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常见的酸和碱易错单元测试题(B卷)附答案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滤液为蓝色,则滤渣中定有锌和铜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一定为无色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和锌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2.某同学利用自制的紫色紫薯汁进行“溶液酸碱性检验”的探究实验,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溶液白醋盐酸蔗糖水肥皂水石灰水加入紫薯汁后溶液的颜色红色红色紫色绿色绿色下列结论或推论错误的是()A.蔗糖水呈中性B.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C.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溶液pH一定等于7D.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3.“微观—宏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如图是金属钠投入水中所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解释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钠原子在该反应过程中得到电子C.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D.反应后的溶液呈碱性,因为溶液中存在OH-4.向滴有酚酞的盐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所得溶液的pH与加入溶液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升高B.A点对应溶液的溶质为HCl、NaClC.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D.反应过程中溶液的颜色由红色变为无色5.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澄清石灰水属于纯净物B.纯碱属于碱C.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D.干冰属于冰6.如图所示装置(不可倒置)有多种用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H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B.若用水将此装置中的O2排出,水应从B端进入C.若用排空气法往装置内收集CO2时,气体应从A端通入D.若要除去H2中的CO2可在此装置中装入NaOH溶液,气体从B端通入7.取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的溶液A,向其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用pH数字探测仪连续监测,得曲线如图(pH为纵坐标,时间为横坐标)。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溶液A中的溶质有两种B.A、B段观察到有气泡产生C.B、C段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无色D.D、E两点溶液中的溶质种类相同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其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 铁片表面有少量气泡,锌丝表面有较多气泡说明铁与锌的活泼性 Fe<Zn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说明硫磺在氧气中燃烧更旺盛C①试管中没有明显现象②试管中铁钉生锈说明铁生锈需要水D试管中白磷燃烧,热水中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A.A B.B C.C D.D9.取敞口放置的氧化钙样品22g,加入足量盐酸,产生4.4g CO2,再向剩余溶液中足量的Na2CO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沉淀质量为30g。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样品固体中含有三种元素B.样品固体中碳元素的质量为1.6gC.样品固体中一定不含氢元素D.氧化钙在空气中发生的反应包含两种基本类型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测溶液的pH时,需先用水湿润pH试纸B.滴瓶(如图)上的滴管用完后,应先清洗再放回滴瓶中C.水是常见的溶剂,所有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11.将铁粉加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待充分反应后过滤,以下说法:①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可能有锌或铁②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可能呈蓝色③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则滤液中一定存在4种溶质④在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没有白色沉淀,则滤液中至少存在3种溶质。
其中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12.下列书写的对应化学方程式和对反应类型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铝粉燃烧:22Al+O AlO点燃化合反应B .电解熔融MgCl 2:22MgCl Mg+Cl 通电分解反应C .CO 还原氧化铁:2323CO+Fe O 2Fe+3CO 高温置换反应D .制备Ba (OH )2:2NaOH+BaCl 2=Ba (OH )2+2NaCl 复分解反应13.利用废旧电池铜帽(含Cu 、Zn )提取Cu ,并得到ZnSO 4溶液,主要转化流程如图。
已知:①反应条件已略去;② Cu + H 2SO 4 + H 2O 2 = CuSO 4 + 2H 2O 。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加快铜帽反应溶解的速率,过程I 宜控制在80℃左右进行B .过程II 中,只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 .过程III 的物质D 选用稀盐酸D .溶液E 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即可析出硫酸锌晶体 14.下列有关中和反应的理解正确的是A .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水分子B .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C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是中和反应D .中和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15.化学学习小组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以后,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以下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有错误的是( )A .碳能形成多种单质,如:金刚石、石墨、C 60等.碳具有还原性,用焦炭可冶炼铁B .SO 3、CO 2、CO 是非金属氧化物,都可用NaOH 溶液吸收C .铁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金属,除与氧气反应外,还能与某些酸和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D .C 、CO 、CH 4、C 2H 5OH 均能作为燃料使用16.在Ca (OH )2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冷却至室温,溶液的pH 没有改变的是( ) A .CO 2B .CaOC .Cu (NO 3)2D .HCl17.一定质量的AgNO 3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充分反应后,下列图中一定错误的是(横坐标表示加入铁的质量)( )A .B.C.D.18.化学上常对物质进行分类和研究,以下物质中属于酸的是()A.HNO3B.MgO C.O2D.NaCl19.将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前者变大,后者变小B.前者变小,后者变大C.两者都变大D.两者都变小20.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读出液体体积B.稀释浓硫酸C.点燃酒精灯D.检查装置气密性21.某工厂废液中含有 Fe(NO3)2和 Cu(NO3)2两种溶质,取部分废液于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测定所得溶液中某溶质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同时得到以下结论:①图中纵坐标表示 Cu(NO3)2的质量②a 点时溶液中有三种溶质,b 点时溶液中有两种溶质③c 点时烧杯中有两种金属单质,d 点时烧杯中有三种金属单质④完全反应后烧杯中溶液呈浅绿色⑤完全反应后过滤,滤渣中加入少量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4 个B.3 个C.2 个D.1 个22.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方便的小包装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为了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和受潮,生产厂家往往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装有某些化学物质的小袋。
你认为放在这些小袋中的物质应该是()A.蔗糖和无水硫酸铜B.食盐和生石灰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D.烧碱和生石灰23.下列物质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能得到无色、透明的溶液的是()A.CuOB.Fe(OH)3C.Fe2O3D.Na2CO324.下列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变质且质量变大的是①浓盐酸②浓硫酸③烧碱④食盐⑤生石灰A.只有①②B.只有③④C.只有②⑤D.只有③⑤25.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性质探究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甲向接近沸腾的水中加入一定量NaOH固体,液体迅速沸腾B.乙将少量头发加入到热的浓NaOH溶液中,头发逐渐溶解消失C.丙向久置空气里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检验其是否变质D.丁向盛满CO2气体的集气瓶中加入适量浓烧碱溶液,鸡蛋被“吞”入瓶中2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取用液体B.加热液体C.稀释浓硫酸D.蒸发食盐水27.下列关于常见酸碱的说法,错误的是A.浓NaOH溶液具有强碱性B.浓盐酸在敞口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其溶液质量减小C.浓硫酸需要密封保存是为了防止其与氧气反应D.Ca(OH)2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2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A.食用油加入水中,振荡后可形成溶液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C.稀硫酸能够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D.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加少量氯化钠固体,固体不溶解29.下列有关硫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浓酸稀释: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缓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B.安全应急: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皮肤,并涂抹3%~5%的小苏打溶液C.硫酸检验:向某溶液中加入镁条产生无色气体,则证明该溶液是硫酸溶液D.硫酸用途:70%以上的浓硫酸用于生产化肥,其余用于农药、医药等领域30.如图所示,在等臂杠杆两端各系一个等质量的铁球,调平后将分别浸没在稀H2SO4和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杠杆将会()A.右端上翘B.左端上翘C.保持平衡D.无法判断【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和碱选择题1.D【解析】【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铝>锌>铜,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铝会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铝粉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A解析:D【解析】【分析】根据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关系铝>锌>铜,将一定质量的铝粉和锌粉加入到硝酸铜溶液中,铝会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铜,铝粉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
【详解】A、若滤液为蓝色,说明了铝和锌已完全发生了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和铜,故选项错误;B、若滤渣中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了铝和锌没有剩余,滤液的硫酸铜不一定完全反应,滤液可能为蓝色,故选项错误;C、若滤液中有硝酸锌,则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锌,故选项错误;D、若滤渣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有锌和铜,可能含有铝,故选项正确。
故选D。
2.C【解析】【分析】【详解】紫薯汁遇白醋和稀盐酸显红色,遇肥皂水和石灰水显绿色,说明紫薯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A.蔗糖水加入紫薯汁后不变色,说明蔗糖水显中性,正确;B.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紫薯汁遇白醋和稀盐酸显红色,遇肥皂水和石灰水显绿色,说明紫薯汁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A.蔗糖水加入紫薯汁后不变色,说明蔗糖水显中性,正确;B. 肥皂水显碱性PH>7,蔗糖水显中性PH=7,白醋溶液显酸性PH<7,溶液的pH:肥皂水>蔗糖水>白醋,正确;C. 将等体积的盐酸与石灰水混合,不确定哪种物质剩余还是恰好完全反应,溶液pH一定不等于7,错误;D. 白醋与盐酸PH都小于7,将等体积的白醋与盐酸混合,溶液pH一定小于7,正确;故选C。