烧CaCO3得到的CaO,即水泥的有效成分,可作为水泥产 品,这里水合生成Ca(OH)2:
CaO H 2O Ca(OH )2
⑤ NH4Cl中的NH3是要循环利用的,可由下列反应回收:
4.1 纯碱(Industry of making soda)
4.1.1 概述
纯碱,化学名称为碳酸钠,Na2CO3,分子量105.9902。化学 品的纯度多在99.5%以上,故称“纯碱”。贸易商品名为苏打 (soda)或碱灰(soda ash)。 纯碱主要用于平板玻璃、玻璃制品、陶瓷釉料的生产,还广 泛用于生活洗涤、酸类中和、食品加工等。纯碱工业是在硫酸工 业发展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生产方法氨碱法和联碱法。 中国纯碱工业据世界前茅,达到5Mt/a。 无水Na2CO3是白色粉末或细粒结晶,有吸湿性,其水合物有 一水、七水、十水盐。无水盐热容为(25℃)1.034J/(kg.K),晶体密 度(20℃)2.533g/cm-3,熔点851℃,熔融热315.9kJ/kg。工业用纯碱 商品有轻质(light)、中重质(medium)、重质(dense)三种不同表观密 度,分别为0.49~0.58、0.8、0.95~1.07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